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基于遥感影像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严重程度及分布情况,为治理土壤盐渍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07-08-19的玛纳斯河流域Landsat TM影像图,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典型波段,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并结合近红外波段进行决策树分类,获取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近红外波段及第3主成分,构建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决策树分类流程,分类结果显示:玛纳斯河流域各个灌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安集海灌区、132团灌区及玛纳斯河流域附近,约占玛纳斯河流域耕地面积的0.5%;轻中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绿洲与沙漠过渡区、莫索湾灌区、136团灌区、石河子灌区、121团灌区以及重度盐渍化土壤周围,约占耕地面积的28%。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区域盐渍化程度严重。【结论】利用决策树分类法,通过内陆河小流域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壤盐渍化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玛纳斯灌区和石河子灌区土壤采样分析,获得了采样点3层土壤的总盐现状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灌区不同土壤层次的盐分分布图,定量评价了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石河子灌区和玛纳斯灌区土壤盐分表层大于下层,说明研究区土壤还未脱离积盐趋势,而且玛纳斯灌区各层土壤总盐含量的平均值明显大于石河子灌区;盐分分布图显示两个灌区土壤总盐含量沿着玛纳斯河呈现出规律性分布,流域下游灌区土壤的总盐含量相对较高。两个灌区轻度盐渍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石河子灌区为753.3 km2(73.2%),玛纳斯灌区为1 249.5 km2(91.2%),表明研究区还普遍存在盐渍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渍化是灌区运行后较为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松原灌区建成后是吉林省最大灌区,也是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重点工程。本文对灌区水田灌片逐一进行分析和预测其对周边旱田土壤盐渍化影响预测,并提出减轻和预防盐渍化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宁夏扬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遥感卫星影像图与传统实地调查采样、代表性剖面法和代表性区域随机抽样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宁夏扬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状,结果发现,在扬黄高位新灌区周围的部分老灌区和灌区内部的局部洼地土壤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焉耆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是灌区地下水蒸发量,其次是灌区引水量。  相似文献   

6.
景电灌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定位观测与室内分析的大量资料,提出景电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特性及其防治对策。这对灌区盐渍化土壤的综合治理、开发和预测预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探讨了自1950年到2005年50多年以来引黄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发生演变的规律,即解放后至1958年土壤盐化减轻,1958年至1962年土壤盐化相对加重,1962年至80年代全灌区土壤盐化减轻,1985年至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总体减轻,局部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程度有所加重。并针对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演变规律提出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加强灌溉管理和渠道防渗;加强排水,调控地下水位;平田整地;耕作培肥,提高土壤肥力;农艺栽培措施的运用;实施动态监测,加强预测预报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罗星光 《甘肃农业》2003,(12):89-89
秦王川盆地是引大入秦工程主灌区 ,在盆地西南侧有兰州民航中川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因此 ,盆地灌溉后的水盐动态变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预测研究 ,对于机场建筑安全和灌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认为 :盆地地下水位控制在盐渍化临界深度以下 ,可确保机场建筑安全和防止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9.
黄河后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解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改良措施,我们选择了杭锦后旗三道桥乡的和平渠(支渠)灌域,做了大比例尺土壤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区位于后套灌区的西部,杨家河(干渠)中下游的西侧。灌域内的地形、土质、盐渍化和生产情况,对于后套灌区中西部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0.
红寺堡新灌区开发3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到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本文通过重新认识红寺堡灌区具有的基本特征,认为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土壤母质合盐、起伏的隔水层和不合理的大水灌溉,并针对新灌区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土壤盐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评价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区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程度。以石河子垦区为例,着重分析不同阶段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根据土壤盐渍化与灌溉技术水平的关系,用类比法对灌区盐渍化耕地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在无排水条件下漫灌、畦灌等传统灌溉技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土层出现严重积盐。井灌井排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明显脱盐,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大力推广的膜下滴灌由于其良好的节水和压盐效果,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下降,随着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平均脱盐率逐渐提高;预计2010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后,灌区次生盐渍化耕地比例将下降到35%~40%,2020年区域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后,盐渍化耕地将减少到30%以内。随着灌溉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类型土壤出现明显脱盐,灌区盐渍化耕地也将逐渐减少,但不会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2.
赵景敏 《甘肃农业》2003,(11):33-34
通过对引大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分析 ,提出了阻止土壤盐渍化的预防措施、排水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对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河套灌区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是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了引黄灌溉对土壤盐渍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是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素,也是可调控因素,只要科学合理灌溉,可以减轻盐渍化的程度;最后提出了盐渍化调控的灌排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海子滩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子滩灌区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及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因素,提出了灌溉洗盐;优化耕作制度;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地区耕地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有2/3的土地受到盐渍化的危害,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控制土壤盐渍化,对于发展新疆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阿瓦提丰收渠灌区实际对作物耐盐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作物耐盐性产量潜力模型。模型设计思路与理论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对阿瓦提丰收渠灌区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对盐渍化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河套灌区4种典型土壤(非盐渍化土壤、轻度盐渍化土壤、中度盐渍化土壤、重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PAM不同施用浓度对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AM施用浓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且在施用浓度为1∶7 500时改良效果最优;土壤孔隙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PAM施用浓度为1∶7 500时达到最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均在PAM施用浓度为1∶2 500时改良效果达到最优。随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对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改良效果逐渐减弱,依次为非盐渍化土壤轻度盐渍化土壤中度盐渍化土壤重度盐渍化土壤;而对田间持水量的改良效果表现为轻度盐渍化土壤中度盐渍化土壤非盐渍化土壤重度盐渍化土壤,表明适当的盐分含量有利于促进PAM对土壤田间持水能力的改善。研究结果可为PAM在灌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沿黄灌区特别是兰州市和白银市两地的盐渍化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阐述,查明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并对目前常用的改良方法进行了成效分析,以期为后续生物有机肥对区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宁夏银北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银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现状和分布,提出了完善灌排体系、提高防渗衬砌、调控地下水位、加强耕作培肥、调整种植结构、实施动态监测等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盐池扬黄灌区总面积现已超5000hm^2,2001年比1996年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展了96.0%,其中撂荒面积高达142.0%,这表明某些灌区将面临报废的危险。分析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提出了采取水利、农业、生物和化学措施进行综合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防止或延缓它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扬程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及改良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高扬程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及改良对策进行分析,为该区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