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根肿病近年来在汉中发生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直播油菜发病较为严重,对汉中市油菜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制约汉中直播油菜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掌握了该病在汉中的发生现状及危害损失情况,分析了该病近年重发原因,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及相关防控试验,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抗根肿病基因与产量、含油量等目标基因进行高效聚合,快速培育出多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根肿病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在陕南汉中、安康等地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其抗病性、抗倒性和丰产性均表现突出。经专家组现场考察,抗根肿病油菜新组合的发病率仅为2.7%~4%,而当地主栽油菜品种同田块发病率达85.4%~98.9%。专家组一致认为,该  相似文献   

3.
油菜根肿病在勉县发生已有数十年时间,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全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全县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4.
于2011-2012年在歙县徽城镇鲍川村进行了庄福星防治油菜根肿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有一定的防效,但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及治疗油菜根肿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区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对油菜根肿病开展了不同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不相同;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油菜根肿病在湖北省的发生范围和病害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方法]2009-2011年间取样调查了我省沙洋县、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县的根肿病的发生情况,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PCR分子检测确定根肿病。测量病区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产量组成因子和小区产量,与健康区比较,评估根肿病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结果]在枝江市和当阳市发现并确诊了油菜根肿病,沙洋和宜都没有发现油菜根肿病,而长阳县的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根肿病后,油菜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损失达56.4%。[结论]湖北省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枝江市和当阳市。病害的发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肿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疾病之一,对十字花科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油菜生产。本文将根据重庆地区油菜的种植现状,阐述油菜根肿病的症状、发生规律、病害分布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菜农提供参考,减少因油菜根肿病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于油菜根肿病症状、发生条件和成因的研究,探索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以期使种植者能够了解油菜根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科学、更健康地种植油菜等相关作物,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途径多、危害重、产量损失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区域油菜产业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我们对油菜根肿病做了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经过多年调查及试验,结果显示:品种的抗病性高低决定了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同时通过药剂试验遴选出 58% 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根肿病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安宁油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研究生防功能菌株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通过生防功能菌株的直接施用、添加到有机肥或基质中施用的小区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功能菌株能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生防功能菌株直接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4.03%,将菌株添加到有机肥中施用时防效达83.12%,将菌株添加到基质育苗时防效达68.83%,化学防治的防效达89.61%。将生防功能菌株添加到油菜秸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中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最佳,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并提高油菜的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株高提高7.63%,有效分枝数提高26.08%,产量提高1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