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魏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89-190,211
水资源供需问题是土地整治中首要考虑的,特别是缺水干旱的陕北毛乌素沙地区域。以神木县锦界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对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的需水量小于可供灌溉水量,设计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要求,供需平衡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时以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子,通过简单分析西小王镇的水资源现状情况,且结合本项目区土地整理应有的地方性规划要求,对本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做出了简要分析。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设计可以说是十分合理。数年内,只要该地区内的灌溉水平在50%时,该地域基本上普遍缺水;而灌溉保证率为70%和95%时,全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偏向供大于求的供给状态。只要灌溉率达到70%一95%的水平时,该地区数年内基本水量充足,无需顾虑。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红安县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红华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结合项目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要求,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按典型年标准估算,得到的区内土地整理后的需水量远小于可供灌溉水量,设计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要求,供需平衡十分合理;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50%时,全区未来各个年份普遍缺水;而按照采用的灌溉保证率为75%~95%的标准推算,项目区今后几年供需水处于盈水状态。表7参11  相似文献   

4.
刘弘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34-335
介绍了桑植县官地坪镇土地整治项目区概况,并通过对供水量与需水量的计算分析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利是农田的命脉,厉行节约用水,提倡高效农业灌溉,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布局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案例,通过分析该项目区水资源分布情况、灌溉可供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对区内水资源平衡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差为正值,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项目区灌溉需求得到满足。本项目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24-7225
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灌排方案的选择和水资源供需分析对山东省阳信县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采用引黄河水灌溉为主,排涝沟蓄水为辅的灌溉方式,明沟排水的排水方式,保证了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7.
陈星宇  贺龙  苏姣  翁杰  邓伟  刘洋 《四川农业科技》2023,(2):123-125+129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了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才能保证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的目标。文章以乐至县良安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对项目区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区水资源可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具有可实施性,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GIS对土地整治中水源工程空间布局进行研究,通过GIS对规划区进行DEM空间数字模拟,分析出项目区水资源的供给量数据生成、总需求量分析和供需平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源工程的布局情况,项目区多数区域水资源可在阿蓬江支流取水,局部区域因缺水相应的蓄水设施水资源相对匮乏,如项目区西北部的旱地区。在干旱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和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下,对水源工程合理布局安排,新建蓄水池5口,解决该区域旱地干旱季节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鼎湖山森林与旅游生态服务功能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广东鼎湖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定CO2、休闲游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6 617万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3 664.31万元·a-1,固定CO2价值为252.90万元·a-1,净化空气价值为436.62万元·a-1,休闲游憩价值为31 369.00万元·a-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4.234 0亿元·a-1.  相似文献   

10.
陈勇  曾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26-9328
从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分析和季节性水土资源平衡分析2个层次,对关坝镇土地整理项目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中等干旱年,在75%保证率情况下,项目区各灌区水土资源能够实现平衡。但部分地势较高、现有灌溉渠道尚难延及地段,利用现有水库和坑塘进行提水灌溉,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并不合算。所以,仍需要在这些地段新建蓄水池,用以蓄集降水,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