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9):38-39
2010年世界鲑鳟鱼总产量为273.7万t(换算为原条鱼的推算产量,下同),其中,捕捞的鲑鳟鱼产量为82.1万t(占30%),养殖的鲑鳟鱼产量为191.5万t(占70%)。以下介绍世界养殖鲑鳟鱼产量、各鱼种养殖产量、主要国家的养殖鱼种。  相似文献   

2.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9):37-38
2007年世界鲑鳟鱼总产量(包括捕捞和养殖的)突破300万t大关增至300.5万t(换算为原条鱼的推算产量,下同),但2008年减至291.3万t,而2009年世界鲑鳟鱼总产量再次突破300万t大关增至309.2万t(创历史新高),然而,2010年又减至273.7万t,比2009年的减少11.5%,其中天然捕捞产量为82.1万t(占30%),养殖产量为191.5万t(占70%),表明现下世界鲑鳟总产量中,养殖的鲑鳟鱼起着重要作用。以下介绍2010年世界捕捞鲑鳟鱼产量、主要国家捕捞产量和各鱼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世界的天然捕捞和养殖的鲑鳟鱼合计总产量为280.6万t(换算为原条鱼的产量),比2006年的240.3万t增加17%,其中天然捕捞产量为97.3万t(占35%),比2006年的74.7万t增加30%;养殖产量为183.6万t(占65%),比2006年的165.6万t增加11%。表明世界的养殖鲑鳟鱼产量已占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7):35-35
2006年世界鲑鳟鱼类总产量为240.3万t(换算为原条鱼的),比2005年的254.7万t减少5.5%,其中天然捕捞产量为74.7万t(占31%),比2005年的93.4万t减少20%;其中养殖产量为165.6万t(占69%),比2005年的160.8万t增加3%。表明在世界的鲑鳟鱼类产量中,养殖仍占优势,而且产量逐年有增加的趋势。而捕捞产量处于弱势,而且产量处于逐年在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如表所示,2007年世界鲑鳟总产量突破300万t大关增至300.5万t(换算为原条鱼计的推算产量),其中天然捕捞产量为104.9万t(占35%);养殖产量为195.7万t(占65%)。但2008年世界鲑鳟总产量减至291.3万t,比2007年的300.5万t减少3.1%,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水产养殖的产量和产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最近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08年世界水产养殖的总产量为6834.9万t,占2008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总产量15914.9万t中的43%,比2007年的6482.8万t增加5.4%。在其中,海洋水域的养殖产量为3539.5万t(占52%),比2007年的3408.3万t增加3.8%;  相似文献   

7.
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相似文献   

8.
鲑鳟鱼类、金枪鱼类、虾类、头足类是为13本市场的畅销水产品。据日本财务省、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资料显示,2007年5月~2008年4月年度日本的鲑鳟鱼总供应量为61.7万t,比2006、2007年度的62.9万t减少2%,比2003、2004年度的67.2万t减少8%,已经连续4年减少了。  相似文献   

9.
印尼是世界养殖虾大国之一,现下其养殖虾的生产量仅次于泰国居世界第2位。养虾业是印尼的主要渔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渔业之一。印尼养殖的虾类.主要为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对虾类,其中主要的有班节对虾、墨吉对虾和周氏新对虾、刀额新对虾等。例如,1997年印尼养殖虾的产量为16.7万t,其中斑节对虾的为9.6万t(占58%),墨吉对虾的为3.1万t(占18%),新对虾属的为4.0万t(占24%)。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是智利鲑鳟鱼养殖业的又一个丰收年,据智利鲑鳟鱼生产者协会报道,在上半年的头6个月里,已出口鲑鳟鱼65,744吨,与1994年同期的产量相比较增长了15,632吨,增长幅度达32%;出口总值达3.354亿美元,增长了58.62%。1995年智利的鲑鳟鱼业者共生产了近10.2万吨养殖鲑鳟鱼。 智利的鲑鳟鱼养殖业自八十年代初开始起步,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养殖产量增长很快。1991年的养殖产量只有42,375吨,到1993年产量增至77,475吨。1994年,智利的鲑鳟鱼养殖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产量第一次突破了10万吨大关。其中大西洋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省冷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优良,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养殖鲑鳟鱼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冷水鱼的天堂"。在坚持"生态立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依托青海水体资源禀赋,借鉴国际鲑鳟鱼养殖经验和管理方法,青海省已经摸索出了适合本省鲑鳟鱼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目前,青海省年产鲑鳟鱼1.5万t,主要为三倍体虹鳟、高白鲑等,约占全国鲑鳟鱼产量的1/3。鲑鳟鱼产业已成为青海省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青海省鲑鳟鱼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青海省鲑鳟鱼品牌建设内涵不清晰及相对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1993年7月5日的食品趋势简报预测,1993年为世界鲑鳟鱼生产年。据报道,今年将为世界天然、养殖大麻哈鱼的创记录的生产年。阿拉斯加水产食品销售协会(ASMI)估计其产量约达120万 t。天然、养殖近年产量持续增长,预  相似文献   

13.
王秉和 《海洋渔业》1986,8(5):234-235
世界大麻哈鱼养殖产量自1981年至1983年增加了一倍。1983年世界养殖大麻哈鱼总产量达2.45万吨,其中,鲑的产量占其85%,大麻哈鱼属的产量占15%。  相似文献   

14.
鲑鳟鱼类健康养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鲑鳟鱼类 ,由于其自身的品质和对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 ,决定了它绿色、环保营养食品的性质 ,因此 ,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 ,鲑鳟鱼类养殖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近年来鲑鳟养殖发展很快 ,1 991年产量不足 40万吨 ,2 0 0 0年达到 1 1 2 1万吨。产量的增加 ,主要得益于优健康养殖研究的发展。欧、美、日等国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开始实行健康养殖 ,并在鲑鳟鱼的养殖用水、水流量、溶氧、养殖量、饲料营养、饲料添加剂、养殖设施、疾病防治等方面 ,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标准 ,并严格实施。我国鲑鳟鱼养殖始于 1 95 9年 ,现有养殖水面…  相似文献   

15.
据渔业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世界的蓄养、养殖金枪鱼的产量为35800t,其中地中海(蓄养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为18000t(占50%),墨西哥(蓄养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为78000t(占22%),澳大利亚(蓄养马苏金枪鱼)的7000t(占20%),日本(养殖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为3000t(占8%)。  相似文献   

16.
《现代渔业信息》2009,(5):33-34
2008年俄罗斯的渔业总产量为320万t,比2007年的323万t减少1%,其中捕自国内西白令海的为72.1万t(占22.5%),同比减少13.2%;千岛群岛水域的为29.2万t(9%),同比增加17%;鄂霍次克海的为109万t(占34%),同比增加15.6%;北方水域(即北冰洋一侧的)为29.4万t(占9%),同比减少2.3%;  相似文献   

17.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鲑鳟鱼是世界第一大水产贸易品种,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全球产量约为317万吨(鲑鱼235万吨,鳟鱼82万吨),为第三大养殖种类(FAO,2018)。淡水养殖品种主要以虹鳟为主,虹鳟属鲑形目,鲑科,鲑亚科,大麻哈鱼属,原产于北美地区。虹鳟为世界性养殖鱼类,自1959年首次引进以来,我国先后从不同国家引进了数个虹鳟品系,  相似文献   

18.
截止今年年初,青海省鲑鳟鱼网箱养殖面积达到107亩(15亩=1 hm2,下同),首次突破百亩,养殖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108%,总产量达到1256 t,较上年增加742 t,增长144%,占全国鲑鳟鱼产量的8%,成为全国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9.
虹鳟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是虹鳟养殖业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次试验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进行,2008年1月,选择800尾3龄虹鳟(雌性雄性比为3:1)分成2组,一组(A组,9300尾,6100尾)投喂汉业人工配合商品鱼饲料,另一组(B,早300尾,古100尾)投喂自行配制的人工配合亲鱼饲料。培育到12月中旬,A组雄性成熟90尾(成熟率90%),雌性成熟72尾(成熟率24%),生产受精卵18万粒;B组雄性全部成熟(成熟率100%),雌性成熟200尾(成熟率66.7%),生产受精卵50万粒。同时在2组内进行了于法和湿法授精的比较试验,湿法授精比干法授精的受精率提高了5%。由于虹鳟自身的品质和对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它绿色、营养食品的地位,因此,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中,虹鳟的养殖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产量已经达到40万吨。我国虹鳟养殖始于1959年,现有养殖水面逾2000亩,大小养殖场700多处,几乎每个大陆省份都有鲑鳟鱼养殖场,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但实际产量只有0.6万吨,仅占全球鲑鳟鱼产量的0.05%,商品鱼的市场价格平均20元钯。我国鲑鳟鱼年实际消费约1万吨,空缺的0.4万吨则依靠进口。进口粗加工产品的市场价格40元/kg,深加工的产品市场价格125/kg。生产能力和市场价格上的差异,有历史、生产方式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缺乏健康养殖意识,没有建立优良繁育体系,只进行作坊式经营,不注重亲鱼培育,没有严格执行人工繁殖技术的操作规程,造成生产成本过高,苗种生产性能和成活率低下。本项试验在国家支撑计划子专题“虹鳟优良品系选育技术研究”的支持下进行,旨在提高人们对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1、鲑鳟鱼类对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鲑鳟鱼类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与温水性鱼类相比,一是需要较高的蛋白质,一般为30%—55%,且动物性蛋白质占总量蛋白质的35%—70%;二是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但对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量比温水性鱼类高0.6—2.5倍,而且要求氨基酸平衡性(即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氨基酸之间比率)较好;当限制性氨基酸缺乏时,鲑鳟鱼类极易出现营养性疾病,导致免疫力和应激能力的降低。这就要求饲料中所提供给鲑鳟鱼类的蛋白质应为“理想蛋白质”,且易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