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猪支原体肺炎在世界许多地方又称猪地方性肺炎(即猪喘气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不同年龄、品质、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母猪和幼猪最易感,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形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由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随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相似文献   

2.
猪肺炎支原体和猪魏氏梭菌已广泛在于自然界中,猪发病与否和自然环境、猪的健康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当自然环境突然改变,猪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猪喘气病又称猪气喘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丰富,但由于地方猪生长速度缓慢、瘦肉率低,导致地方猪养殖未受到重视。由于缺乏对地方猪营养需要的认识,地方猪日粮设计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限制了地方猪生长性能的发挥。日粮能量主要用于维持自身和生产的需要,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能使地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得到最大发挥。然而,猪能量需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猪种上,而在我国地方猪上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综述了我国地方猪近几年能量需要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地方猪科学研究和精准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以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为高。传播迅速,冬季多见。1易感因素病猪和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和鼻分泌物及呼出气体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以及车船、用具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感染易感猪。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尤以2周龄内仔猪更为敏感。猪以外的其他家畜无易感性。犬、狐狸等虽可感染、排毒,但不发病。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1周内可散播到各年龄组猪群。10日龄以内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损失小。  相似文献   

5.
董悦平 《中国猪业》2008,3(7):35-35
猪所喘病双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解析不同品牌猪肉的遗传成分对商业品牌的保护,防伪溯源及中国地方猪种的改良和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市场上选取4种不同来源的猪肌肉组织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已发表的59头猪的数据,对其祖先成分进行分析,推测它们祖先可能的来源及其各祖先成分的含量。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判断4头猪的母系来源,揭示可能的母系来源。59头参考个体包含12个品种,分别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二花脸猪、金华猪、姜曲海猪、梅山猪、巴马香猪、陆川猪、五指山猪和香猪。将12个品种划分为商品猪、中国东部猪和中国南方猪。研究中,利用ADMIXTURE和RFMix软件分别对4头测试个体进行祖先成分的评估。设定4头测试个体的祖先群体为3类时,发现其中一头含有54.8%的商品猪成分和45.2%的中国南方猪成分,另一头含有81.3%的商品猪成分,而剩下的两头含有的商品猪成分占到97.0%以上。设定祖先群体为12类时,发现其中一头含有64.8%的杜洛克猪成分和35.2%的陆川猪成分;另一头含有的祖先成分比较复杂,长白猪的含量为22.5%,大白猪的含量为27.6%,五指山猪的含量为8.6%,二花脸猪的含量为5.5%,梅山猪、姜曲海猪和巴马香猪的含量均在1.2%左右;而剩余两头猪的祖先成分主要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皮特兰猪。另外,线粒体的祖源判断提示其中一头猪的母系来源可能是陆川猪或相近地方品种的母猪。通过常用的祖源分析方法对4头猪进行祖先血统成分的估计,发现4头猪的遗传成分各不相同,并能清晰地知道不同个体中祖先成分及占比。该研究结果证明通过祖源分析的方法可以估算每个测试个体的遗传成分来源。使用祖源成分作为遗传特征,可为品牌猪肉的鉴定和品牌保护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参考,也可以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猪业》2008,3(11):70-72
猪为哺乳纲,偶蹄目,猪科,杂食类动物。可分野猪和家猪两类,一般我们称猪多指家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猪体肥,皮厚,长有稀而短的鬃毛。肢短,蹄有4趾,仅两趾有功能。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野猪与家猪区别不大,只是家猪的獠牙不如野猪发达。野猪可活到25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猪支原体肺炎在世界许多地方又称猪地方性肺炎(即猪喘气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不同日龄、品质、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母猪和幼猪最易感,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形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由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随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发生于猪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当猪饲养管理不当,或者猪只的抵抗力下降,都有可能发生本病。其中哺乳猪和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猪群发生该病在治愈后,当抵抗力下降时很容易复发,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0.
红灯笼猪是优质的江苏省地方畜禽资源。为探明红灯笼猪种质特异性,解析其种质特性背后的关键基因位点,本试验选取了包括红灯笼猪、米猪和淮猪在内的45个欧亚猪种1 228头猪的基因组数据,通过邻接系统发育树、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祖先血统组成K分析(K postulated ancestral populations)以及位点特异性分枝长度(locus-specific branch length, LSBL)分析等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红灯笼猪在邻接系统发育树分析中独立成簇,没有与其他猪种交叉。在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系数分析中,红灯笼猪与其他猪种,包括淮猪和米猪,都保持较远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这种差异甚至超过了梅山和二花脸等现有确认的地方猪种间差异。此外,在祖先血统组成分析中,红灯笼猪在K=39时,形成了独立的祖先血统组成,此时的二花脸和米猪仍共享同一个祖先血统,表明红灯笼猪进化路线特异。最后通过将红灯笼猪、米猪和淮猪进行LSBL分析,结果发现相关位点所注释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生长代谢、抗病性和神经发育等功能上,表明红灯笼猪在种质形成过程中,相关性状受到选择。本试验确定了红灯笼猪的品种独立...  相似文献   

11.
猪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猪病的影响范围比较大,而且危害性大。猪病不仅会导致猪的生理机能下降,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另外猪病还会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猪群应激反应大。疫病流行,疫情复杂,发病猪群多、死亡率高,多发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料、人工、水电、取暖等费用增加。在冬、春季节养好猪,必须采取综合保健防控措施,尽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大小猪都能感染,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感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这类猪的呼吸道及分泌物中。猪舍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冷风侵袭、猪群拥挤等均易发本病。猪气喘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寒冷时发病较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疥螨的危害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几乎极少猪场没有猪疥螨感染。猪疥螨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世界上公认最严重的猪外寄生虫,70%~90%的调查猪感染疥螨,但25%~95%的猪表现临床症状。猪疥螨感染常造成猪的慢性皮肤病变或皮肤过敏性病变,导致猪搔痒及不适,进而严重影响饲料效率和生长。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韩谦报道,感染猪疥螨的仔猪比未感染的仔猪的增重少8%,疥螨感染显著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猪是我国长期蓄养的“五畜”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养殖历史,时至今日其依然是我国养殖数量最大、养殖范围最广的动物。原因是猪是我国历来的主要肉食来源,市场需求高且稳定,因此养殖经济效益良好,既能满足和保证群众的生活需求,又能促进我国的畜牧养殖经济发展。不过,在猪的养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疫病,这会给猪的养殖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和不确定性,危害猪的养殖效益。如猪蓝耳病便是一种传染性、危险性相当高的猪病,各种品种、年龄的猪,均可能感染发生该病,并引发地方性流行,给养猪带来巨大损失。为此,在猪的养殖过程当中,应当对猪蓝耳病具有科学认识,并重视和做好对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保障猪肉的市场稳定、健康、安全供应,确保猪的养殖经济效益。首先阐述了猪蓝耳病的病原体及流行病学,分析了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机制和症状与病理变化,最后主要就如何做好对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猪肢蹄病又称猪肢蹄软弱综合征、猪跛行病,指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猪生长发育很快,在其体重迅速增加的同时,蹄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在迅速加大。而在现代养猪模式下,猪已从自然生长转变为人工饲养,猪的运动量不足,蹄部容易变形或感染。加之为加速本地猪种的改良和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国内各大猪场都积极引进了国外瘦肉型猪种,虽然生猪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与我国本地猪种相比,肢蹄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以致许多猪场因肢蹄病的高发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引起猪肢蹄病发生的因素分析如下,希望养殖户能尽量避免这些引发猪只发病的不良因素,减少猪只发病,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用干扰素防制猪传染性胃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12月至次年4月),夏季很少发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2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轻微,并能自然康复。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及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相似文献   

18.
猪肺炎支原体是猪地方性肺炎(Enzoodc Pneumonia,EP)的主要病原体,本病是一种主要影响肥育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尽管人们在控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猪地方性肺炎仍继续给全球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猪肺炎支原体通常是通过引进亚临床型感染的动物而侵入猪群的,或通过短距离的空气传播发生感染,但后一种情况较少。一旦侵入猪群,猪肺炎支原体可通过与受感染的母猪直接接触而将病原体传给后代或在同圈猪只之间进行传播。用于诊断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黄金标准”技术——细菌学培养非常费劲,通常很少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以及以屠宰场监测或田间剖解为形式的死后检查,是用于调查猪肺炎支原体是否参与了猪呼吸道疾病的最常用技术。这些技术已被用来监测受猪地方性肺炎影响的猪群猪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猪群、免疫猪群或非免疫猪群以及处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管理奈件下的猪群的发生情况。猪场水平上的猪地方性肺炎临床过程差异以及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接种效果的差异表明,猪肺炎支原体的不同田间分离株的传播和毒力特性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最新知识,包括其传播、感染和血清转化动力学,并且还比较了用来监测猪地方性肺炎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伟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141-141
1流行及传播 在各年龄健康猪的扁桃体和鼻孔以及表现为健康母猪的下体中可检测到猪放线杆菌。新生乳猪、仔猪和刚断奶的猪在临床上发病普遍,而母猪和成年猪很少发病。因为在现代农场中,猪和马分开饲养,因此,猪感染马放线杆菌似乎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由猪的肠胃炎病毒而引发的猪的高度接触性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甚至于脱水和死亡。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不区分猪的年龄大小的,各种年龄段的猪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一般在猪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而且死亡率在幼崽时比成年猪要高。如果猪的年龄达到90d,基本就不会死亡。这些年来,猪传染性肠胃炎在我国的养殖猪中比较常见,从而给养猪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必须对猪传染性肠胃炎进行及时的治疗,这样可以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