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积极发展肉牛生产中,先后引进世界优良品种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通过三元轮回杂交,利用50头供试母牛进行实验测定。主要选用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杂交所生后代,再与夏落来公牛配种,夏、德、西后代再与西门塔尔公牛配种,而后西、夏、德、西后代再与德国黄牛公牛配种。就这样依次循环。通过实验测定,很好地利用个  相似文献   

2.
西杂与黑杂初配母牛配种适龄的差异安翠花河北省乐亭县家畜改良站(063600)目前,我县基础母牛有三种:黑白花种公牛的后代(黑杂)、西门塔尔种公牛的后代(西杂)和本地小黄牛。经过多年的配种实践,我们发现,西杂与黑杂初配母牛的配种适龄有明显的差异,即黑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西门塔尔杂种牛的效果,筛选出产肉量高、肉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杂交组合,为大规模开展杂交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红安格斯、利木赞、夏洛莱(法系)、德国黄牛4个品种牛,分别杂交西门塔尔杂种母牛,产犊后从每个杂交组合中选择11头断奶小公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至18月龄,并进行屠宰和肉质评定。结果表明:红安西杂组合杂交效果最好,其次是利西杂及夏西杂,德黄西杂组合杂交效果较差。说明在生产实际中,如果采用断奶小公牛持续育肥至18月龄时出栏、屠宰,应优先选择红安格斯×西门塔尔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吉州区乳肉兼用牛是由美国西门塔尔种公牛与吉安黄牛繁育出的杂交牛。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吉安市推广冷配技术期间,对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等品种杂交后代进行对比,最终广大群众普遍接受了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杂交后代牛体型结构匀称,毛色呈黄白花或淡黄白花,是吉安独特的优良乳、肉、役兼用牛。通过冷配的方式获得杂交后代不仅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的特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杂交后代的日均增重、产乳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在中原农区改良本地西门塔尔杂交牛的杂交效果,为养牛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500头商丘本地西杂牛为母本,以德系西门塔尔牛(Fleckvieh)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改良。测定杂交一代(F1)和二代(F2)各阶段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产奶性能、乳成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初生时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与西杂牛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杂交后代的体尺、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西杂牛;F1和F2代公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不同程度高于LSC牛,牛肉的品级提高;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乳品质较高。说明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改良本地西杂牛不仅可以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还可以显著改善其泌乳性能,使杂交后代由单一的肉用型转变为乳肉兼用型,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西杂牛是西门塔尔公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的总称。我国从上世纪初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七十年代农业部组织批量引进,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AI)改良我国黄牛。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努力,黄牛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西杂牛在生长发育肉用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本地黄牛,是我国肉牛产业牛源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饲养西杂牛1200万头,随着牛改进程加快,数量将不断扩增。为了充分发挥西杂牛乳肉兼用特征,全面体现其经济价值,开发利用乳用性能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2008年启动“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区域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来,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父本,以本地杂种黄牛或西杂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数据表明,杂种优势明显,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产奶性能都得到很大提高.项目证明,乳肉兼用品种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 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 334 g)、西黄牛(1 309 g)和皮黄牛(1 121 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 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334g)、西黄牛(1309g)和皮黄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10.
1.选好品种。利用良种肉用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以杂交后代作育肥牛,可以充分利用其杂交优势。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屠宰率等都高于本地黄牛。如以西门塔尔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其杂交后代初生重比本地黄牛提高113%,日增重提高20.7%,净肉率提高10%。饲养一头杂交牛的年盈利一般比本地黄牛增加20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良种必须良法才能发挥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杂交品种肉牛育肥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 2 0头 ,即西黄牛 (西门塔尔×延边牛 )、夏黄牛 (夏洛来×延边牛 )、皮黄牛 (皮埃蒙特×延边牛 )的F1和黄牛 (延边牛 )公牛各 5头 ,进行了 10 0天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夏黄牛 (13 3 4g)、西黄牛(13 0 9g)和皮黄牛 (112 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 (82 7g ,P <0 0 5 ) ,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 ,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黄牛 (61 3 % )、西黄牛 (60 8% )和皮黄牛 (5 8 2 % )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5 1 2 % ,P <0 0 5 ) ,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P <0 0 5 ) ,虽然西黄和夏黄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 ,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西黄和皮黄大理石纹状度较好 ,夏黄牛肉嫩度均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 ,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 ,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12.
<正>牦牛是青藏高原特色畜种,牦牛远缘杂交是传统的牦牛杂交利用生产技术。牦牛与黄牛杂交生产的犏牛,生产性能明显高于亲本。20世纪70—80年代,引进国外肉牛、奶牛冷冻精液开展牦牛人工授精配种,由于难产、母牛营养等技术问题进展很慢。陆仲等人利用荷斯坦牛或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与黄牛杂交,生产的一代杂交公牛再与牦牛本交生产犏牛,解决了牦牛与奶牛、肉牛杂交难产等技术问题。由于犏牛雄性不育,犏牛与牦牛或黄牛回交产生的尕  相似文献   

13.
一、选好肉牛育肥品种:以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短角牛、秦川牛等肉牛后代,或上述肉用公牛与当地优良母牛配种、所产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14.
大洼镇西黄杂交牛改良效果明显调查报告高顺(辽宁昌图县大洼镇畜牧兽医站,112514)辽宁昌图县大洼镇原来饲养的黄牛绝大多数为蒙古黄牛、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为了提高生产性能,从1982年开始利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1993年6月末...  相似文献   

15.
<正> 本地黄牛属宣汉黄牛类型。中等成母牛平均重250公斤,公牛290公斤。1978~83年用肉牛冻精配种,获杂一代6200头,其中西门塔尔杂一代约占60%。西×杂和夏洛杂交牛都能适应当地山区饲养条件,初生重一般比本地牛多30%。24月龄杂交牛各体尺和体重都比本地牛  相似文献   

16.
以夏(夏洛来)西(西门塔尔)本(本地黄牛)三元杂交母牛作母本,以优质南阳黄牛作父本进行回交,对回交后代进行跟踪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黄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母牛回交)后代比西本组合(二元杂交)的体重、体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的育肥及屠宰性能,实验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皮率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德系西门塔与西荷杂种牛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P0.01);德系西门塔尔的肉骨比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德系西门塔尔、西荷杂种牛与荷斯坦三者皮厚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且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差异极显著(P0.01);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除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皮厚外,其余生长、胴体性状各指标杂种优势率均为正值;除肉的pH、系水力外,其余肉质性状杂种优势率为负值。由此可见,西荷杂种一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较其母本品种荷斯坦牛有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奉节县黄牛杂交改良起步较早,1957年—1978年间,先后从省外引进秦川牛、晋南牛、黑白花奶牛良种公牛58头与本地黄母牛杂交改良,据桂花乡调查5岁秦杂一代牛,未显示出杂种优势。1979年—1983年又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配种7898头,存栏西杂牛3015头,出栏西杂牛(1.5岁体重250公斤)130头,仅占存栏西杂牛总数8.87%。更为突出的是云务、三桥、含瑞等5个乡4年配种552头,现无一头西杂牛犁田,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影响。 回顾黄牛改良实践,时间长,花钱多,费事大,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杂种犊牛断奶后饲养管理粗放,没有很好进行培育。为了证实这个问题,于  相似文献   

20.
品种与选牛。肉牛品种以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的高代改良品种为主,如大型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德国黄牛杂交后代,小型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与日本和牛杂交后代,后者肉质品质更加突出,是生产高档牛肉的理想品种。育肥牛选择年龄在12~18月龄,因身体各部器官未达成熟,生长发育潜力大,育肥效果较佳。性别以公牛或不孕母牛为好,少选或不选阉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