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影响环境条件的因素1.1温度对猪的生活、生产有利的温度范围称之为适宜温度。一般大猪为15℃~25℃,仔猪出生后第一周为27℃~28℃。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在15℃~23℃最佳,饲养较为经济。猪怕冷,为了维持生命,保持体温恒定,不得不多吃料来抵御寒冷,这不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还  相似文献   

2.
1)怕冷。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2℃,中猪和大猪15-20℃。低温对猪生长增重影响较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降低1℃,日增重减少17.8 g如果舍温下降至4℃以下,增重速度下降50%,增加饲料消耗量1倍以上。因此,冬季猪舍应加强保暖,减少猪体代谢消耗,提高饲养效益。2)怕潮。冬季相对湿度高的猪舍内的仔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低48%左右,且易发生下痢、  相似文献   

3.
<正>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成猪怕热。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滋长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容易引起猪只严重的应激反应,影响生猪对疾病的抵抗力。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可导致"三低一高":公猪精液品质降低,母猪受胎率降低,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降低,中暑、便秘、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发病率升高,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养殖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夏季生猪热应激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正>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3℃,而且要求昼夜温差相对均衡。不管是处在哪个阶段的猪,都怕寒冷,怕昼夜温差过大,尤其是仔猪阶段更加明显。保温措施不当,昼夜温差过大,猪群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冷应激以后,轻则影响生长,降低饲料报酬,重则抵抗力下降,引发猪感冒、拉稀,甚至诱发多种疾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搞好保温工作是每一个猪场冬季管理的中心任务。1保温的标准小猪怕冷,母猪和种公猪怕热,生长肥育猪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各阶段猪的保温  相似文献   

5.
夏季的热应激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影响极大。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适宜温度.例如断奶仔猪的临界温度29℃-24℃.而生长肥育猪生长最快与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分别是20℃和24℃。当猪舍温度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g.若猪舍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g。  相似文献   

6.
猪的铜中毒病是一种猪慢性中毒性疾病。采用高铜饲料喂猪,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使猪快速出栏,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使高剂量的铜进入猪体内,引起猪中毒。尤其仔猪多发铜中毒,严重时会引起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7.
1)防冷。适宜猪生长的温度是: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6℃,中猪和大猪15-23℃。低温对猪生长增重的影响极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降低1℃,猪的日增重可减少17.8g;如果舍温继续下降至4℃以下,猪的增重速度可锐减509/6且增加饲料消耗1倍以上。为此,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对生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是恒温动物,其皮下脂肪层厚,汗腺不发达,不耐热,因此温度是影响生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猪的生长最适温度为15~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的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过高的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体重大于30kg的猪,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猪就陷入一种热应激反应状态。时间一长,轻则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中暑死亡。  相似文献   

9.
仔猪是指从初生到20kg阶段的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强烈的阶段,且饲料利用率最高,最有利于走向培育。但由于仔猪出生后,消化机能发育还不完善,酶系发育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缺乏先天免疫力,其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如何既提高母猪生产力和拦舍利用率,又保证仔猪较高生长速度,迅速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降低养猪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养猪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仔猪生理代谢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在完善仔猪口粮,提高仔猪增重速度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资料,结合…  相似文献   

10.
规模猪场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及保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可能出现热应激。公猪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猪则表现为繁殖障碍,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加;妊娠母猪产仔数减少,流产、死胎增加,特别对妊娠早期(30d以内)及妊娠后期(100d以后)的母猪影响最大;哺乳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泌乳)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泌乳量下降;仔猪断奶重减轻,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降低,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据试验,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5—10℃时,猪的采食量就会减少6%~21%。温度过高,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仔猪在初生至15kg阶段是猪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仔猪阶段由于易受环境、母猪体况、断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使仔猪成活率降低等。要使仔猪增重和提高成活率,必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1使用全价饲料,合理使用添加剂饲料是关键,要保持仔猪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必须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仔猪开食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0%~22%,而早期断奶仔猪的粗蛋白含量要求不低于18%,在仔猪饲料中尤其应注意氨基酸平衡,赖氨酸含量以1.15%~1…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1.温度。对猪的生活、生产有利的温度范围称之为适宜温度,一般大猪为15~25℃,仔猪出生后第1周为27~28℃。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在15~23℃最佳,饲养较为经济。环境温度低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猪只不得不通过多吃料来抵御寒冷,这不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还影响猪只生长,严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铜饲料喂猪,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快速出栏,提高饲料利用率,但高剂量的铜进入猪体内,引起猪铜中毒。铜中毒多发生于仔猪身上,严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生长速度的调查与分析河北省芦台农场乳业公司(301505)靳胜新王随海1前言幼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的一生中,它是生长最强烈、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最有利于定向选育的阶段。因此,深入研究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个体...  相似文献   

15.
发酵棉粕替代豆粕饲喂猪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发酵棉粕、棉粕在猪的全价饲料中替代50%的豆粕,对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进行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发酵棉粕各试验组与豆粕对照组相比,对猪的生长、健康和饲料利用率无明显差异,而未经发酵的棉粕以同样的量替代豆粕,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低于发酵棉粕组和豆粕组。  相似文献   

16.
猪的生产水平和健康状况受温度、空气、光照、粉尘、噪音、设备卫生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猪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温度过低,猪体散热过快为维持体热平衡,需要有大量的饲料用于产热消耗,也将导致生产力的下降。秋冬配种受孕的母猪,冬春正是生产时期,而此时正逢冰雪寒冷天气,对仔猪的生长与健康影响较  相似文献   

17.
仔猪电热地暖保温技术是从仔猪的生长关键点出发,根据不同日龄仔猪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和仔猪喜伏卧的保温要求,温度预设,自动调整保温床温度,实现自动恒温、仔猪腹部保温,以确保仔猪小环境温度需求、平稳过渡断奶关、提高育成率,从而达到提高仔猪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仔猪成活率,防止仔猪腹泻,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同时还可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9.
1寄生虫病 寄生虫的直接危害有掠夺猪的营养,产生毒素,破坏猪体组织,使猪产生不适,生长速度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严重时引起死亡,易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疾病诊断困难,增加用药成本。寄生虫感染可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8%~15%,饲料利用率下降13%~25%,对经济效益影响极大。寄生虫病的存在使猪对细菌性疾病易感。寄生虫感染会给临床诊断增加困难,寄生虫病的存在也会造成临床用药困难,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20.
1猪热应激发生原因 1.1猪的生物学特性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妊娠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