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日葵资源列当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年盆栽接种鉴定试验,研究向日葵资源对列当的抗性,并对资源抗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41份向日葵资源进行抗性分析,其中免疫材料25份,高抗材料2份,抗性材料7份,易感材料6份,高感材料1份;抗源在外源材料、油用材料、杂交种中广泛存在,本地资源中没有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2份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 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有37份材料含有KBr H129J18R抗病标记,其中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5份,杂合抗病位点材料22份。有20份材料不含有CRa和CRb所对应的抗病标记,23份材料含有2个抗病标记。该研究初步明确了78份参试大白菜材料所含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类型,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显性标记ST10对96份江苏省杂草稻基因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显性标记ST10对96份江苏省部分地区杂草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田间抗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96份杂草稻材料中,有5份材料能够扩增出727bp的ST10特异条带,91份材料没有获得PCR产物,说明其中5份材料可能携带Stv-bi基因,而其它91份材料不携带该基因。根据田间调查结果显示96份杂草稻均抗条纹叶枯病,推测91份不携带Stv-bi基因的杂草稻材料中含有其它抗病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杂草稻抗病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属中近源野生种L.pennellii的16份核心种质为试材,开展对红蜘蛛和蚜虫抗虫特性的鉴定和评估。结果表明,16份核心种质中除LA1920高感红蜘蛛外,其余15份均对红蜘蛛表现出明显的抗性。15份抗红蜘蛛的材料中,1份表现免疫,12份表现高抗。试验还表明,16份材料对蚜虫均表现出很高的抗性,野生材料单株上的蚜虫数均明显少于栽培番茄,其中9份材料对蚜虫表现免疫,7份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6.
120份黄瓜种质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洲  何欢乐  潘俊松  杜辉  蔡润 《种子》2008,27(2):60-62
应用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20份黄瓜种质材料进行两次重复接种鉴定。接种茵为上海地区优势黄瓜白粉茵生理种,单孢分离和纯化。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7份,耐病材料(中抗,中感)82份,严重感病材料21份。抗病材料包括中国10份,中国台北、日本各2份,美国、荷兰、菲律宾各1份。本研究为黄瓜培育抗病品种和跨种植区引种,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魏波 《种子世界》2009,(6):27-27
本试验对当前黑龙江省生产上主栽的礼品西瓜品种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用为害黑龙江省西瓜的枯萎病菌对8份西瓜材料进行了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材料1份,高抗材料2份,轻抗材料5份。  相似文献   

8.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特早熟材料8份;矮秆材料10份;特多粒型材料3份,多粒型材料19份;千粒重大于60 g的二棱稀有大粒型材料2份,千粒重大于55 g的二棱特大粒型材料10份,千粒重大于45 g的多棱材料8份;高产材料10份;高抗白粉病材料17份;高抗条纹病材料206份.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158份黄淮地区栽培大豆资源和138份野生大豆资源分别接种SMV东北3号株系和黄淮7号株系,重复鉴定1年。在供试的栽培大豆材料中,有14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9.79%;有36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39.13%;其中有7份材料对这两个株系都表现出抗病,占4.43%。在供试的野生大豆材料中,分别有3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3.06%;有6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抗病,占出苗材料的4.72%。  相似文献   

10.
对39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鉴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进的39份材料中,早熟材料有15份,薯肉黄色的材料5份,田间抗病性强的材料有4份,商品薯率在80%以上的材料有15份,高产资源5份。对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通过配置优良组合,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同时进行种质资源的改良,丰富其遗传多样性,为赤峰地区在马铃薯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在稻瘟病圃中自然发病鉴定筛选出60份抗性较强的水稻种质资源,为贵州稻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丰富的抗源亲本材料.筛选出的大部分核心材料穗瘟在7级以上,其中穗瘟为1级的材料有15份,穗瘟为3级的材料有23份,穗瘟为5级的材料有14份,穗瘟为7级的材料有7份,穗瘟表现为9级的只有1份.测交试验显示:F1代表现最好的材料有12份;F1代结实率高于50%的材料有17份;结实率低于5%的材料有10份.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评价和广谱抗源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淑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260-264
对中国南北方大豆品种和新品系进行抗灰斑病鉴定,旨在为抗病育种提供优良抗源和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大豆生育期进入R3~R4阶段对593份大豆材料进行人工接种灰斑病菌。结果表明:北方高抗材料比例明显高于南方材料;在高抗材料中品种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品系和资源,抗病材料中资源所占的比例高于品种和品系;不同区域品种、品系均有抗灰斑病的材料;高抗和抗病品种为92份,高抗和抗病品系为57份。对200份材料多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有55份材料抗5~10个生理小种,其中抗5~7个生理小种的材料为48份。南北方大豆资源中均有抗灰斑病的材料,北方高抗材料比例明显高于南方材料,抗病材料南北方持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糜子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引42份糜子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性状、产量性状和抗逆性鉴定,两年的种植观察结果表明,该批材料生态类型丰富,优异性状较多,共鉴定筛选出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材料6份,具有特殊性状的优异材料4份,其中超大粒材料3份,超高蛋白含量材料1份;粮饲兼用型材料2份。为张家口地区在糜子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旱地绿肥菜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7份菜豆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进行观测,从基本性状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农艺性状统计发现,小区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0.68),生育期变异最小(为0.007).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5位的菜豆品种为中品F 030、中品F 017、中品F 078、中品F 006和中品F 029.运用聚类分析可将87份菜豆品种分为5类:第1类包括20份材料,第2类包括13份材料,第3类包括14份材料,第4类包括21份材料,第5类包括19份材料.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高抗疫病的甜瓜材料,为甜瓜抗病育种以及抗疫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灌根接种法,向植株根茎部土壤注入浓度为1×106个/mL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对收集到的166份甜瓜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这些材料中有薄皮类型甜瓜41份,厚皮类型甜瓜104份,野生材料15份,近缘种6份。最终筛选到4份免疫材料,25份高抗材料。在供试的厚皮类型甜瓜中有66%的材料抗性水平在中抗及以上,而薄皮类型中有98%的抗性水平是感病或高感。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厚皮类型甜瓜对疫病的抗性要显著高于薄皮类型甜瓜。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果实性状进行调查,发现在免疫和高抗材料中有14份单瓜重达到1 kg以上,有8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以上。这些兼具高抗、高产和高可溶性固形物的材料,可用于抗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等遗传学研究,也可作为育种亲本将抗病基因转移到农艺性状优良但抗性差的甜瓜品种中。  相似文献   

16.
本对引进的 80 份土耳其小麦资源材料进行了连续 3 年的抗病性鉴定,发现所有材料对白粉病均表现为免疫,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的材料有 15 份,近免疫材料有 1 份,高抗条锈病材料有 3 份。对上述 19 份抗病材料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平均株高为 82.5cm,以矮秆、弱冬性为主,穗型均为纺锤形,千粒重介于 35.6~52.3g 之间。筛选出的 19 份优异抗病种质资源可在小麦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七五”期间,在南京、昆明、太原和丹东等地对我国2028份玉米材料进行大斑病抗性鉴定的结果,高抗材料3份,抗病55份,中抗169份,感病1801份。自交系的中抗以上种质占的比例高于农家品种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明确甘蔗栽培原种对黑顶柄锈菌的抗性水平,了解Bru1基因在甘蔗栽培原种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可以帮助筛选甘蔗原种抗源种质,提高抗褐锈病育种效率。本研究于2013年对中国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4份甘蔗栽培原种进行苗期抗褐锈病鉴定和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4份供试材料中,1级高抗至3级中抗的有26份,占76.5%。其中13份材料表现1级高抗,占38.2%,6份材料表现2级抗病,占17.6%,7份材料表现3级中抗,占20.6%。分子检测结果显示:34份供试材料中25份抗病材料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出现频率为73.5%;其余1份抗病材料和8份感病材料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本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国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甘蔗栽培原种资源中褐锈病抗性主要由Bru1控制,这一发现为利用Bru1防治由黑顶柄锈菌引起的甘蔗褐锈病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早熟群体杂交选系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杂交选系对黑龙江省主要玉米病害之一丝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从而为中国北方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以80份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杂交选系为材料,在哈尔滨、密山两地分别采用人工接种技术评价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结果表明,80份加拿大玉米群体杂交选系中没有高抗材料,发现SW1284等14份抗病材料,SW1084等13份中抗材料,SW1236等35份感病材料,SW1175等18个高感材料,中抗以上材料占全部鉴定材料的33.8%;杂交选系与供体双亲平均发病率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r=0.30(r0.01,78=0.281)。  相似文献   

20.
对68份大麦种质材料在河南郑州生态条件下进行农艺性状和生态适应性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合河南省生态条件的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材料31份;利用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的转基因大麦新品系,通过有性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将TrxS基因导入41份材料中,经PCR和RT-PCR检测,证明TrxS基因已初步整合进20份材料中,且在部分材料中能够正常表达。本研究获得的材料将为大麦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