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饲养中蜂巢虫为害时常发生,既影响蜜蜂生活,也给蜂群带来损失.巢虫为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蜂箱和巢框的制作材料是影响巢虫为害的原因之一:杉木蜂箱和巢框是极易被巢虫蛀蚀和藏身的场所.2007年笔者曾解剖2个养过中蜂蜂桶的中梁,长40 cm,截面2 cm×2 cm,里面分别躲藏着41和37条大小不等的巢虫.平时中梁都是直接穿桶而过,插在蜂巢的中心.同一批中梁中,有1根以青刚栎制成的中梁却没有一点蛀蚀的痕迹.于是笔者就用樟木、苦楝、枇杷、山核桃、银杏、光皮桦、澳洲红桉等多种杂木制作巢框,经多年试用效果好.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蜂友认为不能用樟木制作蜂箱和巢框,以免影响中蜂生存.笔者2008年就用樟木制作的巢框饲养中蜂,至今未见任何影响.为了防止万一,新制的巢框最好放置10天至半个月,气味较小时再使用,以尽可能避免樟脑气味对中蜂产生影响.如果实在急于使用,对樟木表面进行烫蜡处理,则可确保蜜蜂安全.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问:从蜂群中提出的空巢脾,放一个时间就被巢虫为害,造成很大的损失,应该怎样处理才不会受到巢虫的为害? (浙江张荣) 答:从蜂群中提出的空巢脾,如果一时用不着,可以用茹剂进行熏蒸,杀死可能寄生在巢脾上的巢虫,就能控制巢虫的孳生为害。常用来保存巢脾的方法是: ①二硫化碳熏蒸法。把空巢脾放在继箱里,每一标准箱放脾9个,5—6个继箱叠起来,最  相似文献   

3.
选用材质坚硬、巢虫无法打洞潜入的毛竹或楠竹做材料 ,按巢框的尺寸做好上梁和边框 ,然后在上梁和两头安装边框位置的中间用凿子凿 2个四方小口 ,再将边框接上梁头用锯子锯成凸形 ,其尖头大小以能插入上梁小口略紧为好。然后将边框钉进上梁小口处。最后在边框安装下梁处用钻子钻 2个小洞 ,用钉子将下梁钉稳 ,再锯去巢框多余的地方 ,一个抗巢虫的巢框就制作好了。我使用竹质巢框多年 ,从未发现巢虫上脾危害 ,方便实用。另外 ,有条件的蜂友最好使用全水泥预制板蜂箱 ,抗巢虫效果好 ,转运蜂群安全 ,安静 ,不离脾 ,能提高养蜂经济效益。蜂友不妨…  相似文献   

4.
夏、秋季节的空巢脾,容易受巢虫为害,保管较困难。虽用硫磺熏治也难杜绝巢虫的发生;熏过的空巢脾蜂群不爱接受。我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认为用水浸空巢脾能杜绝巢虫危害。其方法是:把不用的空巢脾以两张并列,框梁对外,横一层,直一层地累叠起来。上下用隔板盖垫起来,然后用绳捆扎牢靠,(每捆高度视水层深浅而定,要求下部不沾泥)浸入清洁的池塘中,上面压以重物,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一不小心让巢虫上了脾,正常子不多的脾就不要心痛未出的子了,所以应毫不犹豫地抖蜂毁脾,或用水浸法彻底消灭脾上的巢虫,越快越好,以免巢虫爬到其他脾上危害。也可囚王喂糖浆,待巢虫都被蜜蜂逼出巢脾落到箱底后再放王产卵。不过毁脾新造恢复更快。对于巢虫危害,如果只有少量白头蛹,怎么办呢?巢虫是蜂群的寄生虫,无论用什么药物杀,都  相似文献   

6.
敲打巢框清除巢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从事养蜂近 40年 ,现把我治疗巢虫的方法介绍给蜂友们 ,如遇到巢虫危害 ,请按此方法试一下 :此法适用于活框饲养的蜂群 ,做法是 :在一个气温适宜的晴天 ,将被害蜂群的巢脾提出 ,脱蜂 ,用 1支牙签粗细的竹、木或草棍 ,把巢虫走过凸起的蜡盖划破 ,以露出白头为度 ,两面划完后 ,取 1根中指粗的木棒 ,约 2 0cm长 ,一手提框 ,一手拿棒 ,脾面倾斜 ,用木棒敲打巢框的侧面木质部位 ,用力是关键。用快、慢、轻、重的敲法 ,巢虫受到震动后 ,离脾落地 ,翻面再敲 ,直到不落虫为止。最严重的只需 3次就完全除尽 ,每天 2次或 1次均可。巢虫寄生在巢房…  相似文献   

7.
正养中蜂,进入6月防治巢虫是一道难过的坎。土法饲养也好,活框饲养也罢,一旦巢虫上脾危害,不易根治。轻则难以养成强群,重则蜂群飞逃。近年来,我着重分析自然蜂巢,并把我的活框群组合成类似自然群形态,让中蜂群易结成团,巢虫危害大大减少。土法饲养中蜂群,是根据蜂数决定蜂巢体积,绝不会轻易露脾,蜂群一年割一次蜜,割蜜时看不到巢  相似文献   

8.
治巢虫的简便方法─—敲击法一般空脾上有巢虫,可用硫磺等药物防治,如果是封盖子脾,用药物防治和镊子捕捉就比较麻烦了。1989年在一次取蜜中发现,有巢虫的封盖子脾,经摇蜜机摇蜜之后,巢虫纷纷爬出来,这一发现,使我得到启发,我想,摇蜜后,巢虫从脾中爬出来,...  相似文献   

9.
我定地饲养中蜂30多年 ,在蜂具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分别介绍如下。1改革巢框材料中蜂抵御巢虫的能力差 ,巢虫常在木质巢框上梁蛀洞藏匿、繁衍生息、危害蜂群。从1995年开始 ,我将木料巢框改用竹料巢框(全框4根均为楠竹料 )。由于竹质比木质坚硬得多 ,巢虫无法打洞藏身 ,只好藏身于箱底的蜡屑中 ,这就很容易将巢虫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使用竹质巢框近5年 ,还未在巢框上任何部分找到一个虫洞或虫道 ,因此我的蜂群巢虫很少 ,群势发展较快。使用竹质巢框 ,必须将框耳“一”字形改为凹凸形 ,即边条“凹”形、上…  相似文献   

10.
简易处理巢虫八法1.以热度强光逼出巢虫。可在日照充足时,选择水泥板地面,把有巢虫脾上的蜜蜂落,拿脾离地面30厘米左右,让阳光照射,约三四分钟后,巢虫便会爬出。2.用饲料将巢虫挤压出巢脾。蜂群开始繁殖,在缩脾的同时,要不断地喂足饲料,蜜蜂会将蜜糖填进巢...  相似文献   

11.
巢虫 (蜡螟 )是令广大饲养中蜂蜂友头痛的主要虫害之一 ,它蛀食巢脾 ,损伤蛹与幼虫 ,影响蜂群的健康发展 ,严重时蜂群飞逃 ,从而造成损失。本人是位业余饲养中蜂者 ,在实践中发现 ,采用巢框不布线 ,经常换下旧巢框 ,使蜂巢内巢框 (特别是上梁 )使用期尽量不超过 4个月。几年下来 ,均未发现巢虫上脾危害。我每隔 3~ 4个月便结合取蜜 ,将摇过蜜的巢脾沿上梁削下 ,移入事先准备好的新巢框内。将巢脾吊在巢框上 (绑脾法可参照《蜜蜂杂志》1999年第 1期 16页张绪林蜂友介绍的铁皮爪绑脾法 ) ,然后小心地放还原群 ,次日检查并纠正 ,如已粘好 ,去…  相似文献   

12.
<正>中蜂的封盖子脾一旦进了巢虫很难根治,弃掉则还有一部分幼蜂未出房太可惜,所以在夏末初秋之际除了要蜂多于脾外,勤扫蜂箱与换箱我认为不是最好的办法。勤扫蜂箱与换箱增加了饲养人的工作量和干扰蜜蜂正常采集,要想尽办法不让巢虫上脾,即使箱内有巢虫但上不了脾照样不能危害巢脾。这里有一种办法:不让巢框的任何部位,主要是框耳,与巢箱内壁直接接触。具体办法是把蜂箱前后箱身由上至下去掉6 cm宽内壁的1/2,如图1。买1条搞建筑用的角铁切割成2条3 cm宽的铁条板,长度以蜂箱内壁宽度为准。用直径4 mm的铁丝弯成上下5 cm长,宽度以垂直放得下铁条板为宜的卡子4  相似文献   

13.
巢框穿线器     
巢框穿线是一项麻烦的工作,我现在在穿框线时用自制的巢框穿线器紧框线,工作效率很高,每5—6分钟就能穿好一个巢框的框线,并且拉得很紧,弹起来有铿铿的声音,制成的巢框穿线器是比较简单的,(见图1)全部零件用低碳鋼板制造,使用十分方便和灵活,并且坚固耐用。使用方法,先把巢框穿线器固定在桌面上或板凳上,将已锁好  相似文献   

14.
韦公远 《中国蜂业》2002,53(4):30-30
我定地养中蜂 3 0多年 ,在蜂具上做了些改革 ,给养蜂操作中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分别介绍如下。一、改革巢框材料 众所周知 ,中蜂抵御巢虫的能力差 ,巢虫常在木质巢框上梁蛀洞藏匿 ,作茧化蛹 ,繁衍生息 ,危害蜂群。从 1 995年开始 ,我将木料巢框改用竹料巢框 (全框 4根均为楠竹料 )。由于竹质比木质硬得多 ,巢虫无法打洞藏身 ,只好藏身于箱底的蜡屑中 ,这就很容易将幼虫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使用竹质巢框近 5年时间 ,还未在巢框上任何部分找到一个虫洞或虫道 ,因此我的蜂群巢虫很少 ,群势发展较快。使用竹质巢框 ,只要将框耳“一”字形改为…  相似文献   

15.
龙培仁 《中国蜂业》2003,54(4):30-30
去年在荔枝花期我突发灵感 ,发明了单面巢牌多用隔板和快速胶索组合钩 ,现介绍给蜂友们。一、单面巢脾多用隔板单面巢脾多用隔板的制作方法 :将一个巢框钉在一块薄隔板上 ,巢框上梁宽2 7cm ;侧梁和下梁宽 1 8~ 2 0cm。隔板厚度加侧梁宽为 2 7cm。在巢框紧贴隔板的内侧上一张巢础 ,待流蜜期到来时加入蜂群内造脾 ,脾造成后 ,用隔王栅把蜂王关在单面巢脾内 ,强制蜂王产卵 ,让新脾育一代子 (因新脾底部是木板 ,工蜂有爬过背面脾的习惯 ,当工蜂过不去时就有咬穿房底的现象发生 ,但当新牌育过一代子后工蜂就不再咬脾了 )。另一方法是割去旧巢…  相似文献   

16.
巢虫阻隔器改良安装法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防治巢虫对中蜂的危害,1996年以来,我们在本省黔东南中蜂产区大力推广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生产的巢虫阻隔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从季节看,秋季的防治效果不如夏季,秋季蜂群的被害率较夏季高6%~10%,脾均白头蛹数多10~15头。其原因是黔东南夏季缺蜜,而初秋(8月下旬~9月中旬)五倍子、千里光、火草等开花流蜜,工蜂泌蜡旺盛,常在巢框、框耳与箱内壁,搁条与箱内壁间泌蜡,造成巢框与蜂箱内壁粘连。虽每次检查时将赘蜡铲除,但隔天检查又有粘连现象,不但给管理带来麻烦,还给部分巢虫的初孵幼虫提供了通过粘连处上脾的机会(而不…  相似文献   

17.
用好巢门塑料隔王片可解决养中蜂的三个难题:一、预防巢虫巢虫难防治,市面上有的防治药物,重了伤蜂,轻了无效,很难把握。用巢门塑料隔王片,大蜡螟进不了箱。将巢门开在有巢脾的一侧,便于工蜂守卫,小蜡螟也进不去,加之蜂多于脾,基本可以防巢虫发生。蜡螟无法从巢门进入,不能在脾上产卵,就不用担心巢虫危害了。  相似文献   

18.
巢虫是中华蜜蜂巢内的大敌。巢虫会蛀坏巢脾,若蛀食子脾会造成蜂蛹的死亡,它还会损坏蜂箱、巢框,给中蜂饲养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时还能迫使蜂群逃跑。可见能否有效地防治巢虫,是关系到中蜂的生存、发展,蜂蜜的产量,还间接影响山区、丘陵区开花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的大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那么怎么防治呢?通过观察、实验、研究,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1首先谈“防”。1.1要选育好蜂种,培育强群,做到一年四季蜂略多于脾(蜂箱里外侧巢框整个面都有一层蜂为准)。好些资料上说蜡蛾在箱底蜡屑中产卵,孵出后再爬上巢脾,这不一定正确。在巢虫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太阳光逼虫法。可在日照充足时,选择水泥板地面,将有巢虫的脾上的蜜蜂抖掉,拿着巢脾离地面3cm左右,让阳光照射4~5min,巢虫很快爬出。注意:不能晒太久,防止蜂脾熔化。我不提倡虫脾再用。脾面的隧道结下大量的巢虫丝绵,人工都清理不干净,叫小小的蜜蜂如何清理出来?  相似文献   

20.
谢光同 《蜜蜂杂志》2020,40(12):2-2
2020年8月2日前后,我检查一双层GN箱饲养的中蜂群,发现蜂王只在继箱产子,工蜂也在继箱,巢箱脾基本空空如也,只有稀疏几只蜂。提继箱巢脾,发现子脾绝大部分有白头蛹,第一时间想到是巢虫,但是仔细一想,蜂箱、巢框都刷了桐油,无缝隙,其他类似蜂箱都无巢虫,提出1张无子的老脾放太阳下晒也没巢虫。找不到原因,就把这些子脾全部调到巢箱,空脾也调上继箱。考虑到蜂箱顶部只用胶合板盖住,晒太阳时间比较长,可能箱顶比较热,就加了泡沫塑料板隔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