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事畜牧兽医临床工作28年,做猪的脐疝手术62例。其中公猪脐疝手术58例,母猪 4例,而公猪患嵌闭性脐疝56例,患可复性脐疝2例,母猪患可复性脐疝4例。以上病例均做 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100%。 1 病因 猪的脐疝孔是天然孔,而孔的直径极微小。由于大母猪产猪仔时无人看管和护理,仔猪 产后自行拉断脐带使疝孔扩大,小肠随之脱出形成大小各异的脐疝囊。由于患有脐疝的仔猪 食量不断增加,食物通过小肠到脐疝囊内促使蠕动肠管下垂脐疝囊扩大。起初脐疝囊似枣或 鸡蛋一样,后来随着育肥猪的增长加快,而进食增加促使小肠压力加强所以通过疝孔到脐疝 囊的肠管下垂长度逐渐增多,因而脐疝囊也逐渐扩大。再有应激、捕捉等原因都会使猪的腹 内压增强使猪的脐疝病态加重。 2 症状 随着猪体重、采食量增加而脐疝囊也随之增大;仔猪脐疝如大枣、核桃大,25 kg 猪脐疝则如小皮球大;30~60 kg脐疝似足球大,个别呈葫芦状。脐疝囊增大到一定 程度时,下垂接触地面,患猪行走时频频接触磨蹭脐疝底部,时间久了将脐疝囊底部皮肤磨 薄如纸,严重者内容物脱出,如不及时抢救会造成死亡。 3 手术 准备常用手术器材。患猪仰卧保定在保定架上,脐疝囊术部周围剃毛后用肥皂水 或新洁尔灭液洗刷擦净,肌肉注射静松灵,局部注射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术部涂5%碘酊 ,再用70%酒精脱碘。选择手术部位时应避开神经和血管,以防手术后遗症和术后大出血 。 在脐疝囊适当的部位用手术刀切开皮肤5~7 cm或12~16 cm(疝囊面体积大 ,切口要大一些,钝性分割肌肉,腹膜,如果发现肠段坏死、粘连, 可 随时剥离并做切除坏死肠段,吻合肠管手术后,将肠管慢慢经过疝孔送回  相似文献   

2.
猪脐疝是猪腹腔内脏器(小肠、网膜、结肠等)经脐孔脱出于皮下,形成疝囊,疝囊是包围疝内容物的外囊,由腹膜及腹壁的肌膜组成。本病多发生于仔猪和中猪,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先后诊治过20余例,治疗时均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猪脐疝诊治在基层兽医临床外科中经常遇到,手术痊愈的比率往往不高,笔者就二十年来治疗猪脐疝的临床实践,谈谈以下几点诊治体会。1手术应根据猪体形及疝囊、疝轮的大小分别处理1.1仔猪脐疝一般仔猪脐疝的疝轮直径在1厘米,疝囊直径在2厘米以内,此时,仔猪体形小,便于保定,实施脐疝修补术较容易。疝囊内的疝轮径小,只有少量的腹水,小肠还没流到疝囊内,可做不开刀的修补术。方法是:把病猪背朝椅子、腹部(疝囊)朝天,用麻绳捆紧,由2名助手协助把小猪固定在长椅子上。在经过严格的消毒之后,术者把疝囊慢慢压扁,一手紧捏压扁的疝囊,一手用缝合针从疝…  相似文献   

4.
猪脐疝病例是乡镇基层兽医人员经常会遇到的病例,但手术痊愈率通常较低. 2007年2月份村民林某养的1头猪,体重37kg,患脐疝,疝囊囊径15.5 cm,疝轮轮径9 cm.患猪表现为:食量间歇性减少,体温正常,没有并发症状.笔者采用手术治疗.现将这起猪脐疝修补治疗的技术及几点体会汇报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脐疝是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 ,多发于幼龄仔猪。一般因先天性脐轮发育不全和仔猪生后脐轮闭锁不全 ,或因断脐时过度牵引、消毒不严 ,引起脐部附近发炎化脓 ,加上腹压和内脏重力作用而形成脐疝。若不及时治疗 ,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会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小母猪脐疝结扎疗法 手术时先将患猪仰卧保定于手术台上 ;扭转疝囊 ,使内容物还纳腹腔 ,然后在疝囊基部靠近疝轮处用麻线扎紧 ,防止已纳入腹腔的内容物再进入疝囊中 ;疝囊中注入 95%酒精 5~ 1 0 ml,刺激疝囊发炎、粘连 ,使内容物不能脱出 ,5~ 7d后整…  相似文献   

6.
猪脐疝62例     
笔者遇到猪脐疝62例,公猪58例、母猪4例,公猪患嵌闭性脐疝占56例,而母猪均为可复性疝。症状根据猪的体重增加而脐疝囊也随  相似文献   

7.
猪脐疝是猪腹腔内脏(小肠、网膜、结肠等)由脐孔脱至皮下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疝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幼龄家畜易发,仔猪最为多见。一般脐疝刚形成时脐孔较小,随着生长腹压加大,脐孔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猪脐疝是一种猪的腹腔脏器经脐孔膨出于皮下的外科病.2~3月龄仔猪最为多见,成年猪较少发生.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多数都因先天性脐疝孔增大,后因过于激烈运动、饲喂过多或因挤压等使脐孔扩大,肠管进入而发病.有的猪由于运动与饲喂的原因,使肠管进入疝囊部分越来越多,故使疝囊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疝囊皮肤着地,时间稍长者皮肤磨破后肠管脱出或破裂,粪便流出,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笔者在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手术治疗50例猪脐疝,痊愈46例,治愈率92%.现将手术治疗方法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脐疝是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仔猪外科病的40%左右。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多使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手术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和腹膜一起送回腹腔,对疝孔进行缝合,而后缝合皮肤,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治愈率不高。 近年来,我们采用了一种简易缝合新方法,共治疗患脐疝的仔猪20余  相似文献   

10.
疝是腹部的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它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疝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当疝发生的解刮部位位于脐孔处时称为脐疝。猪的脐疝多见于仔猪,一般是先天性原因为主,属于遗传性疾病。猪的脐孔在仔猪生下后未完全闭合,以至腹腔内脏器官经未闭合的脐孔漏于皮下,形成小如核桃,大如排球的囊状物。  相似文献   

11.
南嫱 《中国畜牧业》2024,(4):103-104
<正>猪脐疝是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出现该病后表现为猪腹腔内脏通过疝孔脱至皮下,若该疾病未及时得到治疗,极易造成疝囊与疝孔变大,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疝囊底部磨破的情况,导致肠道或网膜同疝壁粘连并露出体外。通常每窝仔猪不会出现多头发病的情况,部分病例在出现症状后,通过及时治疗即可康复。基于此,笔者分析了猪脐疝的治疗技术,旨在通过探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脐疝是一种猪的腹腔脏器经脐孔膨出于皮下的外科病。2~3月龄仔猪最为多见,成年猪较少发生。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多数都因先天性脐疝孔增大,后因过于激烈运动、饲喂过多或因挤压等使脐孔扩大,肠管进入而发病。有的猪由于运动与饲喂的原因,使肠管进入疝囊部分越来越多,故使疝囊  相似文献   

13.
疝(赫尼亚,hernia)是腹部的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到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而猪脐疝以仔猪、小猪多见,少数病例疝愈来愈大,甚至会出现临床症状,影响猪的生长和育肥。笔者近4年来,共诊治并手术治疗脐疝患猪31例,全部痊愈,其中2例脐疝还实施小肠  相似文献   

14.
仔猪阴囊疝的发病率往往大于脐疝和腹壁疝.笔者在20余年的基层工作中,曾遇到200余例,采用阉割并进行总鞘膜结扎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的脐疝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尤其在仔猪中较为多见,有时一窝仔猪就有2~3头患病。疝囊大小不一.大的如排球状悬挂于腹部,严重影响了仔猪的正常生长。笔者从1985年起在临床上采用纽孔状缝合法的基础上,改进为交叉纽孔状缝合修补手术治疗猪的脐疝。10多年来治疗了数百头,经术后追访,均未出现复发。现将交叉纽孔状缝合法整复猪脐疝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的外疝很普遍。在切利亚宾斯克联合企业的国营农场里进行仔猪检查时,有2.04%的仔猪患外疝,其中腹股沟阴囊疝占57.7%,脐疝占41.7%,腹壁疝占0.6%。查明,整年舍饲的仔猪疝气在一年内均匀发生,在栽培牧场上有组织的进行猪的放牧,仔猪外疝数量减少一半还多。为了治疗仔猪疝气提出了各种手术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17.
1例少见的脐疝手术李大同(湖南省娄底地区肉联厂,417000)一、临床表现1.此例是同1头母猪所生的5头育肥猪中的1头,其中4头已有80~90公斤,而患猪只有50公斤左右,明显小于同窝猪,可见患猪在生长发育上已受到了明显的影响。2.脐疝大小不定,疝囊...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在我县各养猪厂发现猪脐疝病病例有增加的趋势,病猪为2~3月龄,体重在15千克以下,多数因先天性脐孔过大、闭合性发育不好或饲喂过饱及环境狭窄拥挤等因素造成大网膜和肠管从脐孔处流出并在皮下形成疝囊。随日龄和体重增大,脐疝也增大,如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时间稍长疝囊底部的皮肤磨破后,疝内容物会脱出,导致猪只死亡。近两年来,笔者共手术治疗该病10余例,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疝又称疝气,是腹部的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邻近解剖腔的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临床上以猪、犬较为多见,牛、羊少见。临床上常见的动物疝主要有脐疝、腹股沟阴囊疝、腹壁疝及会阴疝。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多年,诊治猪疝350余例(不完全统计),其中脐疝270多例,腹股沟阴囊疝60多例,腹壁疝20多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350余例猪疝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脐疝,是仔猪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靠手术治疗。改进后的手术与常规切开脐疝囊,整复疝内容物,闭锁疝轮,缝合疝囊皮肤的手术操作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手术时间短,无切口,疗程缩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