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鱼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鱼菇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肉质肥厚 ,菌柄粗壮 ,脆嫩可口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现将其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鲍鱼菇菌丝生长温度以 2 0~ 2 3℃之间为宜 ,最适宜的温度为 2 5~ 2 8℃ ,子实体适宜的温度为 2 7~ 2 8℃。根据这一特性一般安排在 5~ 10月份为宜。一般 5~ 7月出菇多 ,产量高。 8~ 10月栽培产量会低些。我厂一般在 2月初接母种(15d) ,2月下旬接原种 (4 0d) ,4月初接栽培种(30d) ,5月初接栽培袋 (30d) ,6月初栽培管理。2 原料与配方 适宜栽培鲍鱼菇的农产品下脚料很多 ,本厂采用的配方为 :棉籽…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 ,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 ,一举栽培成功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 :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 30℃ ,最适温度为 2 5~ 2 8℃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2 0~ 32℃ ,最适温度 2 5~ 2 8℃。接近 30℃时子实体生长较快 ,而低于 2 5℃和高于 30℃时子实体发生较少。低于2 0℃和高于 35℃则完全不能长出菇蕾。基于此种情况 ,鲍鱼菇在河南省栽培季节宜在 7月上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出菇。2 栽培料配比 …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97,(2)
殷育三号: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菇体庆黑光亮,丛生少片,盖大柄短,肉厚质嫩,耐CO_2,韧性好。出菇温度2~30℃,头潮菇转化率100%,可收7~8潮菇,出菇期9月~次年5月。结合覆土栽培总转化率可达400%以上。适于棉壳、废棉、稻草、麦秸、玉米芯、木屑等料和多种方式栽培。为鲜销和加工盐溃菇秋冬季栽培的当家品种。 殷育七号:菌丝粗壮,爬壁力强,分解原料和抗杂能力特强。发菌快,出菇早,后劫足,转潮快。菇体灰白色,盖大肉厚,柄短,簇生紧凑,老熟不卷边,质嫩,运输不破碎。耐CO_2,适大棚、室内、地沟、防空洞的多种原料栽培。出菇温度2~36℃,适  相似文献   

4.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 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25~28℃。接近30℃时子实体  相似文献   

5.
高温蘑菇属高温型双环蘑菇,目前主要有"夏菇93"和"夏秀2000"两个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最适出菇温度27~32℃,子实体能在38℃下继续生长,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夏季气温持续3个月在25℃以上的地区均能栽培。由于高温蘑菇栽培期为菇房(棚)夏休期,可利用已有的蘑菇房(棚)栽培,提高栽培设施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黄文 《中国食用菌》2003,22(5):28-29
鲍鱼菇子实体肉质肥厚 ,菌柄粗 ,脆嫩味美 ,干菇具有鲍鱼香味 ,营养十分丰富。 6~ 9月高温期安排出菇 ,是夏季菇市的好品种。现将其生长特点及栽培要领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 鲍鱼菇出菇温度为 2 0~ 32℃ ,最适温度 2 7~ 2 8℃。在福建中西部地区适宜的出菇期为5月下旬至 10月上旬 ,其制袋接种时间相应提前30~ 35d进行 ,海拔高的地区可适当提前和推后。2 栽培材料及配方 ①杂木屑 4 0 % ,棉子壳 4 0 % ,麸皮 18% ,蔗糖 1% ,碳酸钙 1% ;②杂木屑 4 0 % ,棉子壳 4 0 % ,麸皮 14 % ,玉米粉 4 % ,蔗糖 1% ,碳酸钙 1%。3 菌袋制作及培养…  相似文献   

7.
由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高温蘑菇浙AgH-1,在嘉善县干窑、姚庄二乡镇生产性试种成功.该品种自1992年育成以来几年的栽培试验,以及多点推广试验表明,具有以下几大优点:1 在高温下出菇 该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适宜温度为27~32℃(其生物学特性详见《食用菌学报》1996.3(2):21~27),适宜于6~9月份高温季节栽培.是一个优良的夏季蘑菇补淡品种.  相似文献   

8.
邓衍领 《中国蔬菜》2003,1(3):45-46
杏鲍菇是近年驯化栽培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 ,其菇体肥大 ,菌柄洁白似雪 ,脆嫩爽口 ,盖大肉厚 ,香味浓郁似杏仁 ,鲜美如鲍鱼 ,故名杏鲍菇。目前我国南北均有少量栽培 ,产品销往宾馆、饭店 ,售价较高。1 生物学特性杏鲍菇菌丝生长不需光线 ,温度不宜超过32℃ ,以 2 4~ 2 6℃为最适 ,要求空气湿度 6 0 %,培养料含水量 5 5 %~ 6 0 %,pH 6 .0~ 6 .5 ;菇体形成与发育需适量的散射光 (5 0 0~ 10 0 0lx) ,温度以18℃为最佳 ,低于 8℃菇体难以形成 ,高于 2 2℃菇体发黄死亡 ,出菇阶段空气湿度提高到 85 %~90 %,菇体发育阶段降低到 80 %。根据我…  相似文献   

9.
正菌种生产许可证(苏)菌种生经许字(2016)第0002号秀珍188出菇温度6~30℃,早秋和晚春栽培,菌丝满袋15天后需要低温刺激。低于25℃自然出菇,柄长白色,菇盖灰至深灰色,丛生,出菇齐,菇盖厚实,抗病、不死菇,菇质优,产量高。秀珍818最新推出,出菇温度8~35℃,春、夏和早秋栽培,无需低温刺激,出菇期3月至11月下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夏季节抗高温,栽培袋菌丝不霉。出菇快,高产。秀珍705杂交品种,出菇温度6~36℃,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无需低温刺激,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抗病毒,出菇快,转潮快,总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吴建兵  龚翔 《食用菌》2007,29(6):45-45
鲍鱼菇又名黑鲍菇、台湾平菇。其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其栽培原料广泛,闽北地区可利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棉子壳、蔗渣、碎木屑、稻草、废棉等进行栽培;其生产又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如果栽培管理不科学,就难以达到高产优  相似文献   

11.
黄毅 《浙江食用菌》2012,(4):204-209
培养温度24~21℃,栽培包接种后25天满包,再经过8~10天即生理成熟,表现在:培养基内的木屑颜色变成淡黄色,敲击栽培包有低沉的回音,栽培包菌丝密集,有足够的生物量。此时可将栽培包移入已经清洗、消毒、干燥的出菇房,从上至下插入网格出菇架(图1)。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0月22日,笔者用一罐头瓶凤尾菇菌种和3公斤弹棉絮厂下脚废棉做栽培料,进行木箱栽培实验,截至86年5月15日止,共收九潮菇,总产4.83公斤,生物效率达160%。具体做法是:将废棉喷湿,上甑蒸上汽半小时,取出置垫有消毒薄膜的旧肥皂木箱里,适当压实,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用点播法接种,最后再在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光照对鲍鱼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昼夜温差、散射光对鲍鱼菇原基分化的影响,以及温度对鲍鱼菇子实体形态、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菇原基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的昼夜温差为5~10℃;18~33℃条件下子实体都可正常生长,但22~28℃条件下子实体形态、颜色好,产量及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白阿魏蘑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白阿魏蘑Pleurotusnebrodensis(Inz.)Quél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其子实体洁白如玉,味如鲍鱼,质地细腻,久煮不烂,食之脆嫩可口。人工栽培白阿魏蘑,可用棉籽壳作主料,加玉米粉、石膏等辅料,用17cm×34cm×0.04cm的塑料袋,采取直接熟料栽培或先发酵后熟料栽培。在25℃的条件下,菌丝30~40d长满袋,8~15℃出菇最适。出菇后在温度8~20℃,温度85%~95%,空气新鲜和散射光照的条件下,子实体可正常生长。生物学效率可达50%~85%。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9,(3)
<正>菌种生产许可证(苏)菌种生经许字(2016)第0002号秀珍909出菇温度6~30℃,春、夏和秋季栽培,菌丝满袋养菌20天后再低温刺激,出菇整齐,丛生,菇头多,畸形菇极少,柄长白色,菇盖肥厚灰至深灰色,菇质好,产量高。秀珍188出菇温度6~30℃,早秋和晚春栽培,菌丝满袋20天后需要低温剌激。低于25℃自然出菇,柄长白色,菇盖灰至深灰色,丛生,出菇齐,菇盖厚实,抗病、不死菇,菇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秀珍菇又名环柄侧耳.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柄白色、盖淡褐色,是近年国际市场上的食用菌新品种。秀珍菇口感脆嫩清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颇受美食界、餐饮业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袋栽试验-现将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秀珍菇适宜出菇温度15~30℃,以18~24℃出菇较正常.品质亦较好,我们安排在6~7月繁殖母种、原种.8月下旬生产栽培种.9月下旬至翌年5月栽培出菇。2 原料与配方 秀珍菇菌丝生活力极强,适宜生长的基质很多.稻草、麦秸、棉壳、杂木屑…  相似文献   

1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盖大肉厚、肉质脆嫩、鲜美可口,独具风味,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鲍鱼菇鲜品含水量较低,较耐贮藏保鲜,运输方便,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庆元县是灰树花生产大县,每年栽培灰树花上千万袋,栽培主要原料为棉子壳和杂木屑,灰树花栽培特性是其菌袋只出1潮菇,大部分营养没有被消耗。因此,我们在鲍鱼菇栽培时,以灰树花废菌料为培养料进行开发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杏鲍菇菌渣与废棉的不同配比料栽培草菇,通过对铺料厚度、菌丝生长情况、料温变化、原基出现日期、子实体分布密度、采收日期、菇形(菇的商品性)、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以及杂菌情况等指标观察,结果配方3(80%菌渣+20%废棉)与配方4(纯废棉)比较接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