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生物防治方法对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及监测梨树蛀果害虫的发生动态.针对不同的蛀果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控方法,并监测不同处理下害虫发生动态与数量.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园内一年有3次发生高峰,桃小食心虫有2次发生高峰.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7月...  相似文献   

2.
苹果蠹蛾在甘肃敦煌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桃、杏等果实,造成大量落果,苹果和梨的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1996年被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987年由新疆传入甘肃省敦煌市,目前已向东扩散,并有继续向东扩展的势头.本文在阐明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5种果树食心虫的性诱剂通过诱捕法调查了延安苹果产区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蛀螟的发生情况及成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对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苹果园中发生的食心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3种,未诱捕到桃蛀螟和苹果蠹蛾。不同调查点的诱捕结果均表明,李小食心虫成虫种群数量最大,属于优势种群,梨小食心虫次之,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相对最小。桃小食心虫雄成虫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极不整齐;梨小食心虫在苹果树整个生长季均可诱捕到,雄成虫1年具有不明显的4个发生盛期;李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较为整齐,雄成虫1年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期,该虫在延安地区年发生2代。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试验表明,2种食心虫的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均具有引诱活性,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的引诱能力均显著强于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分别是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的2.75和2.30倍,2种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具有不对称性。本试验明确了延安苹果产区食心虫的种类组成及主要食心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规律,对预测预报和治理苹果园食心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释放赤眼蜂防治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胁迫寄生和田间自然寄生相结合的办法,以筛选新疆南部荒漠绿洲生态区果园环境条件下对苹果蠹蛾有效的赤眼蜂蜂种,明确赤眼蜂对苹果蠹蛾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经过高温驯化的耐旱松毛虫赤眼蜂对苹果蠹蛾有较好的寄生效果,室内外试验对苹果蠹蛾卵寄生率最高分别达到79.92%和30.16%,田间罩笼试验释放赤眼蜂最高防效可达83.48%。田间多点示范表明,采用释放赤眼蜂结合喷施生物源农药等为重点的果树主要害虫生物防治配套技术对果园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较好,蛀果减退率最高达74.34%,平均为56.58%,释放赤眼蜂配合双向迷向丝蛀果减退率达85.93%,化学防治为89.06%,连续释放赤眼蜂持续防治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地域分布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箭  徐洁 《植物保护》2000,26(6):40-41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molestaBusck)等蛀果害虫在地域内的分布对果树栽培具严重威胁 ,许多国家为有效地保护本国的水果安全生产 ,把蛀果害虫纷纷列入对外检疫对象。梨小食心虫是《中俄双边植检植保协定》中 ,俄方提出的检疫性害虫 ,桃小食心虫、梨小  相似文献   

6.
曹克诚 《植物保护》1982,8(4):19-20
桃蛀果蛾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名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桃、枣等果树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它有两种主要寄生天敌。 一、中国齿腿姬蜂 Pristomerus chinensis Ash mead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沙葱萤叶甲发生趋势,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对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草原的为害进行了监测,并以幼虫为试虫,采用大型喷雾机械对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1.3%苦参碱水剂及1.2%烟碱·苦参碱乳油在制剂用量30mL/667m2条件下,药后3、5d及10d对沙葱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85.5%~100.0%,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的为害呈加重趋势,在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发生可能性大,应加强实时监测。印楝素、苦参碱和烟碱·苦参碱对沙葱萤叶甲防治效果好,在草原沙葱萤叶甲绿色防控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重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 ,是全国苹果的主要产区。因受地理、环境条件影响 ,苹果病虫种类多 ,为害重。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曾经得到有效控制的蛀果类害虫 ,再度呈严重发生为害趋势。1 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发生状况豫西地区苹果蛀果害虫在 80年代、90年代中期经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 ,得到了有效控制 ,虫果率一直保持在 3 %以下。自从 1 997年以来 ,以桃小食心虫为主的蛀果害虫再度猖獗 ,虫果率一般为 1 5%~ 2 0 %,偏远地区、管理粗放的果园 ,虫果率高达 50 %,苹果年产量损失为 90 0 0万…  相似文献   

9.
<正>桃小食心虫Garposina sasakii又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可为害苹果、桃、花红、梨、李、杏等。2012年以来,全县富士苹果普遍遭受为害,2013年9月下旬调查,蛀果率高的达56%,一般蛀果率18%~44%,果实品质严重下降,失去食用价值,给长顺县苹果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经过两年来的调查和性引诱监测,初步掌握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规律,2014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蛀果率  相似文献   

10.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与棉铃虫兼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 ,桃小食心虫与棉铃虫在苹果园中的发生特点极为相似。两者的蛀果盛期在7月上旬及7月底8月初 ,有较大程度的重迭 ,这是兼治的有利时机。用25%灭幼脲悬浮剂2500倍液混以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混以10%安绿宝2500倍液对两虫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 ,其保果效果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性诱技术是应用于果园的一种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是江西省梨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12年,利用性诱剂迷向散发器(即迷向丝)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迷向法可使98%以上的梨小食心虫迷失方向,明显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减少了被害果,蛀果率只有1.8%,比对照降低了13个百分点,从而增加了梨果产值,同时降低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科学地指导防治。本研究在3个不同生境果园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9年在杭州余杭地区3个不同生境果园,包括越冬代在内,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7代,而坡地桃园只有6代。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终见于10月下旬;3个果园由于生境不同,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生境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有助于指导果园的适期防治。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为害‘库尔勒香梨’的主要害虫。本研究利用性诱剂诱捕器系统调查了不同栽培管理条件、果树种类和用药次数下梨小食心虫各世代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单植梨园全年成虫有5个高峰期,混植梨园成虫有4个高峰期。单植梨园和混植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世代发生量不同,混植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种群世代重叠严重,发生数量是单植香梨园的4.02倍;单植梨园中管理粗放的河边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较重,打药频繁的母本园发生较轻,梨小食心虫成虫第1~第4代峰期延迟8~28 d,属于迁入为害。研究还表明:在混植梨园中梨小食心虫产卵有8个高峰,幼虫孵化期有6个高峰,在世代发展中相邻峰值叠加,形成成虫期4个大峰。因此,研究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和桃树上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推动果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201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的桃园和梨园应用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研究。在应用信息素散发器的桃园与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使用密度增加,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降低,迷向率增加。每公顷施用信息素散发器450、900、1350根的桃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67.80%、80.14%、89.29%,而梨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84.17%、93.41%、98.17%。桃园与梨园施用信息素散发器后,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园,桃园与梨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40.34%~73.57%和54.24%~92.38%之间。研究表明,梨园中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高于桃园。  相似文献   

15.
辽宁海城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监测辽宁海城地区不同梨园和不同立地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数量,调查了该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消长规律以及发生高峰期,确定了7月中下旬是喷施农药的关键时间点.在梨小食心虫蛀梨果时期,化学药剂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数量(45.5头)比空白园内数量(59头)明显降低,并且发生高峰推迟,高峰持续时间短.对不同品种梨园的调查结果表明,南果梨园中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明显高于尖把梨园中的数量.不同树龄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也有影响,老果园第1个和第3个发生高峰均较盛果园提前.不同光照条件对梨小食心虫数量有一定影响,阳坡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大部分时间段明显多于阴坡的数量.诱虫盆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好于诱虫屋效果.上述结果可为科学掌握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迷向丝对不同果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宁夏果园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丝(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长效迷向丝,有效成分占30%)对为害不同果树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研究。试验地共5.5 hm~2,栽植有成龄苹果树、梨树和李树。试验区按树种设置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处理区在边缘区域每株树平均悬挂3条迷向丝,内部区域隔树悬挂,每树悬挂1条迷向丝,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 m。调查各树种全年诱蛾量、诱蛾下降率、蛀果率等指标,研究迷向丝对不同果树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分析苹果、梨和李树分区域集中栽培下梨小食心虫为害特点。研究结果显示:3个处理区的诱蛾下降率均达96%以上,果实膨大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0%以上,成熟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7%以上,说明性信息素迷向丝对3种果树区域的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明显且稳定;不同果树区域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一致;梨园中诱捕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最多,说明其具有寄主选择性;李园蛀果率明显高于苹果园和梨园,李果实成熟采摘后成虫诱捕量减少,同时期苹果园与梨园成虫诱捕量增加,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迁移为害特性。  相似文献   

17.
桃李间作对桃树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和2007年,对桃李间作果园和单作桃园害虫和天敌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主要害虫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种群动态的比较分析,发现桃李间作可以增加桃树上山楂叶螨的种群数量;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发现,当梨小食心虫密度高时桃李间作可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天敌功能团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桃李间作对天敌群落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山东烟台地区是我国苹果和桃的重要产区.本研究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黄色粘虫板调查烟台地区果园中主要害虫和其他常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结果 表明: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和桃园中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小绿叶蝉在两个果园中的年发生总量存在一定差异,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年诱捕量为545.8头/诱捕器,显著高于桃园年诱捕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