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属早熟新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双季高产栽培应抓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施再生腋芽肥,适时收割头季,留矮桩,留足基本苗,防治高粱螟虫、纹枯病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属早熟新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强应性广等特点。双季高产栽培应抓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施再生腋芽肥,适时收割头季,留矮桩,留足基本苗,防治高梁螟虫、纹枯病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淮阳县开始引进种植酿酒高粱,经过5年来实验推广,两糯一号高粱因为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笔者参与了高粱新品种实验推广工作,现将两糯一号高粱夏播高产技术进行总结,从种子处理、抢时早播、田间管理、清除杂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过程分析高粱栽培技术,并重点针对高粱常见病害、地上地下虫害的防治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农村产业经济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根据洞庭湖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两系杂交糯高粱生长的特征特性,提出了较规范、实用的两系杂交糯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两糯一号“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两糯一号"杂交糯高粱的产量,夯实"两糯一号"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摸索出了一套再生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浸种催芽及育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病虫防治等.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一般单产达1 000 kg/667m2,高产田达到1200kg/667m2.  相似文献   

6.
兴湘粱2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以高起点温度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2S"为母本,以恢复系"C4Y7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矮秆两系糯高粱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登记,2006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7.
杂交糯高粱品种湘两优糯粱Ⅰ号品质优异,产后加工利用途径广泛。 一是酿制名优曲酒。高梁是酿制名优曲酒的最重要原料,糯高梁更是酿酒佳料。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湘酒鬼、五粮液、剑南春、四川泸州特曲、山西汾酒等均以糯高  相似文献   

8.
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杂交糯高粱品种。兰溪市1999年引入试种,表现早熟、再生能力强、产量高和品质优等特点,一般春季和再生季两季产量达11.367-12.818t/hm^2,比本地种地产76.5%-151.7%。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糯高粱兴湘粱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湘粱2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以高起点温度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2S”为母本,以恢复系“C4Y7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矮秆两系糯高粱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登记,2006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0.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高粱原原种基地)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糯高粱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引入浙江省诸暨市试种,经3年多点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综合性状明显优于本地红高粱和湘两优糯梁1号,适合本市及省内相似高粱生产区域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晋糯2号是以不育系05732A为母本、恢复系0531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高粱杂交种,2011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酿造品质好,植株持绿性好,抗高粱叶斑病,适应性强,是一个丰产、优质的酿酒专用糯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湘两优糯粱1号在余姚经过3 a试种,表现出杂交优势、再生能力强,质优,糯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稳定,株高适中,穗部形态好,抗逆性强,种一次收两茬,产量可达15 t/hm2以上,比地方品种增产近50%. 其高产栽培技术是:春季育壮秧、适时移栽、管好本田、防治病虫草;秋季适时砍秆,留苗中耕和及时追肥.  相似文献   

13.
湘两优糯粱1号在余姚经过3a试种,表现出杂交优势,再生能力强,质优,糯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稳定,株高适中,穗部形态好,抗逆性强,种一次收两茬,产量可达15t/hm^2以上,比地方品种增产近50%,其高产栽培技术是:春季育壮秧,适时移栽,管好本田,防治病虫草,秋季适时砍秆,留苗中耕和及时追肥。  相似文献   

14.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高粱酿酒专用品种。该品种植株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再生能力强,适合一种两收,季季高产;酿酒率高,酒质好,是酿造国家名酒的优质原料。川南泸州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腹地核心,是生产优质酿酒高粱的最佳区域,中国名酒"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贵州茅台"集中分布在该区域,它们需要大量的优质酿酒专用高粱。为了满足酿酒企业的需求,作者通过杂交高粱"一种两收"吨粮攻关集成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一种两收"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泸糯8号"一种两收"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 275.8 kg/亩,创川南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辽宁省北票市引进了“两糯一号”酒高粱。文章从选地与整地、选种与机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收获几个方面阐述了酒高粱种植管理技术,为辽宁省北票市农民种植酒高粱提供参考,对在全市推广种植酒高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湘两优糯粱一号秆茎粗壮、杂种优势显著、生育期短、再生能力强的特性.从而提出提前翻耕,精细整地;肥床地膜稀播育壮苗;适栽早管促早发;促平衡,壮秆攻大穗安全抽穗期;无公害防治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糯高粱杂交种辽粘6号(LA-34/0-01选)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01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03.7 kg/667m2,201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01.8 kg/667m2。2012年2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熟期早、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强、适于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糯高粱间作共生作物选择及高效栽培模式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单作糯高粱(SW)为对照,设糯高粱间作花生(WP)、糯高粱间作大豆(WS)、糯高粱间作辣椒(WC)和糯高粱间作红薯(WSP)4种间作模式,测定糯高粱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和积累量,于糯高粱收获前3 d测定主要农艺性状,作物收获后测产并计算土地当量比。【结果】糯高粱各营养器官(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至成熟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开花期达最大值;与单作糯高粱SW处理相比,间作处理增加了糯高粱各器官(根、茎、叶、穗、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且最大值均出现在WS处理。从拔节期至成熟期,糯高粱各营养器官的氮、磷、钾含量逐渐降低,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处理间糯高粱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不同间作模式均降低了糯高粱株高,增加了茎粗、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WS处理下糯高粱产量减少最低(1.09%),与SW处理的糯高粱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合理的糯高粱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作糯高粱 (SW)为对照,设糯高粱+花生 (WP)、糯高粱+大豆 (WS)、糯高粱+辣椒 (WC)和糯高粱+红薯 (WSP) 4种间作处理,于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并于成熟期测定糯高粱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糯高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从糯高粱拔节期到成熟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开花期达最大值,开花期WS、 WP、 WSP和WC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25、 1.54、 1.21和1.06倍,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38、 1.60、 1.39和1.12倍,脲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1.70、 1.67、 1.32和1.23倍;糯高粱根际土壤总磷脂脂肪酸 (PLFA)、细菌PLFA、真菌PLFA、放线菌PLFA、革兰氏阳性菌PLFA和革兰氏阴性菌PLFA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与SW处理相比, WS、 WP、 WSP、 WC处理下糯高粱产量分别降低1.1%、 6.7%、 7.7%和9.0%,千粒重分别增加35.8%、 23.7%、 13.8%和7.3%,穗粒数分别增加54.8%、 51.4%、 41.2%和36.4%,穗长分别增加22.2%、 12.9%、 8.3%和5.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P<0.01)。【结论】合理的间作模式可以改善糯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优化糯高粱的穗结构。糯高粱+大豆可能成为糯高粱栽培的理想间作组合。  相似文献   

20.
湘两优糯粱一号是利用高粱温光互作核不育原理,用湘糯梁S-1与湘10721品种杂交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两系法选配的高粱新品种。它的杂种优势,品种特性,秋茬再生能力与其他常规品种有何差异?尤其是常规品种在本地只种春季一茬,不存在秋季再生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浙江省的气候,科学确定春茬砍杆时间和秋季再生茬安全抽穗时间,以及相应的秋季配套技术,是作者的研究目的。经过作者5年的试验研究,在摸清了该组合生育期短、茎杆粗壮、株型紧凑、杂种优势显著、适应性广、产量高和再生能力极强等特性后,进而研究与掌握了春茬收获时间、低茬秋季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