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个无布氏菌病的猪群取得1025份清血样品和由屠宰场取得107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凝集试验:123份(5.3%)滴度在6.52以上的留作进一步试验,所有这123份与厄班那沙氏菌、耶氏肠炎菌及土拉热弗郎西丝氏菌的抗元也是阳性反应,其滴度比用布氏菌抗元者较高或较低。对厄班那沙氏菌滴度通常最高,其次是耶尔辛肠炎菌,再次是土拉热  相似文献   

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与布氏杆菌感染的抗体存在交叉反应,已为中外许多学者所证实。这种交叉反应给布氏菌病诊断工作造成很大的混乱,可能把一个非布病疫区判为疫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鉴于种猪感染耶氏菌的情况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大猪繁殖站,用血清凝集和补体结合试验有2/3的猪检出了布氏流产菌的抗体,然而没有发现布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能由这些猪分出流产布氏菌,由78个直肠拭子中有31个(41%)分得耶氏肠炎菌。假定布氏菌滴度是由耶尔辛肠炎菌引起,为确定这种假定的标准是:在一个月的彻底研究中没有布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由大批样品  相似文献   

4.
布氏菌与多种微生物发生血清学交叉反应早已为人们所关注。自1926年Francis 等报道布氏菌和土拉伦氏菌在血清学方面存在交叉反应之后,许多国家的研究者们又相继发现了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和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等微生物与布氏菌的交叉反应。布氏菌同这些微生物的交叉反应不仅涉及光滑型布氏菌,也包括非光滑型菌,如:犬型布氏菌与多杀性巴氏  相似文献   

5.
外表层意味着一种荚膜,由流产布氏菌、马尔他布氏菌和猪布氏菌各一株的电子显微镜检查所证实,这种结构仅在抗体作用以后才显露,而不是在所有细菌检查中都呈现,用结合特异性抗体作标记指出,结合与输送的抗元很可能依附于外表的膜,用镣红  相似文献   

6.
正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小肠结肠炎耶尔氏菌,革兰氏阴性,呈球杆状或短杆状,两极浓染,能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大小相似的非乳酸发酵性菌落、不形成芽孢,有鞭毛,具有运动性,能发酵蔗糖,不发酵甘露醇,不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具有荚膜,有黏附性抗原和内毒素。耶尔辛氏菌群耐低温,具有多种血清型,对四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研究的综合报告。报告中对48个血清型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 y.e.,下同)与三种布鲁氏菌之间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作了系统调查,首次发现除 y.e.0:9外,还有 y.e.0:22、y.e.0:28、y.e.0:35、y.e.0:46与三种布鲁氏菌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初步探讨了交叉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证实了 y.e.之间存在着共同抗原;利用 y.e.共同抗原确立了四种 y.e.与布鲁氏菌血清学交叉的鉴别方法,其中以间接血凝法为优;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在国内,首次测定了二株 y。e.DNA 中 GC 百分含量;研制了成套的 y.e。单因子诊断血清。  相似文献   

8.
猪布氏菌病血清学非特异性反应的探讨陈泽祥郑列丰刘棋周国基庞彬辉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目前,人畜布氏菌病的检疫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以试管凝集反应为主要方法。但该法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反应。其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辛氏菌0:9血清型(简称y.e0:9)...  相似文献   

9.
<正>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系肠杆菌科耶氏菌属一个种,由本菌感染所致的疾病称耶氏菌病(yersiniosis)。此菌的分离始于1933年,1943年曾称Bacteriumenterocliticum,1964年称现名。自六十年代以来,本菌及其所致疾病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对经超声波打碎的小肠结肠耶氏菌O:9血清型和布氏杆菌M5株全菌体蛋白成分进行了分子量测定及抗原分析。结果表明,小肠结肠耶氏菌O:9血清型Y15株与布氏杆菌M5株存在一条发生交叉反应的蛋白质共同抗原带,其分子量为11400。Y15株与M5株有多个分子量相同的条带,但不发生交叉反应。Y15株与M5株皆有多个各自特异的条带。  相似文献   

11.
猪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由耶尔辛氏菌感染所引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育肥猪感染为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猪表现持续性腹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充血出血,局部出现溃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环境的净化,饲料中长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治菌"的方式进行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临床可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用药;本病人畜共患,一线工作人员应注意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2.
给怀孕绵羊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菌苗,不会发生流产和排菌现象,免疫效果也很好。在羊群爆发布氏菌性流产期间,用此法给发病羊群和附近受威胁羊群的怀孕羊作紧急预防接种是安全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采用猪二号活菌苗对孕羊进行口服免疫,克服了长期以来不能给孕畜接种布氏菌活菌苗的困难,为控制和消灭布氏菌病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是由小肠结炎耶尔辛氏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肠道传染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分布地区颇为广泛,在许多地区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已证实耶尔辛氏菌在动物中贮存宿主很广泛,猪为主要的传染源,通常为隐性感染经过。本病在我国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本病在公共卫生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广泛感染流产布氏菌生物2型的牛群中的成年牛,在扑灭本病的运动中被屠宰;这个群中的小母牛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群,该新群明显地保持无布氏菌病九年之后,这些母牛产生了强阳性血清学反应,并由其牛奶中分离得流产布氏菌生物2型。  相似文献   

15.
L-型由流产布氏菌生物6型的培养物制备,用10~9个菌一次皮下注射于豚鼠,这种L-型在淋巴结中定居并未恢复到正常的布氏菌,它们引起了完全的和不完全的IgM和IgG抗体的形成,豚鼠对马尔他布氏菌的感染有免疫力,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6.
布氏菌猪二号苗,对猪抗布氏菌感染的免疫效力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培育健康猪群试验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见广西兽医科技通讯1978年2月3日)。但是,用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苗来控制和根除已经暴发流行猪场的布氏菌病至今还未见有人报道。1978年我们应用布氏菌猪二号苗对布氏菌病流行比较严重的高鹤横江良种场和广州  相似文献   

17.
<正> 小肠结肠炎耶尔赞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分布很广,它曾从乳、肉、蛋、水产等食品以及猪、牛、羊、狗等哺乳动物和家禽(鸡、鸭、鹅)的排泄物检出。猪的带菌率较高,比利时和丹麦的研究表明,3~5%的猪是本菌血清群O_3的肠道带菌者,咽喉和舌头标本的阳性率高达53%。Inoue等从日本一屠宰场所宰牛只的肠内容物和该场对市场供的牛肉中同时都检出了血清群O_5、O_7和O22的菌株,显示肉品污染本菌与动物肠道带菌有关。Christensen报告了从屠宰作业线上所采722头健康猪扁桃体的拭子标本中,血清群O_S的检出率为26.05%。可见家畜特别是猪乃是人类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赞氏菌的贮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酶免疫斑点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两种方法检测血清681份,作布氏病普查及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试验表明布氏菌和0:9型耶氏菌有强烈的血清交叉反应,酶免疫斑点试验能明确区别两种交叉抗体,因而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条件下罹患布氏桿菌病的动物有:牛、綿羊、山羊、猪、馬和駱駝。在一定条件下狗、猫和家禽也能发病。此外,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嚙齿动物及禽类对于实驗性感染都是有敏感性的。一般說来布氏桿菌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活动性,在毒力方面也同样有这种的变动性。看来在布氏桿菌病的疫源地內除了弱毒品系以外,也永远能够存在有人和动物的强毒品系,在猪型布氏桿菌的例子中,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一点。我們已经指出过,在美国猪型布氏桿菌常常是人爆发布氏桿菌病的原因,但是在其他国家中(例如丹麦)虽然猪的布氏桿菌病散播也很广泛,却沒有发現到人感染猪型的布氏  相似文献   

20.
在用布氏流產桿菌第19號菌苗为牛只進行免疫,而致人誤染布氏流產桿菌病例,尚不多見,同時這問題也常为人所勿視。其原因乃: (1)第19號布氏流產桿菌的菌苗毒力极低,对人类的意外傳染很少發生; (2)即使人类感染后也僅引起良性及不典型的布氏桿菌病。“目前上海若干牛乳場中的乳牛有因布氏流產桿菌引起流產者。在用19號布氏流產桿菌菌苗免疫時引起人的布氏桿菌病亦是可能。本譯文所介紹的5个病例,內中除一个为醫生外,四个均为獸醫人员。本文目的为喚起注意,防止在接种时發生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