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人们对瘦肉的需求,全国掀起了培育、生产瘦肉猪的热潮。鉴于国外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伴随出现了猪肉品质的明显下降,尤其是出现异质肉(PSE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怎样做到既能提高瘦肉率,又能保持肉质好,国内养猪界极为重视。我们于1983和1984年秋,对以淮猪为母本,瘦肉型猪为父本的杂种猪进行了系统的肉质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鉴于国外猪瘦肉率提高而肉质变劣的教训,我们结合肥育试验,连续四年对长大猪进行肉质测定,以便对其进行评价,使商品猪不但瘦肉量多而且肉质良好,同时结合饲养日粮的研究,以观察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合宁乡猪(宁)与中型约克夏(约)、大白猪(大)长白猪(长)、杜洛克(杜)的七个正反交组合和四个纯种对照组的肥育对比试验,在屠宰测定时分别采样测定了各组合的肉质,肉成分以及肉中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宁乡猪在二元杂交时的肉质和肉成分的杂交效果,发现各杂交组合在肉的酸碱度、系水力、柔嫩度。熟肉率以及肉的化学成分等性状上大多无显著水平杂种优势,表现为中间型遗传方式,仅部分组合肉的大理石纹状、肉色等性状表现出显著水平的负优势率,呈小值亲本显性遗传。分析比较还发现,宁乡猪肉具有PH值适宜,肉色鲜红,系水力高,肌束及肌纤维间脂肪较多,肉中干物质、祖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的特点,但从肉中氯基酸含量分析,目前尚不能说明宁乡猪有肉味鲜关的特点,用外来品种与宁乡猪二元杂交,不会引起肉质变劣。就肉质及肉成份性状而言,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是较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4.
看世界     
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颇受欢迎的饲料添加剂——树皮液。在奶牛饲料中掺入10%的树皮液,奶牛产乳量可提高20%。肉质、受胎率也有相应提高;猪和鸡吃了掺有树皮液的饲料,肉、蛋质量都有明显改进。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试验更为诱人,他们将树皮粉碎,经化学水解处理,可得到丸状单细胞蛋白,叫做动物饲料丸,它和紫花苜蓿混合,是牛、羊、猪、鸡的最佳饲料,常喂此种饲料,可使畜禽长得快、肉质鲜嫩、出肉率高,特  相似文献   

5.
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数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本土猪种猪肉肉质参考的研究及其进展,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种猪肉的肉质参数明显优于国外品种,应加以珍惜,并要以先进技术加以科学选育和科学研究,以生产出具有肉质脆嫩、肌肉脂肪含量相对多、瘦肉率高、风味好、营养丰富的肉品。  相似文献   

6.
良种猪在猪的改良及生产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户)所认识.良种猪应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健壮的体质,在选种上不可忽视体质的选择,片面追求体形、增重、瘦肉率的选择,会造成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和肉质变劣.通常所说的PSE肉,即肉色苍白、质地松软无弹性、切面渗水的劣质肉.PSE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遗传因素是发生PSE肉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吃草猪”     
河南省淇县北阳乡宋庄村马正婷,家里喂有几十头的吃草的猪,其好喂好养,饲养费用低,出栏快,价值高,效益好,成为抢手货。 让猪象牛、羊、兔一样吃草,变为草食家畜,以降低饲养费用,提高肉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是国外科学家竞相研究期望突破的重大课题,英国遗传学专家正精心培育一种吃草的猪,现刚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8.
猪肉是人们喜爱的肉食品之一,但随着国外高瘦肉率品种猪的引进、集约化养猪程度的提高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猪肉品质变劣的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猪肉品质是目前肉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宰前应激是导致猪肉品质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阐述宰前应激包括宰前运输、禁食、休息及致晕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宰前应激影响猪肉品质的遗传机制,表明携带有应激敏感基因的个体更易受宰前应激的影响从而导致肉质变劣,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肌肉细胞代谢方面揭示应激影响猪肉品质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和脂肪在肥育猪体内的分配沉积方式与猪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和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综述了蛋白质和脂肪在肥育猪体内分配沉积规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通过定向调控营养素在肥育猪体内的分配沉积,协调好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地方猪种育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养猪大国,养猪历史悠久,猪种资源丰富。但我国地方猪种在一个阶段由于育种停滞,加上引种过度,造成地方猪种严重退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肉的风味,我国地方猪种肉质好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因此,地方猪种的育种工作日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猪肌肉组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主要着眼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养转化率和瘦肉率等明显的经济性状,而对其肌肉品质,特别是味道和细嫩度,几乎未予关注。所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国内外育种工作者都在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猪的瘦肉产量;另一方面是为生产鲜嫩肉而努力改进猪肉的品质。与肉的味道和细嫩度相关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12.
四川猪与引进猪及杂种猪间肉脂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用4个四川猪种,3个引进猪种及其二、三元杂种猪共162头,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肉质性状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证明:四川猪的肉脂品质最佳,外种猪最差,杂种猪的肉质介于两者之间,其脂肪品质与四川猪接近;性状间相分析得出:肉质性状相互间呈中等相关,与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拮抗性。脂肪酸比例与肉质性状间相关多不显著,而与胴体瘦肉率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13.
正与猪、牛、家禽的养殖相比,驴更耐粗饲、耐粗放管理,这是由驴等马属动物特殊的生理特征所决定~([1])。养殖肉驴具有饲料成本低,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养驴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肉驴生产中,落实科学的肉驴饲养技术,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肉质,从而使得驴产业的价值提升,养殖户的从业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肉驴健康生产,涉及多项综合技术的组合,其中包括驴舍设计、肉驴营养、肉驴繁育饲养、疫病防控工等,落  相似文献   

14.
屠宰测定了YPTH猪产肉性能和肉质指标。结果表明,YPTH猪屠宰率为76.72%,瘦肉率为55.58%,肉色评分为3.43,大理石纹评分为3.37,失水率10.91%,熟肉率66.23%。表明YPTH猪产肉性能和猪肉品质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玉华 《农村百事通》2006,(11):59-59
猪婆肉因为口感、肉质、味道较差,所以不受消费者的欢迎。为此,猪婆肉属于次等品。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利,却把猪婆肉冒充好猪肉销售。有关专家建议人们从下面几点加以识别:(1)眼观猪皮通常健康肉猪皮色泽光滑、细白、较薄,毛孔细又浅;猪婆皮则呈黄色且比较厚,毛孔大又深,用手触  相似文献   

16.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主产于山东莱芜,有5000多年的饲养历史。莱芜猪肉质好、繁殖力强,1982年被收入《中国猪品种志》,是我国猪种的宝贵基因库,被专家赞誉为“中国北方第一猪”。几十年来,山东莱芜猪育种中心通过对该猪种的保纯、选育,窝均产崽数可达15头,肌肉脂肪含量10%以上,居国际先进水平。以莱芜猪为母本,导入国外种猪血缘培育而成的新莱芜猪,是生产优质肉猪的专门化母本体系。以新莱芜猪为母本、杜洛克等为父本生产的优质肉猪日增重770克,饲料报酬2.9∶1,瘦肉率61%,且肉质优良。莱芜猪及新莱芜猪已成为我国今后开发优质肉…  相似文献   

17.
商品瘦肉猪杂交配套系的筛选Ⅲ不同杂交组合猪胴体与肉质测定徐晓波葛云山经荣斌徐筠遐刘铁铮毛九德董柯岩许鹤倩(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为进一步研究杂交猪的胴体性状与肉质,在肥育性能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屠宰测定,对各杂交组合的胴体与肉质作...  相似文献   

18.
猪肌纤维类型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偏重于提高胴体瘦肉率等经济性状,而对肌纤维特性未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如肉用型皮特兰猪,胴体瘦肉率高,肌肉中α白肌纤维比例大,有的还演变成巨纤维,导致产生猪应激综合症,在其兴奋或应激时,这种品种猪易死亡或产生PSE或DFD等劣质肉,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通过  相似文献   

19.
 以大河猪作母本,杜洛克猪作父本的商品瘦肉型猪杂交利用,经五批次308头试验,肉猪达90公斤日龄207.33天,日增重614.44克,料肉比3.14:1,胴体瘦肉率达54.79%,比母本大河猪有较大提高。与瘦肉率有关的背膘厚和板油重有明显下降。而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有较大提高。杜大杂交肉猪的肉质,肉色3—3.5分;PH值6.23—6.57;失水率5.18—9.17%,肌肉化学成分与大河猪差异不大。没有出现PSE肉。  相似文献   

20.
猪肉品质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品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应用于猪的肉质改良,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说是可行的。综述了与猪肉品质有关的基因:氟烷敏感基因(Hal)、猪酸肉基因(RN)、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和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