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广大农民普遍使用尿素和人尿作肥料,在农田作业时尿素就随意放在田头路边,人尿就存放在自家的后房闲屋,也不加门锁,由于耕牛管理不善,偷吃了大量的尿素和人尿,致使中毒。笔者治5例,其中尿素中毒3例、人尿中毒2例,由于救治及时,无一死亡,均痊愈。  相似文献   

2.
(一)中毒原因(机理) 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氨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二)临床症状 当牛发生中毒时,反刍停止,瘤胃迅速胀大,全身肌肉颤抖,不安,四肢痉挛,呻吟,喘气,呼吸困难,出汗,唾液分泌增多,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严重的突然倒地,瞳孔散大,很快死亡。 (三)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有中毒表现,迅速采取措施: 1.抑制瘤胃中尿酶活力,降低瘤胃中pH值,中和尿素分解的氨。(1)用1%~2%的醋酸溶液1 000~2 000毫升灌服;…  相似文献   

3.
1 中毒原因 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氨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尿素中毒是因反刍动物误食尿素化肥或采食过量尿素添加剂,尿素在动物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产生大量氨,氨通过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肝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急性氨中毒,血氨浓度的增高导致眼球、肌肉震颤,痉挛,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6.
牛人尿中毒有时是因为缺少饮水或饮水不足,导致口渴误饮人尿中毒,有时是由于缺乏含氮物质或矿物质盐类,或是异食,引起牛饮了含尿素超量的水尿而发生中毒。2011年12月,笔者遇到一例黄牛误饮人尿中毒的病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1年12月10日上午11时,笔者接到村民黄某电话,黄某称其饲养的2头黄牛在40分钟之前误饮了敬老院的2桶陈尿。现牛出现了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7.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8.
尿素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速效肥料,同时在畜牧养殖中被利用其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由于耕牛误食或使用尿素喂牛不当,常常造成中毒事故。近年来耕牛尿素中毒在我县常有发生,本病发生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常因窒息死亡,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病因和发病机理尿素与饲料混放,使用尿素不当,不经过逐渐增多用量过程,初次就突然按定量喂食、或将尿素溶解于水喂给,或对添加尿素饲料未经搅拌均匀,都易于发生中毒。尿素进入反刍动物瘤胃中被分解为氨甲酸钦、碳酸镀和氨,分解产物迅速吸收入…  相似文献   

9.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10.
尿素作为添加剂用于喂牛,不仅能促进牛的增重,还可节约大量的蛋白质饲料。但如果饲喂量及方法错误,就会引起牛尿素中毒。2013年5月,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某养牛户因饲喂方式、添加剂量不正确,牛场的牛发生尿素中毒,导致1头犊牛和2头架子牛中毒死亡。经采取停止饲喂、抑制尿素分解、加速体内氨的排出和对症治疗等措施,牛场病情好转。就此病例,文章提出了注意使用方式、控制使用剂量、犊牛禁喂等饲养建议,并介绍了及早诊治、减少氨的吸收和对症治疗等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尿素中毒是由于家畜采食尿素之后,在胃肠中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的高氨血症,临床上以肌肉强直、呼吸困难、循环障碍,新鲜胃内容物有氨气味为特征。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多数为急性中毒症状,死亡率很高。在兽医临床上能得到治疗的病例、多为亚急性或慢性中毒病例,治愈率较高。笔者曾诊治了一起牛误食尿素中毒病例,经采取多种抢救治疗措施,将患...  相似文献   

12.
氨化饲料是牛的优质饲料,如果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牛的氨中毒或尿素中毒,严重的导致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尿素中毒是由于反刍动物采食尿素之后,在胃肠道中释放大量的氨引起的高氨血症。临床上以肌肉强直、呼吸困难、循环障碍和新鲜胃内容物有氨气为特征,多为急性中毒,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尿素中毒是由于大量误食或喂食过多或饲喂的方法不当,造成牛采食尿素后,在胃肠道中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的急性氨中毒。尿素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化肥,是一种非蛋白质含氮物,1kg含氮量为42%~46%的尿素,其含氮量相当于7~8kg豆饼,或相当于26~28kg谷物饲料中的蛋白质。因此,常用作牛的饲料添加剂。1发病情况我市某肉牛养殖场饲养肉牛79头,全部为1.5~2.0岁左右的西门塔尔改良牛,封闭式饲养。于2005年10月13日突然发病5头,死亡1头。通过病因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诊断为尿素中毒,经过治疗,治愈4头,未有新病例发生,3天后该牛场恢复正常。2病…  相似文献   

15.
尿素及非蛋白氮是由于饲喂的饲料中混加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牛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在临床上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为主征。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1病因尿素0.5kg相当于粗蛋白质1.3~1.4kg,多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若饲喂量过大(如每天每头牛超过100g)、饲喂方法不当(如尿素溶解于水中,以及未经过适应阶段便突然大量饲喂)。或在喷洒尿素等化肥的草场上放牧等,都有可能引发氨中毒。非蛋白氮化合物,特别是铵盐,如硝酸铵、硫酸铵、氢氧化铵等含量较高的中性速效化肥,由于保管不善,被牛误食,也可发生氨中毒。此外,…  相似文献   

16.
卢文超 《畜牧与兽医》2004,36(10):48-48
尿素是反刍兽蛋白质饲料的来源,但如果采食过量或使用不当(如将尿素溶于水中直接饮喂;拌料不匀等)可产生多量氨甲酰胺,碳酸胺、氨等有害物质引起中毒。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共治疗患畜16例,除l例因采食量大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外,其余15例均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7.
杨翠平 《北方牧业》2005,(10):20-20
<正> 当牛采食过量尿素后,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时,过量的氮进入血液、肝脏,使血氨浓度增高而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一、临床症状当牛发生中毒时,反刍停止,瘤胃迅速胀大,全身肌肉颤抖,不安,四肢痉挛,呻吟,喘气,呼吸困难,出汗,唾液分泌增多,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严重的突然倒地,瞳孔散大,很快死亡。二、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有中毒表  相似文献   

18.
尿素中毒是由于家畜采食过量尿素之后,在胃肠道中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的高氨血症.临床上以肌肉强直,呼吸困难,循环障碍,新鲜胃内容物有氨气味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多为急性中毒,死亡率很高.尿素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也是一种含氮量达45%以上的优质化肥.由于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和纤毛虫可以利用尿素中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因此,利用尿素作蛋白质补充来饲喂牛、羊,早已在畜牧生产中实施.可在反刍兽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来育肥.但是,如果补充不当,常会引起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释了羊的五种中毒症,包括棉花叶和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蚜虫中毒、尿素中毒和慢性氟中毒。棉花叶和棉籽饼都含棉酚,棉酚有毒性;菜籽饼含有毒的黑芥子苷毒素;蚜虫排泄物吸引蚂蚁,蚂蚁的分泌物为蚁酸,蚜虫中毒本质是蚁酸中毒;尿素中毒是由于羊因误食大量人尿或尿素而引起的;羊慢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采食或饮用含氟量高的牧草和水。现对以上五种中毒症的中毒机理、诊断要点和救治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尿素是一种优质含氮肥料,往往作为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牛业中应用。但如果饲喂方法不合理、误食过多尿素,或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水,都能够导致尿素中毒。当牛食入过多的尿素,会在瘤胃发生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导致瘤胃微生物无法及时利用,多余的氨就会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出现发病。如果病牛及时被发现并尽快采取治疗,通常愈后良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就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