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8年凤阳县(路西片)水稻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凤阳县16个杂交籼稻组合的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筛选出丰两优三号、两优多系一号、淮两优三号、新两优6号等近1O个水稻品种可在凤阳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汪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82-83
引进水稻中籼品种700余个,筛选出适宜安庆地区气候栽培的中籼超高产水稻主推品种6个:新两优6号、两优6326、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准两优527、皖稻153;示范品种4个:两优0293、P88s/747、Y优1号、红莲优6号.并对这些筛选出的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8个杂交籼稻组合和3个杂交糯组合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试验结果筛选出了新两优香4号、淮两优3号、华两优1206、Ⅱ优1259、新两优6号等5个水稻品种可在凤台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2013年来安县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广两优2010、两优383、科两优889、两优127、豪两优996、两优新90、Y两优6号、未两优6号、两优8106、广两优1128和徽两优996等11个水稻新品种的综合表现好,可在来安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岳西县主推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2017年度岳西地区13个水稻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Y两优1号、徽两优630、两优688、深两优5814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新品种田间产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平果县进行不同水稻新品种田间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水稻新品种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深两优5814Y两优1号深两优9789Y两优087桂育7号野香优863;从田间记录至室内考种可见,深两优5814品种各项性状均优于其他品种。Y两优1号、深两优9789的综合表现也较理想。建议广大农户推广种植深两优5814或Y两优1号、深两优9789。  相似文献   

7.
郭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60-61,63
通过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使安徽省每个县(市)主推水稻新品种缩小到3~5个,不断提升我省水稻单产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徽两优6号超级稻、新两优6380、广两优4号、徽两优3号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性状好,可作主推品种在沿江地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合适福安市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选用"两优616"、"甬优9号"、"浙优18号"、"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5个品种进行了中稻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甬优9号"已成为福安市水稻生产上的当家品种;"两优616"、"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3个品种建议适度扩大示范规模;"浙优18号"建议进一步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9.
一、选用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目前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优质杂交粳稻9优418、泗优9022、3优18等,一般杂交水稻有Ⅱ优838、岗优725、D优725、岗优22等,常规优质粳稻有豫粳6号、徐稻3号、豫粳7号、两优122、两优108、两优106等。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育  相似文献   

10.
水稻系列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创建工作的实施,河塌乡组织实施了21个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筛选了部分适合河塌乡种植的水稻品种:两优6326、新两优6号、Y两优1号、广两优100、丰两优6号、皖稻153、丰两优1号、徽两优3号、扬两优6号、两优香66、丰两优四号等品种穗粒适中,产量高,可以在全乡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Cd性差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镉(Cd)胁迫处理对3种不同类型12个水稻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芽长及其根芽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离子浓度增加,备类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所受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芽长及其鲜重均表现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均表现以常规水稻品种>两系水稻品种>三系水稻品种。12个水稻品种中,深优9588、天优998、川香8号、Y两优1号等4个品种耐Cd性较强:C两优651、内5优263、湘晚籼16号、黄华占、湘13号、准两优527等6个品种耐Cd性相对较弱,其它为中等耐Cd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取田间自然诱发的方式,对桂林3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表现为抗病的有淦鑫203、顺优109、株两优4024、T78优2155、岳优9113、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Y两优302、桂两优2号等1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的有陆两优28、EK优18、淦鑫206、五优308、淦鑫699、丰源优299、Q优6号、丰两优4号等20个品种;未发现免疫品种。建议农户选用上述抗性较好的品种,慎用高感品种。同时,在现阶段,"治虱防矮"仍然是防治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4个水稻机插秧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荃优1606、两优3108、诺两优6号、两优1606、和两优713、荃优822、川优617、荃两优1822、Y两优1500、徽两优1133、开两优17、荃优712、昌两优8号、晶两优534、两优1105、万象优982、华浙优1534、韵两优丝苗等18个品种适合在沿淮地区作机插秧种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2020年水稻单产不高,生育期较常年推迟10~15d.  相似文献   

14.
当涂县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当涂县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方法:开展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主要从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3个方面考察各品种在当涂地区的适应性。结果:通过试验来看,产量超过对照的杂交水稻品种有Y两优6号、Y两优1928、两优2469、珞优8号、齐两优918、新华两优9号。结论:综合丰产性、抗逆性、品质等因素来看,在当涂地区有一定优势的品种有:Y两优1928、齐两优918。  相似文献   

15.
胡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4-12435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中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适宜的中稻品种。[方法]参试品种共20个,分别是丰两优香1号、金优527、淮两优527、D优202、丰两优1号、D优527、Ⅱ优7954、Y两优1号、Q优6号、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丰两优6号、徽两优6号、Ⅱ优602、新两优6号、新两优6380、内两优6号、Ⅱ优航1号、珞优8号、两优1128。品种随机排列,2次重复,栽插规格:30.0 cm×14.7 cm。[结果]徽两优6号、D优527和Ⅱ优7954水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适合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沿淮地区水稻品种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内5优263、准两优608、农香优676等16个迟熟水稻品种为参试品种,以Y两优1号为对照品种,在浏阳市沙市镇开展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通过生育期、抗病性、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等的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中稻品种。结果表明:C两优396、N两优1号和深两优1号这3个品种的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好,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建议在浏阳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18.
<正>为选出更适合湖南省通道县种植的水稻品种,现就隆两优华占、隆示5号,两优678、广两优95,蓉18优447,隆示10号等14个品种进行试验,从生育期、产量表现、有效穗数、抗逆性4个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通道县水稻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共14个,分别为隆两优华占、隆示5号,两优678、广两优95,蓉18优447,隆示10号,隆示13号,中浙2A/12号,Y两优900、云两优1000、C两优华占、深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CK)。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度宿松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宿松县水稻种植品种结构的优化、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于2020年选择24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展示期间表现出不同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抗逆性;吨两优900、诺两优6号、Y两优372、荃两优2118、科两优9号、卓两优141、B两优141、徽两优丝苗、圳两优银丝等9个品种适宜在宿松县推广种植,但徽两优丝苗、圳两优银丝2个品种在种植中要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纹枯病,吨两优900等大穗型品种在栽培中要避开高温抽穗和灌浆.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Y两优1号、Y两优5867、Y两优3218等3个品种生长性状、抗逆性状都比较好,其中Y两优1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