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柿蒂虫是柿树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以幼虫从柿蒂部蛀果危害而得名.其幼虫蛀果后,被害果般由绿变黄、变红、变软,并造成大量脱落.柿蒂虫1年发生2代,1代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2代幼虫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其繁殖力较强,1头雌蛾1年可产卵30粒左右,卵期5~7天.其幼虫还具有转果危害的习性,每头幼虫可危害果实3~5个,在多雨高温的天气,幼虫转果较多,受害程度较重.   ……  相似文献   

2.
正柿子作为三大木本粮食之一,含有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但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柿树虫害种类很多,就较常发生,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柿蒂虫、柿棉蚧、草履蚧等。柿树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天敌防治及药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柿蒂虫,由柿子果梗或果蒂蛀入的虫,幼虫主要以果实为实,也蛀食嫩梢,柿果被害后,幼果干枯,大果提前变黄早落。柿蒂虫1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结茧后,在树皮缝或树干基  相似文献   

3.
柿蒂虫,又叫柿实蛾。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柿产区,陕西山阳发生较普遍。幼虫在果实贴近柿蒂处为害,被蛀食的柿子早期变软和脱落。在多雨年份,常造成柿子严重减产,是危害柿果的重要害虫。通过笔者近几年的试验与观察,现将柿蒂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柿实蛾又叫柿蒂虫,多发生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的柿产区,陕西商洛地区发生较严重。幼虫在果实贴近柿蒂处为害,被蛀食的柿子早期变软和脱落。在多雨年份,常造成柿子严重减产,是危害柿果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5.
1柿蒂虫 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柿果.防治方法一是在冬季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消灭越冬幼虫.一次刮彻底,可以多年不刮;二是在幼虫为害期,将被害果连同柿蒂一同摘除处理.摘虫果要及时彻底,每年连摘2次;三是在成虫发生盛期喷40%乐果或90%敌百虫、50%敌敌喂、50%马拉松等各1000倍液,防治1~2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柿蒂虫,也叫柿实虫,以幼虫钻蛀柿果,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然后脱落。被害果实群众称之为“黄脸柿”、“蛋柿”。发生严重时,能造成柿子绝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柿树以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树龄长的优势,被广大农民朋友作为庭院绿化美化的首选树种。由于果树栽植分散,管理粗放,造成柿蒂虫在大部分柿树上发生,严重影响了果品的质量和产量。柿蒂虫又名柿食心虫、柿实蛾等,是目前涿州市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1危害症状幼虫钻食柿果,前期1代幼虫危害造  相似文献   

8.
<正>柿蒂虫又叫柿子食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柿果为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对柿果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1柿蒂虫的生活习性柿蒂虫在黎城县1年发生2代,1头柿蒂虫幼虫可蛀食4~6个柿果,老熟后在树干和老皮裂缝内、树干附近土中越冬。其成虫喜欢昼伏夜出,多在果梗与果蒂相连处产卵。  相似文献   

9.
柿蒂虫又称柿实蛾、柿钻心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柿蒂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形成“烘柿”,提前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一、发生规律柿蒂虫在河南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柿树枝干的老翘皮下和树干基部的土缝里越冬。其中,以树干部分的越冬幼虫最多,树上残留的被害干果也有越冬幼虫。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幼虫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初羽化时飞翔力弱,趋光性强,白天停留在柿叶背面,晚上活动并交尾产卵。卵多散产在果蒂和果柄之间。卵期5~7天左右。5月下旬第1代幼虫出现并开始危害幼果,1只幼虫可蛀害幼果…  相似文献   

10.
桃蛀螟又叫桃蛀虫、桃实螟、桃蛀野螟等,可为害桃、石榴、柿、苹果、李、杏等多种果实。初孵幼虫先于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脱皮后从果梗基部蛀入果心,食害嫩仁、果肉,有转果为害习性。在我区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卵盛期在6月上旬,幼虫盛期在6月上、中旬;第二代卵盛期在7月上旬,幼虫盛期在7月上、中旬;第三代卵盛期在8月上  相似文献   

11.
柿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蒂虫1.1为害状及发生规律。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是柿树主要害虫之一。此虫1年发生2代,以成熟幼虫在粗皮缝隙和根基部土里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中旬进入羽化期,6月上旬~7月初第一代幼虫为害幼果,8月~9月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钻食柿果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1.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柿蒂虫又名柿烘虫、柿钻心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危害柿果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人工去除柿蒂萼片,并在萼片剪口处涂抹不同激素.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来探究柿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柿蒂后,柿果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使用100 mg/L浓度的CA3处理能有效地减缓去除1个和4个柿蒂对柿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使柿果的生长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用100 mg/L的ABA处理则可以促进去除1个柿蒂的柿果生长发育.去除柿蒂会影响柿果的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涂抹100 mg/L ABA可以促进柿果可溶性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了柿蒂虫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柿蒂虫的发生世代、消长规律、生活年史及测报与防治技术。柿蒂虫在河北省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君迁子(Diospelos—lotus)果实、君迁子树、柿树(Diospelos—kaki)皮缝中越冬。平原区和浅山区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盛期在5月20~23日,深山区发生约迟15d,当年一代成虫开始于7月中旬,盛期在7月.底。通过预测其发生期,适时喷药,加以人工防治相配合,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各种虫态出现时期因地区、年度不同稍有变化。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升至地表,并重新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8月底9月初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当天就蛀入豆荚危害,危害期为9月上中旬。9月中旬起幼虫老熟后做茧,潜入土中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了柿蒂虫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柿蒂虫的发生世代,消长规律,生活年史及测报与防治技术,柿蒂虫在河北省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君近子果实,君迁子树,柿树成缝中越冬。平原区和浅山区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盛期在5月20~23日,深山区发生约迟15d,当年一代成虫开始于7月中旬,盛期在7月底。通过预测其发生期,适时喷药,加以人工防治相配合,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舟形毛虫在豫西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高峰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危害高峰期为9月上中旬;该虫的幼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空气湿度在40%~80%有利于该虫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在30%~70%有利于蛹的羽化;该虫具有间歇暴发、群集危害、吐丝下垂习性和趋光性。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0%阿维灭幼脲EC 3 000倍防治效果最好,达100%,其次是5%灭幼脲4号EC 2 000倍和2.5%果虫杀绝EC 2 000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是一种专性寄生害虫,只危害柑橘类作物。1年发生一代,在湖南,越冬蛹于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开始返园产卵,产卵危害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卵开始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孵化高峰期;早熟蜜橘品种虫果内幼虫于10月下旬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19.
二斑黑绒天牛(Embrik=strandia bimaculataWhite)在山东泰安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花椒枝干或树干的基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底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25天左右。6月下旬末初见成虫,7月上、中旬羽化盛期,末期在8月上旬。卵期15天。7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幼虫停止活动。幼虫一生危害时间为360~380天。药剂防治可在3月底越冬幼虫刚刚开始危害时,用毒签封堵虫孔;人工防治可结合花椒采摘剪除被害枝条或成虫期进行人工捕捉。  相似文献   

20.
采果:要求柿果充分黄熟,果皮黄色减退稍呈红色,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无病虫、无沟痕. 削皮:先用剪刀剪去柿蒂翼,然后用刀削去柿皮.削皮时要求薄匀,不重、不漏,留柿蒂周围一圈. 烘果、捏果:烘果、捏果是柿饼加工中很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一般家有烘箱的可以先将柿果置于35~40℃下,待柿果脱涩后再升温到50~55℃.要慢慢升温,防止柿肉涩口.同时,在烘烤过程中,进行3次捏果处理,边烘烤边捏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