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采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对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的3 500头猪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腹泻型占15.5%,衰竭型占23.0%,皮疹型占2.8%,繁殖障碍型占8.5%,混合感染型占50.2%;针对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治愈率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毒会在极大程度上危害到生猪健康生长,且病猪的粪便、鼻液等容易传播病毒,进而导致猪圆环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猪圆环病毒病可能会感染到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生猪,严重威胁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充分掌握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降低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为主要易感动物的综合类且防治难度较高的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后,不但会引起圆环病的临床表现,而且还会与其他病原体如沙门氏菌、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等发生混合感染,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生殖障碍等多种症状。多种疾病的联合治疗难度大且缺少特效的药物,因此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如发生疫情,会对猪场乃至整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重点论述猪圆环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4.
养殖业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一系列家畜类传染病。病原体因为有了广泛的载体,加之大多数养殖户并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促生了多种难以防范的传染疾病,猪圆环病毒病就是其中之一。严格来讲,猪圆环病毒病有一定的潜伏性,前期不易发觉。基于此,通过对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症状、易感群体、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办法的大致分析,对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病是最近10多年来才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研究表明,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近年来,由PCV-2引起的疾病主要有PMWS、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有效控制该病的方法,特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制措施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几年才流行于我国的两种猪病毒性疫病,即猪圆环病毒病、猪巨细胞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由PCV引起,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猪巨细胞病毒病由巨细胞病毒引起,为人畜共患病。根据临床特征和剖检变化可对以上两种猪病毒病作出初诊。对于病毒性传染病应重在预防,一旦发病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疗法。1猪圆环病毒病1991年在加拿大最早发现了猪圆环病毒病,很快在欧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患病猪只可能是单独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能够确诊该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控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等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跃生  李军星  徐丽华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70-10472,10515
[目的]为养猪生产中猪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检查、PCR和RT—PCR检测,对猪场外购生长猪、自繁母猪及哺乳仔猪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的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继发猪链球菌2型感染。通过采取隔离、淘汰、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类似猪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包括2个血清型,即PCV-1、PCV-2,据研究PCV-1没有致病性,临床上危害较大的是PCV-2。该病与猪瘟、蓝耳病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性疾病。它不仅引起猪的发病死亡,还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目前普遍认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疾病均与PCV-2有密切联系。PCV-2感染在我国分布广泛,猪场阳性率非常高,给猪场的生产效益带来巨大损失。作者对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及防控对策加以阐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cir-covirusType2,PCV2)导致的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猪繁殖障碍、肠炎、肺炎、猪呼吸道综合症、仔猪先天性震颤等疾病的统称。猪圆环病毒病对我国的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实践生产的基础上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防治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取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为猪圆环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单股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纳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猪圆环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即猪圆环病毒I型和猪圆坏病毒Ⅱ型。猪圆环病毒I型为非致病性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为致病性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之后新发现的猪的重要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引起病猪腹泻、体质消瘦、呼吸困难、黄疸、衰弱、死亡等症状。本文通过分析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提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动物性病毒。近年来,五河县养猪业中发生的猪圆环病毒病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文中根据该病发生的临床症状,从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控制并(继)发感染、及时注射疫苗、实施合理治疗等方面提出了防控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病(PCVD)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的一大类猪病的统称,该病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就猪圆环病毒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染毒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对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五河县养猪业中发生的猪圆环病毒病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猪圆环病毒病发生的临床症状,提出了几点防控策略,如加强对饲养过程的管理、保证营养条件的均衡协调、对并发和继发感染进行控制、及时注射疫苗、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等,以期为猪养殖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病毒在国内外广泛流行,该病毒能降低猪体免疫力,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或并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为提高猪圆环病的防治率,本实验采用从病料中分离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并接种于PK-15细胞,经过3次传代培养,至进一步纯化病毒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昌海 《当代农业》2010,(18):44-45
与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五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潜山县某种猪场随机抽样种猪30头,检测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全病毒、伪狂犬野毒以及圆环病毒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在养猪生产中,对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以及猪圆环病的防疫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免疫监测,采取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感染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猪,其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1病原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这科病毒有鸡贫血病毒鹦鹉啄羽病毒。它是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员,病毒粒子直径为14~25um,CSCL中的浮密度为1.33~1.34,对酸性环境(pH3),氯仿或者高温(56℃和70℃有抵抗作用,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组DNA。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是公认的影响全球养猪业经济的重大疾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疾病之一.主要阐述了猪圆环病毒(PCV)的特征、PCV2相关性疾病及其临床症状以及PCV2疫苗在母猪和仔猪圆环病毒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控制猪圆环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