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科学应用生物有机肥提供技术依据。在丁集镇娘庄村的日光温室内进行田间试验,品种为津春3号,以不施用肥料的土壤为对照,研究施用化肥、生物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通过对黄瓜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等方面的考察发现,在日光温室内应用肥料均可以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培育壮苗,提高黄瓜的产量性状,增强黄瓜的光合效率,增加黄瓜的产量,改善黄瓜的商品性和品质,增加黄瓜的经济效益,但是以生物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在日光温室内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增加黄瓜产量,提高日光温室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病频率越来越高,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黄瓜生产的重要障碍。本文祥述了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运用农业、生态、物理及化学等综合防治手段,切实减轻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大波 《北京农业》2012,(12):58-59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培育的优质黄瓜苗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总结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苗期管理技术,为同类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凌源市是日光温室黄瓜主产区,黄瓜生产技术成熟,产量稳定。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棚室消毒、整地定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日光温室黄瓜种植中,一般把秋季播种、冬季采收,到第二年春天结束的这一茬黄瓜成为越冬茬黄瓜。近几年,北方大面积种植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市场效益好。文章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方面入手,介绍了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以夏季种植水稻、空心菜(水栽)、水芹、草菇、豇豆、夏季空闲的日光温室为对象,观察夏季种植不同作物后下茬日光温室黄瓜的产量、商品性、品质及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夏季闲棚相比,不同轮作模式有促进黄瓜生长、增加黄瓜产量和提高黄瓜品质的效果,其中以黄瓜与水稻、空心菜(水栽)、水芹轮作模式的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黄瓜与草菇轮作,第三是黄瓜与豇豆轮作;黄瓜与水稻、空心菜、水芹及草菇轮作可以减轻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的发生,黄瓜与豇豆轮作对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没有减轻效果。说明在日光温室内种植水生作物或水生栽培可以促进下茬黄瓜的生长,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商品性和品质,减少连作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和白粉病发病状况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和采集,并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模型,以期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湿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湿度)、温度特征变量(最大空气温度)对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均有显著影响,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警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黄瓜培育嫁接壮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现代种业》2009,(4):50-51
日光温室黄瓜越冬栽培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进行嫁接育苗,10月下旬定植到日光温室内,1月上旬开始收获,5月下旬甚至到6月上旬拉秧。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育苗在日光温室黄瓜越冬栽培中应用广泛,其原因不仅仅是提高了黄瓜的抗枯萎病能力,同时由于砧木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耐寒性增强,嫁接苗产量也高于自根苗。日光温室黄瓜培育嫁接壮苗技巧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云富 《吉林农业》2011,(12):127-127
黄瓜是日光温室生产中重要的喜温果菜,栽培面积大,几乎占到日光温室生产面积的十分之一,并且黄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在我国北方地区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本文介绍了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冬茬黄瓜,常见的是低温影响,使日光温室中的黄瓜遭受严重冷、冻害.根据笔者几年来对日光温室的调查和观察,现就冷、冻害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乐亭日光温室的温度环境及长季节黄瓜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2011年7月在河北省乐亭县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一年一作长季节黄瓜栽培,每天均于7:30、12:00和17:00定时测定室内外气温和室内10 cm地温,黄瓜收获期每天统计黄瓜产量。明确了整个黄瓜生育期温室内的极端气温和极端地温,并在不同时期(低温时期和高温时期)和不同天气(连阴天和连晴天)条件下对日光温室内外的气温、地温以及黄瓜产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乐亭日光温室进行一年一作长季节黄瓜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乐亭日光温室的冬季保温性和春夏季通风降温性均良好,室内平均气温和平均地温均在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内,能够进行黄瓜一年一作长季节生产。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增加日光温室温度和光照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从深秋到初冬在日光温室内育苗,苗龄35天左右,定植后进行促根控秧,春节前开始采收,以保证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拉秧后,早春茬黄瓜上市前的市场供应。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普遍采用嫁接育苗。黄瓜品种选美国绿冠、中农园丰3号等,砧木品种为云南黑籽南瓜。黄瓜种子用量为每亩150克,黑籽南瓜种子用量为每亩1500克。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日光温室种植蔬菜产量高、效益好,是辽宁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黄瓜以其采收期长、价格稳定,正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作物。目前,辽宁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生产还存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不全、化肥用量较大、病虫害危害严重、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本文针对生产上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辽宁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提供参考。1 黄瓜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不普及近几年,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雌性系黄瓜品种越来越多。雌性系黄瓜品种苗期不用喷  相似文献   

17.
黄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由于塑料大棚栽培的发展,黄瓜供应从初夏到深秋充分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日光温室栽培在青海省为缓解蔬菜冬春淡季矛盾做出了重大贡献,日光温室栽培黄瓜实现了黄瓜的常年供应,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属典型大陆高原干旱气候,秋短冬长,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以秋冬及冬春茬为主,由于黄瓜在日光温室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气温、土壤、水分的变化,通风不畅,生长环境不适宜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黄瓜是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是高产的主要环节。为此,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日光温室黄瓜浇水技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栽培中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性技术措施的反复试验对比,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的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栽培技术,为当地的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栽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规范种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