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令波 《现代农业》2011,(12):40-41
二化螟是螟蛾科昆虫的1种。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中国分布北达黑龙江克山县﹐南至海南岛。是水稻的劲敌。幼虫蛀食茎秆﹐造成枯心。成虫翅展雄约20毫米﹐雌25~28毫米。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圆形﹐顶端尖。胸部和翅基片白色至灰白﹐并带褐色。前翅黄褐至暗褐色﹐中室先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见第21页)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以长江流域及南方稻区发生较重,分布特点是丘陵山区发生较多。不同稻区之间的分布也有差异,一般混栽稻区、单季稻区和间作稻区发生比较严重,平原双季连作稻区发生比较轻。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2毫米~15毫米,额部有一突起。头部、胸部和前翅黄褐或灰褐色,前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有少量具有金属光泽的鳞片。腹部纺锤形。雄成虫体长10毫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枯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约5%,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一、危害症状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入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二、识别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  相似文献   

4.
杨梦尼夜蛾是石河子垦区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的林木害虫,虽然出现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因其产卵分散,危害树木种类多,其老熟幼虫对棉田也造成一定危害。一、形态特征及习性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41~44毫米;雄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41~43毫米;头壳褐灰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灰褐  相似文献   

5.
(一)形态特征和为害 成虫银白色小蛾,体长约3毫米,翅展7毫米,翅狭长.前翅端部有"丰"字形黄白色纹,缘毛长,冬型成虫为灰褐色.  相似文献   

6.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7.
管仕臣 《农技服务》2014,(6):126-126
<正>稻纵卷叶螟又名刮青虫、白叶青、苞叶虫。水稻受害后千粒重降低,空瘪率增加,生育期推迟,一般减产1~3成,严重的可达5成以上。三化螟俗称钻心虫、白穗虫,只危害水稻。三化螟以幼虫钻蛀稻茎,引起水稻分蘖期枯心、孕穗抽穗期枯穗、白穗。一般造成减产5%~10%左右,发生严重年份损失更大。1、形态特征1.1稻纵卷叶螟雌成虫体长约8毫米,翅展约18mm,体翅黄褐色。前翅近三角形,由前缘到后缘有2条暗褐色横线,两条线间有1条短  相似文献   

8.
茶蓑蛾俗称袋子虫、袋蛾,为害山茶、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植物。1.形态特征。①成虫。雌雄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  相似文献   

9.
<正>1.形态识别。栗大蚜成虫是蚜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4毫米,全身黑色,腹部颜色稍浅,翅展13毫米,翅及翅脉均为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5毫米,头胸部小,腹部肥大。卵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为暗褐色,以后变为黑色。若虫形似成虫,身体较小。2.生活史及习性。栗大蚜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枝干树皮裂缝处越冬(阴面较多),常数百粒至上千  相似文献   

10.
<正>1.形态识别。栗大蚜成虫是蚜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4毫米,全身黑色,腹部颜色稍浅,翅展13毫米,翅及翅脉均为黑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5毫米,头胸部小,腹部肥大。卵椭圆形,长约1.5毫米,初产时为暗褐色,以后变为黑色。若虫形似成虫,身体较小。2.生活史及习性。栗大蚜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枝干树皮裂缝处越冬(阴面较多),常数百粒至上千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的采集与室内饲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介绍了成虫、卵块和幼虫田间采集及室内茭白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桃潜叶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遵 《北京农业》1997,(4):24-25
<正> 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国内分布很广。近年来北京郊区发生为害严重。寄主以核果类果树为主,如桃、李、杏和樱桃,也可为害仁果类果树,如苹果、梨和山楂等。一、形态特征和为害成虫银白色小蛾,体长约3毫米,翅展7毫米,翅狭长。前翅端部有"丰"字  相似文献   

13.
茶蓑蛾俗称袋子虫、袋蛾,为害山茶、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植物. 1.形态特征.①成虫.雌雄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②卵.椭圆形,黄色.③幼虫.体长约28毫米,黄色至紫褐色.胸背及臀板黑褐色,胸部各节有2条褐色纵纹,下方有个褐色斑.④蛹.雌雄异态.  相似文献   

14.
<正>一、水稻二化螟防治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1、形态特征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又称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以危害蔬菜为主的间歇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害虫,对当地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2-14毫米,翅展26-30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环形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葡萄栽培面积增大及套袋技术的普及,康氏粉蚧逐渐成为具有偏重发生趋势的危害葡萄果实的重点害虫之一。笔者总结了葡萄康氏粉蚧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山东胶东葡萄产区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一、形态特征康氏粉蚧雌成虫椭圆形,扁平,体长3~5毫米,体宽约3毫米,淡粉红色,身体上覆盖1层白色蜡粉,体缘具17对白色蜡刺,其中腹部末端1对蜡刺几乎与体长相近。触角多为8节,足较发达。雄成虫体长约1.1毫米,紫褐色,触角和胸背中央色淡。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浅橙黄色,由雌成虫产在白色絮状的卵囊内。若虫雌3龄,雄2龄。1龄若虫椭圆形,长约0.5毫米,淡黄色,体侧布满剌毛。2龄若虫体长约1毫米,体表开始覆盖白色蜡粉,体缘出现蜡刺。3龄若虫体长约1.7毫米,与雌成虫很相似。  相似文献   

17.
一、形态特征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等地.成虫体长11~12毫米,翅展约30毫米,前翅窄中室透明,后翅全透明,腹部被有青黑色鳞片,腹部有5条橙黄色环.幼虫长30毫米,老熟时黄白色,腹足4对,胸足3对,未端背面有2个褐色趾钩.卵散产.  相似文献   

18.
(续第2期第20页)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常发性水稻害虫,各稻区均有分布,尤以华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受害最为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见第21页图1)长7~9毫米,淡黄褐色.前翅、后翅有2条褐色横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前翅两线间有1条短线.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幼虫老熟时长14~ 19毫米,低龄幼虫(见第21页图2)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蛹(见第21页图5)长7~10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长圆筒形.  相似文献   

19.
一、分布及为害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吕梁市汾阳、孝义、临县、交城等几个核桃主产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钻入核桃青皮内蛀食,受害果逐渐变黑脱落(俗称黑蛋),是影响全市核桃产量、质量的主要害虫,全市每年产量损失达20%左右。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其发生数量与树下荒芜程度成正比关系。二、形态特征成虫:小型黑蛾,雌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约13毫米,雄虫体长5毫米,翅展11毫米。触角丝状。下唇须呈牛角状向前突出,弯向内方。复眼朱红色。小盾片舌状向后突出,披银白色鳞片,形成近半圆型白斑。在前翅距翅基1/3处有近长椭圆形白斑,近2/…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为害特点1.1形态特征成蛾雌体长14—16.5mm,翅展23—26mm,触角丝状,前翅灰黄色,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