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水疱性疹是由猪水疱性疹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仅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猪的口鼻和蹄部发生水泡。该病死亡率较低,但其症状与口蹄疫、猪水疱病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加大了该病的临床诊断难度。针对该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水疱性口炎(VS)又名鼻疮、"烂舌症"、口疮、伪口疮等,是牛、马、猪的一种水疱性疾病,许多野生动物也可感染。牛水疱性口炎是牛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重要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乳头皮肤及蹄冠部皮肤出现水泡及糜烂,但很少发生死亡。1病原介绍水疱性口炎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病毒属。VS病毒(VSV)有2个血清型:新泽西型(NJ)和印第安纳型(IND)。IND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印第安纳Ⅰ型(印第安纳株)和印第  相似文献   

3.
<正>水疱性口炎是由两种不同血清型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新泽西型和印第安纳型。特征为口腔、鼻腔黏膜、舌上皮表面、足底冠状带、乳头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随之鼻头、腹面和外鞘病变部位结痂。该病已见于牛、马和猪,绵羊、山羊和马、骆驼很少发病。血清学数据表明,许多物种包括鹿、非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鸟、犬和蝙蝠等均可感染该病毒。本病为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4.
<正>牛水疱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牛的口腔黏膜、乳头皮肤以及蹄部皮肤出现水疱、糜烂。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的水疱性口炎病毒。该病毒有  相似文献   

5.
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感染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猪的口蹄疫(FMD)、水疱性口炎(VS)和水疱疹(YES)无法区别。该病严重影响了生猪及其畜产品生产的贸易,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际兽医局对此病极为重视,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疱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病兔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  相似文献   

7.
正1水疱性口炎的重要性水疱性口炎会引起猪出现与猪水疱病、口蹄疫和水疱疹区别不大的临床症状。然而,更多时候,猪感染后表现为亚临床感染~([1-3])。就其本身而言,本病对猪的危害不大。在严重感染的病例中,猪蹄部疼痛,使其跛行,增重降低。其余情况下,猪感染后表现出非常温和的症状,以至看不到临床症状,如跛行或发病。2感染的动物种类在家养动物中,水疱性口炎主要是引起马和奶牛发病,偶尔会使猪表现临床症状。许多野生动物会发生感染,如野猪、鹿、浣熊及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人也会感染,表现出流感样症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有效的水疱性口炎病毒疫苗,控制水疱性口炎疾病的蔓延,用甲基化能力致弱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E1764A,VSV-S1827A,VSV-Y1650A和VSV-F1691A作为疫苗,通过口腔灌服途径将1×106 PFU的重组病毒接种5周龄BALB/c小鼠,研究以上重组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病毒VSV-S1827A,VSV-Y1650A和VSV-F1691A对小鼠的致病性减弱,而VSV-E1764A仍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免疫后的小鼠用野生型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进行攻毒,发现VSV-S1827A和VSV-Y1650A能够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从而保护小鼠免于攻击.总之,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S1827A和VSV-Y1650A不仅对动物的致病性减弱,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因此,甲基化酶致弱的水疱性口炎病毒可能成为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活疫苗.  相似文献   

9.
猪感染水疱口炎病毒后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性能,进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能够诊断该病,一旦发现患病,要对患病猪及时隔离并采取措施控制病毒继续传播。本文主要论述了猪水疱口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免疫机理、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尽管没有将养猪作为重要产业,但仍有屠宰场,其属于"菜蓝子"工程,为了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猪产品,应当加强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而提高食品安全。对于猪水疱性口炎而言,是较常见的疾病,当猪被该疾病感染时,将影响到生长,也降低了食品安全性,导致人们在进食猪肉产品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针对猪水疱性口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通过大力开展猪水疱性口炎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从而为有效防治猪水疱性口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又称为兔流涎病,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兔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涎为特征。1病原与流行本病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多发于春、秋两季,病兔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饲喂霉烂和有刺的饲料,口腔损伤等可诱发本病。健康兔因接触、食入病兔口腔分泌液或坏死黏膜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死亡率可达50%。口腔  相似文献   

12.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短期发烧,口腔黏膜、乳头上皮、趾间及蹄冠上出现丘疹和水泡,感染的动物一般在一周后康复.通过对该病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1猪口炎口炎又名口疮,是舌炎、腭炎和齿龈炎等口腔黏膜炎症的统称。口炎类型较多,其中以卡他性、水疱性和溃疡性口炎多见,猪多见水疱性口炎。各型口炎均以流涎、厌食或拒食为特征。多因饲料粗硬,饲料混有尖锐杂物,如石块、铁片、钉子等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冰冻、灼热的饲料和饮水,或误食发霉有毒饲料,腐蚀性药物,特别是强酸、强碱及汞制剂等强刺激物而引发;或因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  相似文献   

14.
水泡性口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短期发烧.口腔黏膜、乳头上皮、趾间及蹄冠上出现丘疹和水泡,感染的动物一般在一周后康复。通过对该病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兔水疱性口炎是养兔场的一种常见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兔水疱性口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并伴有口流大量涎水,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口腔流涎病"。1发病情况山亭区一家养兔场2015年春天发生了一起兔水疱性口炎病。在我们到兔场进行治疗时,听兔场场长讲这些发病的兔子原来都很健康,就是最近换了饲料6~7d后,有个别兔子开始口里向外流口水,接着像这样的病兔越来越多,现在  相似文献   

16.
猪常见水泡性疾病有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及水疱性口炎等,均以口、蹄等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症治疗。1.口蹄疫侵害多种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人也可感染。牛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  相似文献   

17.
<正>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以发热及口腔内、鼻口部、乳头和蹄部等部位出现水疱为重要特征。易感动物发病率近100%。除幼畜外,该病很少致死。该病毒能感染所有野生和家养偶蹄动物,但主要感染牛和猪;绵羊和山羊常不作为严重的被感染对象。该病是食用性动物的一种极重要的疾病,尤其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由FMD引起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8.
生猪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生猪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患病猪出现发热、跛行,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笔者从该病的特征、检疫和防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煜  苏建青  褚秀玲  成军  高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95-7497
水泡性口炎(VS)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引起马、牛和猪等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冠状带皮肤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性口炎不但能感染动物,而且能够感染人,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因此,对VSV致病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意义。从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水泡性口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发热,口腔、舌部、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初生哺乳仔猪感染此病,除表现水泡、蹄壳脱落症状外,还表现为心肌炎,高达60%~70%的死亡率。一般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牛、羊、猪兼可感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60%。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疱性口炎以及猪水疱疹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根据这几种病症的微小差别,来认真鉴别。确保诊断无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