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茶树是我国特种经济树种,主要目的是生产茶叶。茶叶是镇安县主导产业之一。在高山茶区叶部常发生茶饼病与茶网饼病为害,影响茶叶产量与品质,为此,我们对茶树茶饼病与茶网饼病的发生和防治总结如后。1茶饼病1.1症状。病害发生多局限于嫩叶和新梢上。病斑大多分布于叶尖或叶缘,先出现淡黄色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  相似文献   

2.
贵州茶叶种植中茶饼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饼病在贵州省的流行不仅严重降低了贵州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贵州省的茶叶品牌和茶叶文化造成潜在威胁,当前茶饼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贵州境内茶树种植的主要病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茶树种植中的病害防治经验,对当前贵州茶叶种植中茶饼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提高贵州茶叶种植中茶饼病防治能力、保障贵州茶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饼病又称疱状叶枯病、叶肿病,是中国西南山区茶园中发生普遍、严重危害的一种病害。该病危害茶树新梢嫩叶,直接造成茶叶减产,用感病芽叶所制的茶叶断碎严重,干茶味苦,致使茶叶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近年来,茶饼病在西南茶区发生面积日益扩大,在临沧市茶园中发病情况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茶饼病是我国茶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介绍了茶饼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旨在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茶饼病病原菌、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茶树病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明确茶叶的病原菌,为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水城县主要茶园产区带病斑的茶树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病害有4种,分别为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新煤病和茶饼病。  相似文献   

7.
茶饼病是茶树一种普遍的流行病害,分布遍及全国各大茶区,是对我国茶树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探讨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对茶饼病的防效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别用浓度20、40、60、80 g/667 m2的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及清水对照对茶园进行静电喷雾,调查茶叶的百芽重、单产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浓度对茶饼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有效控制茶饼病的发生,浓度为60 g/667 m2防效最佳,增产46.18%,平均防效为76.44%,其次是浓度为40、80、20 g/667 m2,分别增产40.74%、39.89%和38.81%;平均防效分别为72.92%、71.34%、70.51%,苯丙烯菌酮微为植物源药剂可有效防治茶饼病的发生,能提升品质,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8.
茶饼病是危害我国茶产业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茶树嫩叶、新梢,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茶饼病的流行规律、病原菌分离及防治技术等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鲜见关于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报道。为茶饼病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茶饼病病原菌、病原菌与茶树互作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茶树病害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明确茶叶的病原菌和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水城县主要茶园产区带病斑的茶树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病害有4种,分别为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新煤病和茶饼病,为茶树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10.
茶饼病是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叶上最为严重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满乡红茶的产量及品质。为防止茶饼病的持续危害,本文介绍了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该地区茶饼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指导茶农防控茶饼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云南主产茶区茶饼病发生时空并指导其防治。【方法】对云南主产茶区不同海拔、不同品种茶树茶饼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各茶区茶饼病始发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期为9-10月。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海拔茶区茶饼病危害程度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其茶饼病危害越严重。在相同海拔茶区,其不同茶树品种茶饼病危害程度也不同。机采茶园和冬季封园且春茶结束后轻修剪的茶园其茶饼病危害较轻,荫蔽度高的茶园茶饼病发生较重。【结论】云南不同茶区不同年份茶饼病始发期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其始发期与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茶树品种和栽培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2.
茶饼病是我国茶树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并从选育抗病品种、改善农业管理措施、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近年来茶树茶饼病防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茶饼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饼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饼病又称疱状叶枯病、叶肿病。它主要危害嫩叶、新梢,是茶树上一种主要芽叶病害。该病危害嫩叶和新梢,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用病叶制茶易碎,干茶味苦,致使茶叶品质明显下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一、症状在嫩叶上先出现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直径为0.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湄潭县危害茶叶的主要病虫害,为适时有效地防治茶叶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采取茶园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0年度对湄潭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田间消长规律以及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苗根结线虫病,病...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茶树已知的害虫有400多种、病害100多种,主要病虫害有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煤烟病、茶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茶毛虫、油桐尺蠖、蚧类和茶叶螨类等10余种。抓好这些主要病虫的防治就基本解决了茶树病虫防治的难题。1茶饼病1.1症状初期叶上出现淡黄  相似文献   

16.
茶树茶饼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茶树育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农艺管理等方面对近年来茶树茶饼病病害防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茶树茶饼病进一步的病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续第9期第36页)据统计,茶树病虫害会导致茶叶减产10%~20%,情况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直接影响茶叶产值。而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生产有机茶经济效益很高,是茶产业发展方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所以如何采取无毒、无害且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保证有机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一、主要病虫害1.主要病害发生在嫩叶上的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和茶芽枯病等;发生在成叶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饼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勐海茶区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饼病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茶饼病始发期为8月初,盛发期为8~12月.茶树品种和叶位与抗病性相关.协调使用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抑制该病,效果比较明显,可减免茶叶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茶饼病作为吉首市茶叶主要病虫之一,对茶苗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已经严重影响到吉首市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控制其发生危害,调查了茶饼病的发生现状及发生规律,找出了茶饼病的暴发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茶饼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调查了湖北地区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消长规律与温湿度、品种、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在湖北茶区的发生流行期为6~8月,在海拔500 m以上的阴坡茶园发病严重。同时对分离纯化的茶饼病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担孢子在15~32℃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孢子萌发最适温度是25℃;在p H 3~7的范围内担孢子均能萌发,适宜生长的p H为5~6;茶树不同品种与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饼病病害流行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