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玉米Lancaster群5个改良自交系为父本,Reid群和Dom群5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玉米杂交组合,研究5.5万株/hm~2、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各杂交组合及亲本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种植密度下,25个玉米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37.12%、134.90%和127.86%,且杂种优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PH4CV改良自交系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较高。在5.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一般配合力以自交系PH5AD最高,为7.02;在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以自交系PH4CV最高,分别为20.73和18.24。以PH5AD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适宜稀植,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植条件下易获高产;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较耐密植,以J1577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宜稀植。  相似文献   

2.
以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PH4CV、PHB1M为基础材料,采用DH育种技术等方法,经2轮遗传改良分别育成4个改良系(J9D207、J1886、J1518、J1608)。以4个改良系及2个基础系为父本,5个Reid群骨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30个杂交组合。首先,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NC Ⅱ设计方法,对改良系的遗传增益、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系与改良系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性;遗传增益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J1518在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上的遗传增益高于基础系12.06%和15.70%,高于第1轮改良系6.00%和7.35%;杂种优势分析表明,百粒重最高的组合为J1598×J1518;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J1595×J1518。配合力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的J1518均有较高的配合力。可见第2轮改良系J1518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6个Lancaster自交系PHB1M及其改良系为父本,5个常用自交系为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设计3种不同密度:6.0,7.5,9.0万株/hm2,对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密度条件下玉米单株产量普遍存在杂种优势,分别为117.4%、76.1%和50.6%,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杂种优势呈现降低的趋势;自选系J1624在3种密度下均有较高一般配合力效应,分别为6.39,2.24和12.83,稳产性较好;组合J1448×J1635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7.57,12.32和17.92,说明其更适于密植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生产上常用的Lancaster类群的5个自交系为母本、其他类群骨干自交系为父本,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Mo17及其改良系进行遗传研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30个杂交组合优势率变化范围55.65%~175.63%,其中,中早熟自交系哲917×旅大红骨类群晚熟自交系丹8415最高,达175.63%,晚熟自交系J1782×塘四平头类群中熟自交系四-444最低,为55.65%。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母本中晚熟类型自交系吉1037(5.22)和Mo17(2.79)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中早熟类型自交系合344(-3.00)和哲917(-4.97)的一般配合力较低。30个杂交组合中,共有17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为正值,其中J1782×吉853(11.90)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析表明,Mo17及其改良系与塘四平头中晚熟类型、中熟类型及旅大红骨晚熟类型自交系杂交,更有利于组配出单株产量较高的杂交种;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的遗传符合加-显-上位性遗传模型,为部分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5.
采用NCⅡ设计,在6万株/hm2密度下,由5个美国种质的遗传改良系与旅大红骨群自交系配制25个玉米杂交组合,对其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穗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1218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组配出4个高产组合,是改良成功的自交系.J1405和J1207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低,但各组配出1个高产组合,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改良系×旅大红骨模式杂交种中有3个组合的产量比对照“郑单958”高10%以上,生育期均长于对照,说明该模式在高产密植型杂交种选育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在实际育种中PA种质可对美国玉米种质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6.
为郑58在玉米育种中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改良系H-1、H-2、H-3、H-4、H-5为母本,Mo17、PH5AD、丹340、PH4CV和昌7-2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研究郑58及其改良系单株产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30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平均为110.45%~173.25%,总平均为146.02%,其中,H-4×PH4CV杂种优势最强,达173.25%。H-1×Mo17杂种优势最弱,为110.45%。Wr+Vr的F+M项与Wr-Vr的F+M项均方差异显著,即玉米单株产量的遗传符合加-显-上位性遗传模型。单株产量广义遗传率与狭义遗传率较大且比较接近,该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很难受环境的影响,其变异有可能主要由遗传引起,可以在低世代对单株产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下Reid改良系的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Reid改良自交系为母本,5个Non-Reid、DOM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设6.0,7.5,9.0万株/hm~2密度梯度,对单株产量的F_1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玉米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低密度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较高,随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改良系J1959在高密度下杂种优势却较高。杂交组合×密度的互作极显著存在,组合J2111×5AD宜在6.0万株/hm~2、J1959×5AD宜在9.0万株/hm~2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配合力方面,6.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2111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为7.09;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改良系J1959一般配合力效应均最高,分别为7.18和13.48,说明改良系J1959更适于密植环境;组合J1959×5AD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增高,分别为-2.14,3.13,9.32,组合J2111×S122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分别为6.04,-2.19,-9.47,表明前者适于高密度环境,后者适于低密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玉米高原地方种质改良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验证高原地方种质的改良效果,探索其杂种优势类群。【方法】以国内6个主要杂优模式群的12个代表自交系为母本,5个含高原地方血缘的自交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对F1的单株产量等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各自交系的所有考察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结论】81111和8111沃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瑞德群体、旅大红骨与高原地方种质组配,易获得较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各自交系可用于改良其相应非优势类群自交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其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方法]以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以5个有代表性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结果]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具有较高一般配合力(GCA)正向效应;Q12×CA339等8个组合具有较强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正向效应,Q1×F19等5个组合具有较优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论]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对组配丰产型组合有较大育种利用潜势;组合Q12×CA339、Q1×F19、Q2×Q205、Q10×CML171、Q2×F19、Q2×F06、Q9×CA339、Q10×Q205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势;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自交系转育的被测系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主要的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PH99-10、PH99-2、PH99-1和PH99-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50个测交组合中PH99-9×交51、PH99-9×苏37、PH99-1×7922和PH99-3×自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产量较高,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将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5群.其中黄早四、自330和交5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或地方改良系)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PH4CV×昌7-2为基础材料,在种植密度分别为6×104、9×104、1.2×105和1.5×105株/hm2的选择压力下选系,于F4代分别选出5个代表系与4个骨干自交系构成NCII设计,对其产量表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2×105株/hm2密度下选择的5个自交系其一般配合力均为正值,最高值12F-3为12.74,特殊配合力最高值的组合亲本也来源于1.2×105株/hm2密度下选择的自交系,并且该密度下选育的自交系能组配出产量高于对照品种数量最多的组合,其中小区产量最高的组合PH6WC×12F-5为15.57 kg.在4种选系种植密度中,1.2×104株/hm2为基础选系材料PH4CV×昌7-2选系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种植密度对Iodent种质自交系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响应,为密植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设计30份杂交组合,研究Iodent种质的5个不同株系在不同密度下玉米株系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在6.0万、7.5万、9.0万株/hm2密度下30份杂交组合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均值分别为128.5%、86.3%和60.4%,变异系数(CV)分别为30.8%、25.8%和29.9%;在6.0万株/hm2密度下,Iodent株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JK1101最高(9.55),JK1103最低(-6.85);在7.5万株/hm2密度下,JK1103最高(3.51),JK1102最低(-4.83);在9.0万株/hm2密度下,JK1103最高(3.95),JK1102最低(-5.57).仅丹340×JK1101、JK33×JK1102组合的SCA效应值在3种密度下为正值,分别为9.84、8.72、22.68、6.33、1.49和19.15.Iodent种质株系与Lancaster、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四大类群自交系杂交时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密度下杂种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呈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Io-dent种质株系间的GCA效应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不同,单株产量GCA在密度为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时变化趋势相近,呈显著正相关;由Iodent种质株系组配的同一组合SCA效应增减与供试密度增减变化的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选用9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由此组配的20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Mo17,P138,PHB1M,PH4CV是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了综3×PHB1M,PH6WC×PHB1M,P138×PHB1M,PH6WC×郑58为高产组合;并得出百粒质量、出籽率、穗粗、每行粒数不宜早代选择,穗长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82份改良PH6WC的DH系及PH6WC、WG6320为母本,以相对应优势群通A6、通694、WG5603、PHB1M、PH4CN为父本,作(84×5)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主要农艺性状的GCA相对效应值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株产量GCA相对值达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7个,即出苗期、株高、穗长、行粒数、容重、籽粒水分、抽雄期SPAD值。单株产量GCA效应值为正值的有38份材料,占89个供试自交系的42.7%。在5个父本系中,只有PHB1M的GCA效应值为正值,说明DH母本系与PHB1M构成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5个Reid类群骨干系作测验种,测交6个Lancaster、旅大红骨类群的自选DH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设置3个不同密度,对单株产量的遗传稳定性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在6.0万株/hm2条件下组合的单株产量均值最高,9.0万株/hm2条件下最低;不同密度条件下30个组合中单株产量均值排前3位的组合是PH6WC×JD9,PH6WC×JD26和PHGJ4×JD26;其中组合PH6WC×JD9和PHGJ4×JD26在6.0万株/hm2密度下种植单株产量较高,而组合PH6WC×JD26在3种密度条件下差异不显著。DH系JD6、JD11、JD28在6.0,7.5,9.0万株/hm2密度下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为正值,对密度选择压力不敏感,稳产性较好;而DH系JD7、JD9、JD26在3个密度下GCA效应值波动大,对密度选择压力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自交系丹717及其衍生改良系F787、丹1705、W8017和铁0606为被测系,与不同杂种优势群骨干系丹598、PH4CV、昌7-2、丹299和S121共5个自交系进行NCⅡ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自交系丹717、丹1705和丹299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综合评价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来看,杂交种丹717×丹598为最优组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结果,而总配合力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更为接近,说明利用总配合力效应更能准确地衡量杂交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为改良玉米Suwan和Tuxpeno种质,并为早代测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法,以Suwan-Lancaster、Tuxpeno-Reid改良系及测验种等14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组配成49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组合鉴定研究玉米自交系产量与穗长、百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两大类群改良系间产量特殊配合力较大,相互杂交能够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两改良系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占总体基因型方差比例均大于6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四川省常用的10个骨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为未来改良与利用这些骨干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10个骨干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714、RP125以及R08具有较高单株产量GCA,育种利用价值较大;具有较高单株产量SCA的组合分别是714×723、R08×723、CD30F×RP125,可以运用上述组配方式进行自交系改良与杂交种组配。结论和讨论: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玉米育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导自交系改良、构建杂优模式与组配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