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是在已经成熟的小麦辣椒套种栽培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小麦收获后形成的80cm空档种植芝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的间作套种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间作套种模式和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辽宁西部朝阳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下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探讨了4种林(果)粮间作栽培模式,苹果与小麦间作、苹果与红薯间作、桃与谷子间作、大枣与大豆间作。经效益分析表明,苹果与红薯间作纯经济效益最好,桃与谷子间作纯经济效益次之,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利用了玉米与大豆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互补,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本文首先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当前成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种类,最后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21)
辽东山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合理利用林间空地进行林药间作,不仅保持生态环境,而且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药材喜湿耐阴、荫蔽怕晒的生长习性,实施以"药"养林、林"药"套种的高效种植模式。以林下栽培人参、西洋参为例,提出实施林药间作套种需注意的问题及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林粮模式林粮模式就是在林地间作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等矮秆作物的种植模式。主要包括林粮间作、林菜间作和林棉间作。目前,邢台市林粮模式发展面积占林下经济总面积的95.7%,是现有林下产业最主要的栽培模式。典型范例有以下2种:1.1核桃—棉花—瓜果类间作模式。在浅山丘陵区种植薄皮核桃,种植早期林间空地较大,可绕开树苗种植棉花,棉花垄间套种冬瓜、甜瓜和花生,仅棉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挖掘拜城县果园综合效益和经济潜力,达到果树与小宗作物互相增产,提高农牧民收入的目的。通过开展林果间作新型饲草引种试验,探索具有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的林果间作饲草模式,为解决拜城县畜牧业冬春饲草短缺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为解决林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间作农作物效益下滑和全地区畜牧业生产中饲草大量短缺问题,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开展果林间作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充分挖掘果园地综合效益和经济潜力,进行了果园间作牧草试验,旨在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地区林下间作的饲草品种,以促进农、林、牧产业协调发展。一、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多年生菊苣、多年生三叶草、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苜蓿等4种饲草。  相似文献   

8.
正现阶段的国家建设当中,林业与药业是两项非常重要的产业,但是均遭遇到了自身的挑战和问题,为了在日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良好的提升,可尝试通过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来完善林业与药业的不足。相对而言,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实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而且能够在各项问题的综合改进方面,取得较高的创新效果。文章针对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进行,已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棉花间套大蒜的栽培方法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该间作套种模式,实现蒜棉同增产,产值效益也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长短结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了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阐述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意义和原则,总结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8种栽培模式,从选种、选地、整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主要技术,指出了林下套种中草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1,(3)
林下套种中草药栽培已经逐渐成为常态,而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林下套种中草药栽培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协调利用自然资源,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多元化发展也有着一定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进行一定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形成背景,简述了技术形成路线及创新点,总结出了其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以期为同类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5.
发展林下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长短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本文介绍了林下套种辣椒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从间作套种入手,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广泛开展了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探讨了以西瓜为主的间作套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林争地、粮经争地等问题,总结出了有关与西瓜间作套种的四种栽培模式,并推广了一定面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8年,全县推广3.67万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6,(11)
正为了解掌握沈阳蔬菜间作、套种栽培生产模式现状,促进相邻地区之间蔬菜发展经验和技术交流,2015年,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组织了对沈阳周边县区蔬菜间作、套种生产模式的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法库县、苏家屯区、康平县和辽中县等地区,对蔬菜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韭菜间作套种在集约化庭院经济生产中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模式。介绍了几种韭菜间作套种模式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以克服单一种植韭菜中的连作障碍,提高光能利用率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形式的推广.各地均发展了多种形式的保护地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小拱棚栽培因其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技术要求较低而深受广大菜农喜爱。笔者自2000年以来连续5年时间对小拱棚韭菜、甘蓝、青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进行研究推广.全年实现两种三收,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平均每亩年收益1.0万~1.2万元。目前已经在当地推广该模式533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