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成  姚军 《农村电工》2012,20(1):15-16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作为智能电网基础的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应用也在同步进行.笔者所在地区的城市居民用户已全部换装为智能电能表,下一步农村居民用户也将全部换装.此新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抄表收费营销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营销系统和智能电能表两套计费系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给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1 远程预付费系统的应用状况 远程预付费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最早我们接触到的远程抄表系统是单纯的远程抄表,并没有预付费的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技术越来越成熟,相应出现了多功能预付费电能表.远程抄表和多功能预付费电能表的结合,产生了远程预付费系统,在供电企业中应用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翔 《农村电工》2001,(11):35-35
近年来,总线式居民用电远方集中抄表系统被很多地区的电力部门在实际中应用,这种通过采集器(RCU)采集电能表脉冲,井传输到数据集中器(RDS)及传输集中器(RTU),从而实现远方集中抄表功能的系统,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抄表差错,实施用电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此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易因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各种故障,使抄表正确率达不到100%。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江苏省东台市东亭新村3 300户居民集抄系统的应用实践,对总线式居民用电远方集中抄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进行了探究。1造成总…  相似文献   

4.
浅谈GPRS技术在远程抄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宋珂全 《农村电工》2009,17(12):21-22
GPRS技术应用于远程抄表系统,即供电企业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系统,将从工业和民用电能表采集的电力系统数据实时传递到供电公司的集中监控中心,利用GPRS网络简单高效的通信传输手段,在移动通信公司的GPRS业务平台上构建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实现电能表数据的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5.
《农村电气化》2001,(9):7-9
1 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自动抄表系统主要由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构成 ,通过网络还可以和供电局的营业收费系统相连实现抄表收费一体化。如图 1所示。图 1 自动抄表系统结构示意图电能表——电能表有脉冲电能表和机械电能表两种 ,脉冲电能表可输出标准脉冲信号到采集器 ,而机械电能表需将用户的用电量通过光或磁的方法转换为标准脉冲信号。采集器 (或称为采集模块 )——采集器分为单表采集器和多表采集器两种 ,单表采集器只能采集、存储1块电表的数据 ,多表采集器可同时采集、存储 8、12、16、2 4、32或 64块电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一代多功能电能表自动测试及抄表管理系统在整套智能电能表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该系统的主要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牟民生 《农村电工》2000,(11):42-43
电能表记录的数值是计算电费的依据,准确抄录各用户每月不同用电类别、不同时段的表底数,才能正确计算出用户不同用电类别的各项用电量和应交电费金额,同时还能使供电部门准确计算购电量、售电量及损失电量.由于农村用户计量点多而分散,且用电类别不同,目前电能表的抄录大多以手工抄表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1 低压载波电能表简介  低压载波电能表是一处新型智能电能表。它以普通电能表为基表 ,采用质量好、高过载率的 DD86 2 - 4型电能表。其额定电流 5 A,最大负荷2 0 A。在基表内部加装一数据采集元件。通过光电脉冲采集电能表表盘转数 ,记录、存储并发射电能表的指示数和其他相关参数 ,该元件采用国际先进电力载波专用集成电路 ,抄表精确到 2位小数。完全能满足电费核算要求。2 自动抄表系统概述2 .1 自动抄表系统构成  自动抄表系统是由数据采集模块(置于低压载波电能表内 )、电能数据集中器、抄表信道 (电话通道或红外线集中抄表 )…  相似文献   

9.
GPRS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供电部门抄表自动化、实现远程预收电费(购电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对其它抄表手段而言,GPRS网络技术采集数据安全、可靠、方便、快捷。该文还介绍了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终端与主站功能、组成,购电控的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10.
1 系统简况1.1 系统设计功能与应用远方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是电力企业迫切需要的一项新技术.它主要由PMDC系列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器、电能表、传感器、通讯控制计算机、主控中心工作站及调制解调器组成,通过公用电话网络传递数据和各种控制命令.采集器控照主控中心计算机命令及规定格式将电能表数据实时记录保存,工作站实时调用或定时将各分散点采集抄、测数据传输收集,并由网络系统自动分割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参数量、绘制图表等,从而完成电量信息数据的自动抄算.其结构如图:  相似文献   

11.
<正>小区集中抄表系统依据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载波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电子技术,采用集中式或分层、分布、分散式结构,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低压用户电能表数据的自动抄录。本着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系统可靠、安装维护方便、用户使用操作简单的原则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1系统原理及设计整个系统采用全分布、全分散式远程载波抄表方式,即在普通电能表中内置载波采集模块,直接与集中器通信。该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全部载波模块在出厂前已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的智能卡表系统,与普通电能表相比,采用的是先付费后用电的缴费方式,同时具备提醒功能、自动抄表功能和欠费自动断电功能等特点。但是,由于我国电力立法制度的相对滞后,使智能卡表系统的运用面临有关法律检验。  相似文献   

13.
在远程抄表领域,供电企业已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覆盖,而水、气、热等行业目前覆盖率较低,行业发展不均衡,且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为此,国网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提出了电、水、气、热"四表"一体化集抄系统集约共建的设想。这项举措的实施,将有利于节约国家资源,解决群众缴费难题,促进企业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1主要的技术路线和功能设计1.1试点设计原则原用集中器不变,升级集中器软件,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电体制改革,原电管员、村电工纳入抄核收队伍,供电局也抄表到户、收费到户,用户数量近10倍的增加,其中抄表人员占营销队伍70%以上,随着电力营销系统、智能电能表、抄表机的使用和升级,抄表人员技能不能随之提高和适应。随之,出现相应的现场抄核差错也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对此供电企业对抄表人员进行培训分析,提出了新的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抄表人员的技能。此项成果代表金华电业局参加2011“玉柴重工”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强雷区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多发因遭受雷击而损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在金华金东地区开展对一部分电能表采集器安装专用极间放电二合一电涌保护器的试点,提出了在条件恶劣和没有条件做接地情况下,为试点的电能表采集器安装专用极间放电二合一电涌保护器(电源和信号),经检验试点的电能表采集器均无因雷击而损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新建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住宅区一户一表的改造,对供电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电部门对供电抄表、收费、系统维护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河南许继电能仪表有限公司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满足客户更高的需求,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自行研制开发出低压电力载波抄表系统。该系统是集电能表数据采集、载波传输、数据存储和通讯、数据处理及送、断电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可以使供电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用户用电情况,检测用户窃电行为,并可根据需要进行送、断电控制。整个系统人性化、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薛壮 《农村电工》2003,11(1):32-32
在集表箱中安装电能表可以满足集中抄表、集中管理和高透明度的要求。在箱内套接引线时,安装人员一般将进表引下线头留够长度后剪断,剥去绝缘层,再用另一个剥去绝缘层的线头共同并入电能表接线桩头,然后拧紧螺丝将电源引入另一块电能表。更好的接线方法是:将接户引下线预留足够长度,用不剪断线头的方法,在电能表进线桩头处剥开足够长度的导线绝缘层,从剥开裸线的中间将引线折回双股并接入电能表桩头,最后将螺丝紧固。这种接线方法可以保证良好的接触,消除由于电能表进线接触不良引起的电能表桩头发热烧损,而影响电能表使用寿命的…  相似文献   

18.
居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远程抄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直接利用低压电力线构成与低压电网系统结构相对应的用户电能表终端+配变集中器组网的远程抄表系统。  相似文献   

19.
袁振东 《农村电工》2006,14(3):12-12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电工,她的工作是抄表、收费和管理。然而,就是在这些平凡的工作中,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改写了梨园村用电管理“记录”,用心血谱写了一首“光明曲”。她,就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供电所女农电工朱敏。一股冲动顺河镇梨园村,在全镇供电管理中是公认的“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省富阳市供电局为台区用户安装了智能电能表,并全部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公共变压器(以下简称公变)关口则采用公变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所有用户电能表与公变终端电能量统一采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现场系统)进行每日零点的电能量冻结,故可以在现场系统上统计计算每日台区线损,但该线损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总存在一些偏差.笔者就此分析了一些引起线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