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大豆需求日益增加,大豆种植从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调整大豆品种种植结构,发展大豆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重点解决种植存在的问题,综合配套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增产增收。现将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茬整地对于土壤的选择一定要遵循肥沃的原则,要选择有施肥基础的玉米,烤烟、马铃薯茬口。并且要对整地严格的把关,对秋翻、春翻地块做到整平耙细,顶浆起垅压实;原垅玉米茬如果有深翻基  相似文献   

2.
一、土壤的选择。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川草甸土地块,以玉米、杂粮茬为宜,整地时间和质量是"大豆45cm双条播"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整地作业上,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大豆需求日益增加,大豆种植从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调整大豆品种种植结构,发展大豆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综合配套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增产增收。一、整地选择具有轮作基础的地块,是减少杂草危害和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及时整地要求达到耕层表面细碎平整,上松下实,土壤松紧适宜,这样能保水保肥,提高大豆播种质量,有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品种;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抗倒伏、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抗病虫品种。二、良好的土壤耕层条件;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川草甸土地块,以玉米、杂粮茬为宜,整地时间和质量是"大豆45cm双条播"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整地作业上,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  相似文献   

5.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最好是秋整地。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垃。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耕整地、播种期、栽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秋食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现有土地很难满足大豆的种植需求,为此必须要依靠提升大豆种植技术的方式,达到大豆产量提升的目的。本文针对优质高产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几方面分析。一、整地、施肥秋季,前茬收获后,用除茬机将茬子打碎,进行秋翻,耕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镇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和暗坷位,春耙前,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多元复合肥5公斤,经充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桦甸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栽培技术模式包括适区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播种、种植方式、合理密植、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一、土地选择。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平川草甸土地块,以玉米、杂粮茬为宜,整地时间和质量是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整地作业上,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秋翻深度一般为16-2cm。翻耙时应做到不起大块,不出明条,不重耕,不漏耕,耕深一致。轻耙深度要达到8-10cm,重耙达到14-16cm。耙耢作业后,土壤要细碎、地面要平整,耕层内无大土坷垃及空隙,不漏耙,不拖堆。大豆茬和其它杂粮茬  相似文献   

10.
幼龄茶园套种大豆种植模式可提高幼龄茶园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同时降低幼龄茶园管护成本,在幼龄茶园面积较大的贵州地区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为幼龄茶园套种大豆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从大豆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幼龄茶园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当前世界中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大豆作为当前各种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和食用产品,其高产栽种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从大豆种植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为大豆高产提供参考。一、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的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整地,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蒜-大豆套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秋深松整地、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采用该种植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是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优质,高质大豆的发源地。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  相似文献   

14.
毛葱套作大豆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实现一季双收,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本文主要总结了品种选择与整地施肥、栽培技术以及适时收获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是我国优质专用大豆的生产与出口基地。在不同生态区域推广应用适宜的专用大豆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严格进行保优栽培。针对不可专用品种的生育特性,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项技术,对播期选择、播种方式与用量、施肥方法、抗旱防涝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试验示范,摸索出适合的高产栽培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使专用大豆品种实现高产优质。1合理轮作,深耕整地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晋中市平川地区自然气候优势显著,光照充足,雨量集中,适宜种植复播优质大豆。基于此,浅谈复播大豆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优良品种选择、选地和整地、播期和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以期为复播大豆的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屏南县自然条件适合秋马铃薯种植,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直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豆意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1.1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十分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小麦、玉米、马铃薯、杂粮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优化当前多年来主栽大豆引起的各种不利影响,推进农业生产大机械耕作与连片轮作制度的发展,不断提升县域农业经济的产能,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强作物高产创建潜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制定本方案。其主要以小麦“早高密”栽培技术模式为重点,以早(秋)整地、早(秋)施肥、适时播种、高标准栽培作业、合理增加植株密度、增施肥料、氮肥后移、适时灌水、合理化控等技术环节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地块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不易涝的土地块,盐碱地不适宜种植。注意严禁选用在前茬施用过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等长残效药剂地块。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茬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地瓜茬,忌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白菜、甘蓝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地块。2、深松整地实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垄施肥连续作业。麦茬伏秋翻、耙、耢起垄,镇压。深松35~4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