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季虎 《农村电工》2012,20(1):21
近年来,因钓鱼而引发的触电事故屡屡发生,如何有效预防钓鱼触电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安全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1 钓鱼触电的原因分析1.1 钓鱼者安全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大多钓鱼者不知在电力线路下钓鱼属于违法行为,漠视供电企业的警示标志和友情提醒.部分钓鱼者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不知碳素合金的鱼竿导电,在电力线路附近钓鱼,鱼竿、鱼线与电力线路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或虽知有电危险但存在侥幸心理,对鱼塘附近的高、低压线路视而不见.一旦鱼儿上钩,情绪激动,提竿时碰触带电线路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触电急救知识,贻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农电事故中多为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重者死亡,轻者伤残。寻找农电安全中的触电事故原因,探求其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在农村的普及,电力给农村带来光明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由此产生的电力损害赔偿案件也随之增多。在对待和处理农村触电事故时,由于不少人缺乏电业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致使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和认识。笔者就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提出肤浅见解和大家一起探讨。 误区之一:供电企业是低压设施的受益者,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对低压设施上发生的触电事故,供电企业应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是依靠电力“机井”取水。每年的春耕、秋播两个季节,供电企业都要提前制定保障农业抗旱用电的有效措施。由于农田灌溉用电环境比较潮湿,在这个时期也往往因为部分农灌电力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运行时间不固定、农村地区安全用电的意识不强、在“机井通”上私接电缆灌溉等各种原因引起人身触电风险。供电企业须要依法依规、尽职履责做大量的安全管理及服务保障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一旦触电事故发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由于部分群众安全用电意识淡薄等原因,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植树以及私拉乱接,造成农村人身触电事故时有发生,给受害人、供电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精神伤害、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与我国正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由于“电”具有看不到,听不见、嗅不着,摸不得等特点,并且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很突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死亡率比较高。在生产工作中一旦发生有人触电,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触电后不一定会立即死亡,全身各组织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事故时,法院在法律适用、归责原则、赔偿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同为在高压线下钓鱼被电击伤,有的法院判决供电企业承担主要责任,有的法院判决供电企业承担次要责任,有的法院判决供电企业不承担责任。笔者结合触电事故的归责原则,谈谈触电伤亡事故中的过失相抵原则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社会触电案件,一般指供电企业员工以外的社会其他人员触电的事故,它常常导致较严重的人身伤害。社会触电案件是许多供电企业遇到过的问题。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供电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触电案件被提起索赔诉讼增多,供电企业应重视这个问题。供电企业要做好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律责任的预防工作,一方面是要注意在电力生产经营中避免做出使自己产生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大。这本是好事,然而,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发的经济赔偿官司,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触电伤亡人数数千人,大多数的事故发生在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上,在供电企业涉诉的各类案件中,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触电事故上,有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原因依法用电观念欠缺。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直接用导线挂、勾架空输配电线路用于泵水、灌溉;擅自接线(窃电)用于接泵房、空调等大负载用电设备等;私自改变计量装置偷窃电;私设电网电鱼、电鼠、防盗等;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多因"做贼心虚"又缺乏用电知识而触电伤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农网在提高农村用电安全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农村地区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大多数原因是常见的绝缘破损、安全距离不足等,但在某些事故中也出现一些罕见的原因,本文所分析的一起触电事故中导致绝缘失效的原因就比较特殊。本文对这起触电事故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类似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使用家用电器造成触电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因此,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般说来。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家用电器,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触电、火灾等恶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触电技术措施是主要原因。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有哪些防触电技术措施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中,由于接触不良或外力破坏等原因经常发生中性线开路事故,这种事故一般都会造成大量的电器烧毁,甚至引发火灾或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此类事故,供电企业除了要应对客户的索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为防微杜渐,预防供电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发生,本刊《安全第一》栏目特向广大作者征集各类涉电人身安全方面稿件,如人身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人身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经验介绍、触电急救知识等。文中涉及的具体单位、具体线路设备等可用某供电公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用电的逐步普及,触电伤亡事故在所难免。触电伤亡事故发生后写出调查报告是供电企业的法定义务,而事故调查报告,又是以后触电伤亡赔偿、事故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为防微杜渐,预防供电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发生,本刊《安全第一》栏目特向广大作者征集各类涉电人身安全方面稿件,如人身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人身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经验介绍、触电急救知识等。文中涉及的具体单位、具体线路设备等可用某供电公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农村的调查 ,农民在使用抽水机、粉碎机、碾米机、膨化机等电动机具过程中 ,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正确使用电动农机具防止事故的发生 ,应注意以下八点 :1.有接地装置 电动农机具的金属外壳 ,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或临时接地装置。这样 ,万一农机具的金属外壳带电 ,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地下 ,从而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2 .不可带电移动 移动电动农机具时需事先切断电源 ,不可带电移动。3.供电线路的安装 电动农机具的供电线路必须按照用电规则安装 ,严禁乱拉乱接。如果农机具离电源较远 ,应在农机具附近单独安装双刀开关和…  相似文献   

18.
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从根本上防止事故这个“果”,必须有针对、有重点地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因”。对于人身伤亡事故而言,每一个事故发生的背后几乎都存在着员工对安全意识的疏忽或侥幸心理,供电企业究竟应该以哪方面为重点加以控制,才能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地防止这类事故发生呢?  相似文献   

19.
郇保宏 《农村电工》2006,14(1):38-38
1事故经过2004年3月16日14时5分,某供电所接调度通知:该所管辖的10kV公用1号线路发生L1相接地。接通知后,值班人员立即通知供电所抢修人员进行查线。14时20分,接群众电话,反映公用1号线路李庄支线L1相导线距地面1.3m左右,造成一人触电。根据群众反映的出事地点,值班人员立即命令查线人员拉开控制李庄支线的断路器,并赶到出事地点,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经检查,触电者身上多处被电灼伤和击穿。随后到来的医护人员诊断触电者已死亡。2事故原因及教训2.1触电者李某(55岁,李庄居民)缺乏安全基本常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是李某触电事故的直接原…  相似文献   

20.
刘光巧 《农村电工》2006,14(8):12-13
1存在的问题 1.1农电体制改革后,管理的职责、范围、技术要求给安全管理带来压力。一是安全管理职责更重了。农电体制改革后对农电工进行统一收编,管理职责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农电工的人身安全纳入了县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农村用户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不管责任在谁,供电企业难逃十系,使县供电企业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二是安全管理范围更广了。实行“两改一同价”后,供电企业的电费计量点设在每个农户的进户线端,管理范围扩大了数十倍,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同比增加,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大。三是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近年来,供电企业普遍应用计算机机新技术,变电、调度、配网逐步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力事故的处理从技术措施上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