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7,(21)
<正>相关研究指出,不同地区的降水等气候因子对土壤湿度的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马柱国等通过分析中国东部土壤湿度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的土壤湿度与降水等气候因子之间关系差异显著。阜新春季有"十年九旱"之说。春旱,尤其是春播期严重干旱对阜新春季正常播种影响很  相似文献   

2.
春旱是指长时间少雨或无雨从而影响春耕春种的一种气象灾害,分为春播干旱和春插用水不足两种。本文针对阜新地区"十年九春旱"的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雪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295-297
本溪地区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如果春旱发生后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将会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应做好对本溪地区春旱特征的分析,掌握春旱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了更好的解决本溪地区的春旱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2014年本溪地区春旱的环流背景及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吉林农业》2011,(5):215+241-215,241
对于春旱严重的阜新地区,谷子已成为该地区坡耕地的主栽作物之一,针对谷子生产中常见的秕谷现象,分析原因并阐述了栽培中防治秕谷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石超 《吉林农业》2011,(4):4+3-4,3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尤其对旱作农业区的增产增收有着重要意义。阜新地区多低山丘陵,土质瘠薄,十年九春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因此,阜新地区应该依靠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旱作农业挂术,以保证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近50年来春旱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50个站点1960-2008年春季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对辽宁省各单站春旱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区域春旱进行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发生春旱的频率较高,共有21年,占评估年份的42.9%,其中发生春旱为特旱的共9年,占评估年份的18.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春旱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省内各地都有春旱的发生,春旱发生的地域性不强.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风大少雨的春季顶浆打垄或翻耙施肥,会导致土层中水分大量散失,不利出全苗和壮苗。春旱主要发生在4~6月份,但防止的办法要从秋季入手。秋整地实现了春墒秋保,做到了春旱秋防。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3,(26):22
<正>目前,辽宁省的葫芦岛、锦州、阜新、朝阳市、绥中县2012年节水滴灌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控制面积达112.22万亩,涉及23个县(市、区)。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恰逢我省降雨偏少,气温偏高,辽西地区农作物遭受春旱。在这关键时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相似文献   

10.
阜新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偏低,苹果树冻害常有发生,一些冻害严重的年份,甚至会造成苹果树死亡,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对苹果树冻害发生的类型、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介绍,以便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潘忠义  钟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61-11761,11768
利用绥中县1956-2012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7年绥中的干旱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在57年中,绥中共发生春旱27年,严重春旱15年;共发生伏旱30年,严重伏旱21年;共发生秋吊19年,严重秋吊12年;共发生春夏连旱14年,伏秋连旱13年,春旱、伏旱和秋吊同时出现的三季连旱8年。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浚县发生的春旱对当地的农作物以及其他植物均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简单的介绍让我们对春旱有所认识,以及简单论述了春旱对农业的影响,并且在灾害发生后预防次生灾害所给农业带来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3.
气候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实际关系,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经过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并切会影响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以阜新地区为例,研究阜新地区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连地区1990~2015年39个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采用墒情指标评价法作为干旱评估标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Kring方法进行空间化,绘制大连地区春季干旱频率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地区春季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春旱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瓦房店北部、金州发生频次最高,属于春旱高发区;庄河最低,属于春旱低发区;旅顺和普兰店局部属于春旱易发区。  相似文献   

15.
阜新市地处辽宁西部,农业气候条件较差,十年九春旱.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目前,在玉米生产全程中,除收获环节之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制约阜新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也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省春旱对玉米危害最大,一般发生在4~6月份,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上一年雨雪稀少,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大。此外,春季温度回升快,相对湿度迅速降低,风速大,蒸发量大,致使解冻返浆后的土壤水分迅速消耗,造成春旱。而秋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贵州省凯里地区历史天气资料1959~2012年3~5月雨量、温度的变化资料,对春季发生干旱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凯里市春旱天气变化特征及预测指标,并得出其预报方法,对预测凯里市春季发生干旱程度具有参考价值、并提出对春旱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广西预防和减轻春旱灾害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961~2016年共56年广西9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春季各月逐旬总雨量资料,计算广西逐年春旱分布情况;采用NCEP/NCAR全球2.5°×2.5°的平均大气环流资料,分析春旱的气候成因。【结果】广西春旱频率自东北向西南增大,和春季雨量分布大致相反;广西春旱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重旱有增加的趋势;大气环流系统是春旱形成的主要因素,云贵高原余脉的背风坡地形使桂西春旱加剧。【结论】广西春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主要是自东北向西南增大。近10多年处在春旱偏重时期,呈上升趋势。桂东春季受华南静止锋南北摆动影响,又处在副高西北侧,春旱频率低。桂西和广西沿海地区因地形阻挡,加上热低压的影响,干热天数多,因此春旱频率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六盘水市1971~2011年气象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分级标准,统计分析六盘水市春旱的时空分布规律: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4月次之,5月最少;年累计最多天数盘县、水城均为70 d、六枝60 d,近41年来3个地区中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占春旱总年数的46%。  相似文献   

20.
<正> 封丘县地处黄河故道,年降雨量较少且分布不匀,在小麦需水较多的孕穗—灌浆期,经常发生春旱。据气象部门统计,春旱发生的频率平均达85%。而且水利条件较差,因此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