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一、试验目的为了验证应用拿敌稳与安泰生混配使用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安全性及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做此试验。二、试验条件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龙粳21。2.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土壤p H值为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试验地为连作九年的水稻田,常年水稻叶瘟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2.
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江苏省昆山市鼎烽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适宜剂量和持效期,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及该药剂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该药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用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龙登福赛(噻呋·苯醚甲27.8%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水稻作物品种:垦鉴稻6号2.2耙标生物:稻瘟病2.3环境条件地处三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593℃。2.3.1试验地情况前茬作物水稻。土壤种类潜育白浆土,有机质3.89,PH值6.5,速效氮0.6865mg/kg、速效钾1.2264mg/kg、速效磷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75%戊唑·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及适宜剂量,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及产品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75%戊唑·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0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建议在今后的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继续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5.
<正>明确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用量及施药时期,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对象: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作物:水稻品种:隆优3051.2环境条件本试验田块安排在勉县农场,面积2亩,前茬作物油菜。  相似文献   

6.
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明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进行了防治田间药效试验,1%申嗪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较高,且对水稻安全,建议施用剂量为1 050 g/hm2,在纹枯病发生初期用药,隔10 d左右再用1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1试验目的验证试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探索最最佳用量,为试验药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水稻纹枯病。水稻,品种为野香优9号,生育期115天。2.2环境条件试验田选在上林县大丰镇三联村排温庄晚稻开展,该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7%,PH6.2,2016年8月10日抛秧,施用45%复合肥25公斤/亩作底肥,田间保持2-4厘米水层,抛秧后8天,每亩施尿素7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拌稻田除草剂撒施。抛秧后25天晒田  相似文献   

8.
以枯草芽孢杆菌YZ原粉为有效成分,通过三轮正交试验,室内筛选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种衣剂配方中各组分及最优配比,测定种衣剂粗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拮抗菌YZ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的最优配比为膨润土65.93%,聚乙烯吡咯烷酮5.49%,木质素磺酸钠6.59%,YZ原粉21.98%。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为64.64%。  相似文献   

9.
黄河  鄢凯舟  林元山  丰来  罗志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4-8586,8647
[目的]探究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方法]通过点接种于平板与水稻纹枯病对峙生长对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进行了初筛,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复筛,并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所得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结果]初筛获得17株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复筛获得菌株Lys-67,该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Lys-67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单因素试验,菌株Lys-67利用麸皮5.0%,于35℃、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发酵3 d,经牛津杯打孔法检测,150μl发酵液中活性成分抑制水稻纹枯病的抑菌圈达36 mm。[结论]为菌株Lys-67的进一步研究及生防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利用噻呋酰胺进行水稻种子处理以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可行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药剂拌种对种子的安全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直播和育秧移栽2种栽培方式下,24%噻呋酰胺悬浮剂(SC)以不同比例拌种处理均能够有效预防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噻呋酰胺1.0~1.5 g/100 g种子拌种,对水稻发芽安全无药害,对抽穗期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6.49%~94.03%,药剂持效期达110 d,而且收获稻谷中噻呋酰胺检测为未检出。说明采用噻呋酰胺进行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40%噻呋酰胺·已唑醇SC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药后14天防效为68.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对作物生长无不良的影响,药后安全。1试验目的水稻纹枯病为我县常发性水稻病害,为探索防治水稻纹枯病,在单季中稻区进行了药效试验。选用江苏莱科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40%噻呋酰胺·已唑醇SC杀菌剂,于2016年在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犀溪村(海拔350米)进行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防控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方法]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研究防治水稻纹枯病常见药剂控病效果。[结果]6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安全,以32.5%苯甲·嘧菌酯SC 600 mL/hm~2的病指防效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有效防控水稻纹枯病合理选用药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通过本次试验,评价参试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浓江科技园区,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  相似文献   

14.
为贵州安龙德卧镇及相似地区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70%戊唑醇·丙森锌、烯肟·戊唑醇及毒氟磷等5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14.43%~58.98%。其中,50%氯溴异氰尿酸的防治效果相对较高,为58.98%;其次为毒氟磷,但防效不足50%;50%氯溴异氰尿酸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685.67kg/667m2,其次是毒氟磷,产量为662.00kg/667m2,二者分别较对照增产12.70%和8.82%。50%氯溴异氰尿酸可在生产上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5.
进行24%噻呋酰胺悬浮剂在水稻纹枯病上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指防效为73.84%~89.16%,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对作物也未见明显药害,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种理想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野外水稻田采集的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生防细菌菌株5株,以水稻纹枯病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划线平板对峙法筛选出细菌菌株B-2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表明B-2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B-2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B-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为85.33%,能够明显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该研究结果对水稻病害的生物防控、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2015年进行了田间分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盛期,间隔10d用5%已唑醇EC 80g/667m~22次,至水稻灌浆初期,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稳定在95%以上,用药时间推迟或用药次数减少,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包来仓 《河南农业》2016,(25):30-31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和评价苯醚甲环唑·嘧菌酯(30%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供试作物水稻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农药取得农药登记和今后大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条件(一)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作物为水稻,品种选择新丰2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30%嘉润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嘉润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剂量225-300ml/hm2范围内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并称为世界稻作三大病害,其中纹枯病从水稻苗期到生长后期均可感染,导致水稻无法正常抽穗或秕谷数量增多,而稻瘟病主要影响水稻产量,轻则减产15%,重则减产50%甚至绝收。以下介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病条件、症状及防治方法,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一、水稻纹枯病(一)发病条件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发病条件主要与菌核数量、气温、湿度和耕作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