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增产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水稻精量栽培在广东省的示范效果,选择3个示范片以常规栽培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精量栽培平均每667m2产量为509.75kg,比对照增产37.53kg,增产率7.95%;精量栽培比对照节水25.40%,节氮8.24%;精量栽培每667m2产值为1121.45元,比对照增加收益82.57元,增加收益率7.95%;精量栽培每667m2成本为570.52元,比对照节本29.52元,节本率4.92%;精量栽培每667m2纯收益为550.93元,比对照增加纯收益112.09元,增加纯收益率25.54%。因此,水稻精量栽培增收节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推进上海市优质水稻品种在市郊的推广应用,充分展示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特进行了"光明粳2号"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光明粳2号"直播栽培展示方的每667 m2实际产量为625.6 kg,比对照"秀水134"增产3.71%;3个展示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83.2 kg,比对照"秀水134"减产5.08%。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近年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发展很快.与常规灌溉相比,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节水40%~50%,皮棉增产15~20 kg/667m2,平均增效200元/667m2以上,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粳稻武运粳7号超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运粳7号是江苏苏南近年来主推的水稻品种,其穗粒互补性强,产量潜力大,稳定性好。本试验结果显示:武运粳7号产量800 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0万~22万/667m2,每穗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93%~94%,千粒重28~29 g。武运粳7号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和扩库强源,通过软盘稀播育壮秧、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手段,构建800kg/667m2超高产的库容量,可实现稳定超高产。  相似文献   

7.
从灌溉方式、品种类型、栽插密度和施肥量研究了对水稻汕优63和盐粳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限制型品种盐粳2号,常规灌溉的产量高于节水灌溉;源限制型汕优63,节水灌溉的产量与常规灌溉相近.在中肥条件下,常规灌溉的产量高;在高肥条件下.节水灌溉的产量接近或超过常规灌溉.在节水灌溉时,增加栽插密度有明显的“以密补水”的作用.节水灌溉区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相应提高,但千粒重在两类灌溉方式处理间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中施肥量与基追肥比例对大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山东嘉祥紫皮蒜为试验品种,在减施化肥20%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灌溉方式和基追肥比例。结果表明,大蒜水肥一体化灌溉较常规大水漫灌,每667 m2平均节水40.85 m3,节水率平均达52.50%;在不同的基肥追肥比例及灌溉方式中,水肥一体化喷灌并施用基肥60%和追肥40%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提高了14.48%和10.89%,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相比于常规大水漫灌处理分别提高了9.01%、15.75%。研究表明,通过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合适的基追肥比例下,能够实现大蒜种植的节水、减肥和增产。  相似文献   

9.
早熟晚粳稻武粳15穗型大,高产稳产,作小麦茬塑盘育秧机插栽培,基本苗6.5万~8.0万/667m2,10~11叶期够苗,高峰苗28万/667m2左右,成穗率75%左右,一生总叶片18张,播种至齐穗107 d,全生育期159d。产量构成中有效穗20万~22万/667m2,每穗总粒13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 g以上。高产精确栽培应抓好培育壮秧、大田沟系配套、整地平实、优化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科学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10.
增施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例,研究了崇明岛农场施用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宁粳1号"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为644.56kg/667m2,比对照增产6.99%,且极显著大于对照,增产效应最明显;"武粳15"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5kg处理,为661.50kg/667m2,比对照增产8.0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施硅肥10~15kg/667m2增产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