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可以为推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研究理论、方法和进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军  孙立波 《节水灌溉》2014,(4):52-55,59
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以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构建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合肥市2005-2011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口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005-2011年,合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平缓地递增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分值较小,在0.4左右,属于弱承载。其变化主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人口急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有关。因此,建议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合理利用本地水资源并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期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土壤水资源特点基础上,阐明了基于土壤水资源利用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综合考虑了农业经济产值、粮食总产量、农业生态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例等4项目标,建立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以保定市为例,提出不同规划年、不同水文年及土壤水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方案,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保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磊  梁新平 《节水灌溉》2019,(1):72-75,83
科学客观的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对于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干旱区水资源特点,并结合塔里木河流域实际情况,建立了涵盖4个方面、12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与综合赋权法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与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2级,和田河流域与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已达到2~3级,若继续恶化必将阻碍流域可持续发展;至2035年,叶尔羌河流域与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为2级,表明研究区水资源复合系统有好转趋势,承载力有所增强;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2级,水资源复合系统相对稳定;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稳定在2级,说明该流域水资源系统可支撑当地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所建模型评价结果稳定、精准程度高,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伟 《节水灌溉》2012,(9):11-14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探索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15个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人口情况、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用水量显著增大,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空间上来看,安徽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安徽北部的水资源承载力低于南部,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和水资源利用情况有关。为了保证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治理及保护。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邯郸市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分析出对本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指标,本文通过收集《邯郸市水资源公报》《邯郸统计年鉴》及第二次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评价资料,提取了10个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指标,并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利用原始数据均值化处理后的矩阵,对其进行主成分的提取。结果表明:在综合得分评价及主成分聚类评价中得出邯郸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现逐年回升态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影响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天然来水量不足及工业污染和农业耗水量大也是影响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承载力是关于人口、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内部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综合指标。目前,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关注。虽然近10年多来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较快,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仍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此,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提出了今后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不但要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更应考虑人为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及借鉴最新的理论和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已成为当前水资源科学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选取适合芜湖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芜湖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芜湖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适载状态,近年来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概述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概念、特征、研究方法、评价指标、度量。强调了系统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近些年来水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结果表明,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采用节约用水,加强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灌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界定了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北方某一大型灌区水资源承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采用方法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显示: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属于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的紧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特性,对水资源承载力和优化配置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依据,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模型。该模型着重从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来研究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得出了水资源支持下的区域经济合理发展规模及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的合理人口载量。最后以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概念清楚,计算简单,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了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此,回顾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和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维持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方法】从榆林市水资源基本特点和现状出发,构建了包含水资源系统、人口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榆林市2013—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较大7个指标作为调控对象,对全市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2013—2015年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一般水平,3 a来,榆林市各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均有所下降,其中神木县承载能力下降最快,由一般转变为弱。【结论】通过对用水指标调控发现,要解决榆林市的缺水问题,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加大农田节水力度、优化种植结构十分必要。此外,必须考虑黄河引水工程,才能提高榆林市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它们的需要往往牵扯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为工具,以人口发展为权衡因子,以不同情景人均需水量为变化因子来评价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超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盟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水资源承载力较大,中西部盟市水资源量超载严重,各盟市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均衡且空间变异性大。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虚拟水贸易问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投入产出和用水量数据,对山东省虚拟水贸易进行了计算,提出虚拟水量计算的新思路,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分行业和时间的角度分别进行讨论,并提出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表明,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的研究对山东省缓解水资源问题,实现新时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关系的条件下,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承载水平的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海南省为实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海南省不同承载水平下的指标值,并计算出海南相应水平下的可承载人口和经济规模,为区域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对策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