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纪137”是福建省稻麦所以籼粳材料复交经多代连续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高产新品种.1996年引进试种,1997年早季,在南靖县良种场、龙山、金山、城关镇等多点示范种植700多亩。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晚兼用型品种,在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30~133d,比“满仓515”早熟4d,株高100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直、根粗根系发达、冠层三片叶分布理想。分率力中强,生长整齐,抽穗子母穗均匀一致,德大粒多,每德平均总粒数165粒,平均实粒数146粒,结实率88.5%~91.3%,干粒重289左右,亩产500kg~550kg。据田间观察调查,…  相似文献   

2.
3.
4.
杂交水稻组合──汕优925许旭明,张爱刚,黄显波,余永安,谢小丹(福建三明市农科所365509)汕优925是珍汕97A与恢复系华明925配组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华明925是通过灿粳杂交选育而成的,其亲本配组方式是粳87/IR30//明恢63产量表现19...  相似文献   

5.
威优647,父本647是从籼粳复式杂交组合[G733(粳)//矮黄米//测64-7]B1F1/IR2035中通过多代系造而育成。与V20A等不育系测交配组表现优势强,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从1987年开始连续5年7次参加省联合鉴定、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获5次第1名,2次第2名,比威优64、威优6号、威优46等3个对照都不同程度增产,特别是米饭食味极佳。1 品比联鉴区试结果 1987年安江农校晚稻3次重复正规品比,获参试12个组合第1位,比对照威优64增产4.9%;1988年在湖南省杂交晚稻联合鉴定中,获参试迟熟组11个组合第1名,比对照威优6号亩增35.3kg,增产8.6%;1989年因参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理安排稻菜轮作及菜茄套作,建立了适宜肇庆市的水稻—菜心—番茄轮套作体系,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收节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2016年在建瓯市进行玉米—水稻种植,简述了玉米—水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西瓜-杂交水稻,是黄山市近年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制度,1996年全市已发展到3000多公顷。经调查统计,西瓜-杂交水稻种植制度,一般每公顷产西瓜45~52.5吨,稻谷6750~7500kg,全年总产值可达6万元以上,比早晚稻连作每公顷增产值3.75万元左右。这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瓜-稻年内水旱轮作,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其主要技术如下。(一)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合理安排茬口西瓜选用聚宝1号、新红宝等品种。3月中下旬温汤浸种催芽,采用营养钵育苗,4月下旬移栽,7月…  相似文献   

10.
<正> 2SB—400型水稻播种机,是营口市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水稻软盘育苗播种机(见图)。该机是水稻低棚规格化育苗重要设备,它可直接在床面上对铺好底土的秧盘进行播种,作业时由两人将导轨框架,连同播种机一块抬起,放在铺好软盘的床而上,双向拉动播种。该机重24.5公斤,生产率400盘/小时,售价每台1000元。  相似文献   

11.
<正> 科学预测农作物单产,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农作物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是增加粮食总量的两个途径。水稻也不例外。据新疆农科院现代化研究所马永尚和新疆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的闵俊两位同志报道,建立在二次指数平滑法、三次指数平滑法、Holt预测法、自适应过滤法、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预测和管理模型—SIMPM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MPMRS是一个以水稻生长发育时序为主轴,纹枯病发生、流行及其所致产量损失预测为基础, 栽培管理、药剂控制为管理措施,净收益最大为管理目标的系统模拟模型。其结构由水稻生长发育子模型、病原菌核初侵染子模型、病害流行预测子模型、菌核形成子模型、产量损失估计子模型、防治效应子模型和最优管理决策子模型组成。具预报与管理双重功能,既可进行中长期预报与远程决策,又可进行短期预报和实时决策。经有效性检验及大面积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结构合理、逼真性强、应用方便,能有效地指导纹枯病大面积药剂防治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麦娥(Sitotroga cerealella)是仓库中稻谷的主要害虫并普遍于收获前为害田问的稻谷,卵产于谷粒上或者谷粒附近,幼虫钻进谷粒并在谷粒内部蛀食,在谷粒里面渡过幼虫活动期和蛹期。饲养通常象虫饲养所采用的大部分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麦蛾,当然具体的饲养程序也有所不同。这里介绍堪萨斯州立大学(Pe-dersen等1977)和加州大学(Strong等1967)所用的方法(见图1——图略)。 (一)准备饲料的步骤和要点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分子育种法—穗茎注射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炳然  王桂元 《作物研究》1994,8(2):13-14,19
本文主要介绍了“穗茎注射法”导入外源DNA的经典实验及作者等用在水稻上的基本情况,并对外源DNA注射的有效时期与部位及其在分子育种时的特点,包括与化学诱变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达到促进水稻及其他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育种新法—双列轮回选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继银 《作物研究》1992,6(2):37-38
籼粳亚种间杂种存在结实率低,植株偏高、生育期偏迟和籽粒充实不好的弊病。这些弊端的解决涉及到多基因,常规育种方法难以达到目标,而利用双列轮回选择育种则比较容易解决。 作者在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Reciprocai Full-Sib Selection,Hallauer,1967)的基础上,提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应用双列轮回选择育种新方法。该育种方法熔广亲和基因与光敏核不育基因于一  相似文献   

17.
水稻—洋葱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洪  韩兴华  潘秋生 《北方水稻》2013,(5):48-49,51
笔者等人经过调研、试验,认为在适宜稻区实行水稻、洋葱一年两茬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较为理想可行。分析了该种模式推行的现实意义,明确了该模式下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等基本情况,总结介绍了水稻、洋葱无公害高效栽培的配套技术,提出了专用化秧田可采用越冬菜—水稻—青毛豆—洋葱模式的周年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 “81——210”是我所育种研究室在1981——1984年选育出的耐盐水稻新品系。该品系具有耐盐、秆矮、抗倒、抗病虫和高产稳产等特点。它可以在土壤全盐0.3%、Cl~-0.15%、PH8.5、灌溉水全盐5.4‰的条件下生长。 1984年江苏省干榆县,试种11.3亩“81——210”,平均产量508.7公斤/亩,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CIS28—1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S28-10是由水稻核质杂种(Carloro/IR28)B9F4中的突变单株按系统选育程序选育而成的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在湘潭,它的不育期达60多天,育性稳定,对低温钝感。在遗传上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行为简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武夷山市黄村(27°39'N,118°08'E,海拔220米)从1989年开始发展再生稻,历经4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技术经验不断丰富(表1)。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农户间再生稻产量仍然悬殊甚大。为明确再生稻高产特征,找出现实生产中限制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水稻再生高产栽培综合技术,1992年对黄村不同产量水平的汕优63再生稻田,进行产量构成和栽培技术的追踪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