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生长激素(GH)基因的PCR-SSCP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4个蒙古马地方品种、1个国内培育品种和1个国外引人品种共281匹马,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GH基因5’侧翼区、第1内含子、第2外显子和第5外显子4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仅第5外显子出现多态性,表现出AA、BB和AB3种基因型,其余位点未检测到多态。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除纯血马外,其余品种都是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乌审马、乌珠穆沁马、巴尔虎马处于平衡状态,锡尼河马、三河马、纯血马处于非平衡状态;各品种马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0.25〈PIC〈0.5)。本研究为今后马的分子育种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广西德保矮马、百色马和新疆伊犁马的生长激素(GH)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3个品种277匹马GH基因5′侧翼区、第3外显子、第4外显子、第5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只有GH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多态性,表现为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他片段未发现多态性。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相等;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3个品种马均处于非平衡状态;它们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统计分析表明,GH基因第5外显子的基因型与3个品种马体尺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PCR-SSCP方法对7个品种285匹马的生长激素基因做了多态性分析,在所检测的5′端侧翼区、第一内含子、第二外显子和第五外显子4个位点中,仅第五外显子检测到多态,该多态位点由A和B两种等位基因控制.GH基因第1 719处1个T→C的突变和1 743处G→A的突变,导致等位基因B变为等位基因A.除纯血马外,A基因在各品种中均为优势等位基因,B基因为纯血马的优势基因.在此多态位点,乌珠穆沁马、乌审马和巴尔虎马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纯血马、三河马和锡尼河马则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探讨COMT基因第4外显子(C4位点)多态性,进而探究不同品种马在该位点的遗传变异程度和选育强度。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品种马的COMT基因C4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4外显子区域存在多态现象,发现AA、BB 2种基因型,并有3处突变分别是13处C突变为A、199处C突变为G的颠换、120处T突变为C的转换。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纯血马的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是BB型和B;而乌审马、锡尼河马、三河马、巴尔虎马、乌珠穆沁马的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A型和A;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的只有巴尔虎马,其他品种马都没有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1)。纯血马C4位点的杂合度为0.499,多态信息含量为0.374,呈中度多态性。纯血马C4位点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较高,表明该群体的遗传物质基础一致性较高,该位点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绵羊生长发育候选基因Pit-1基因第5内含子和第6外显子序列在乌珠穆沁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Pit-1基因第5内含子和笫6外显子序列并不存在多态性,推断该位点与这4种羊的生长发育差异无关.  相似文献   

6.
马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5′侧翼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首次扩增、克隆了6个具有不同生长速度马的生长激素基因。6个品种分别为:1个体格高大健壮的引入品种英纯血马,1个中等体高的中国驰名培育品种三河马,3个中等体高的蒙古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1个体格矮小的广西矮马。马GH基因大小1923bp,包括了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序列250bp、1个可能的TATA框,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全部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及部分3′侧翼区序列。分析6个品种马GH基因5′侧翼区序列并与乌审马序列相比,均在第210位出现由胞嘧啶C颠换为腺嘌呤A,在249位由胞嘧啶C颠换为鸟嘌呤G。6个品种之间的比较显示,马GH基因5′侧翼区具有极高的保守性,体格和体高具有显著差异的马品种间几乎未有差异。说明不同品种马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的差异,并非是其GH基因5′侧翼区变异造成的,马GH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受到内含子或3′侧翼区序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ty Ⅰ对蒙古马和纯血马DRD4基因第一内含子及部分第一、第二外显子的1760bp扩增产物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6种基因型,由D、E、F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通过酶切图谱分析发现,蒙古马和纯血马的DRD4基因第一内含子及部分第一、第二外显子的第357位和第1717位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RD4基因的部分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个群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x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纯血马DRD4基因此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而蒙古马达到平衡(P>0.05)。  相似文献   

8.
克隆了马DRD4基因完整第1内含子及部分第1、2外显子序列,并用StuⅠ限制性内切酶通过PCR-RFLP技术检测了包括引入品种、培育品种和地方品种6个类型共270匹马的DRD4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酶切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经StuⅠ内切酶消化表现出多态,由3种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出现了6种基因型;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乌审马(WS)、巴而虎马(BH)和乌珠穆沁马(WZ)(P〉0.05)达到平衡,而其余均未达到平衡(P〈0.05)。  相似文献   

9.
蒙古马血液蛋白(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别对乌珠穆沁马、乌审马、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4个蒙古马类群共计221匹马的运铁蛋白(Tf)、前白蛋白(Pr)、血清酯酶(Es)、白蛋白(ALb)、碳酸酐酶(CA)、α1-B糖蛋白(A1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VD结合蛋白(GC)8个蛋白座位进行检测。群体遗传变异指标计算结果表明,4个类群蒙古马8个蛋白(酶)座位的平均杂合度为:锡尼河马0.3783,巴尔虎马0.3666,乌珠穆沁马0.3296,乌审马0.3056。根据基因频率计算Nei氏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尔虎马和锡尼河马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它们与乌珠穆沁马、乌审马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0.
乌珠穆沁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PCR-SSCP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乌珠穆沁羊123个样本的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未发现多态.测序后获得该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通过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绵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与小尾寒羊、牦牛、水牛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8%、98%和86%.提示:为FSHR基因第10外显子能否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侯选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技术首次扩增、克隆了6个具有不同生长速度马的生长激素基因。6个品种分别为:1个体格高大健壮的引人品种英纯血马,1个中等体高的中国驰名培育品种三河马,3个中等体高的蒙古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1个体格矮小的广西矮马。马GH基因大小1923bp,包括了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序列250bp、1个可能的TATA框,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全部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及部分3’侧翼区序列。分析6个品种马GH基因5’侧翼区序列并与乌审马序列相比,均在第210位出现由胞嘧啶C颠换为腺嘌呤A,在249位由胞嘧啶C颠换为鸟嘌呤G。6个品种之间的比较显示,马GH基因5’侧翼区具有极高的保守性,体格和体高具有显著差异的马品种间几乎未有差异。说明不同品种马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的差异,并非是其GH基因5’侧翼区变异造成的,马GH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受到内含子或3’侧翼区序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乌珠穆沁羊生长分化因子11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模式,本研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BSP)的方法对普通乌珠穆沁羊和多脊椎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发现普通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的平均甲基化率为0.123,多脊椎乌珠穆沁羊的平均甲基化率为0.569,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两组数据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多脊椎乌珠穆沁羊GDF11基因外显子1中的CpG甲基化率极显著高于普通乌珠穆沁羊(P<0.01).通过分析GDF11基因外显子1的13个CpGs位点发现,多脊椎乌珠穆沁羊CpG_11和CpG_13位点的甲基化率值最高,达到90%,推测这两个位点的甲基化可能与乌珠穆沁羊的脊椎数增加有关,是导致多脊椎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斑点蒙古马TRPM1和RFWD3基因分型及分子选育方案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毛颜色不仅是品种和个体鉴别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制定选育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性状之一。TRPM1和RFWD3是决定豹点毛色表型的2个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首次将60匹斑点蒙古马为研究对象,对2个基因进行分型,从分子水平对其毛色做出鉴定,验证斑点蒙古马的毛色基因型是否与已公布的马豹点毛色研究结果一致。结果:60匹斑点蒙古马TRPM1基因与对照组(非斑点毛色马)相比,均存在C/T(ECA1 108 249 293)杂合位点;通过测定RFWD3基因的3′调控区序列, ECA3 23 658 447上存在3种不同的多态性,分别为T/T、T/G和G/G。本研究为今后斑点蒙古马的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选取山西马身猪、山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454头,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DECR1基因第5外显子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DECR1基因第5外显子位点存在多态性,表现出CC、CD、DD三种不同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山西马身猪外,其余品种都是等位基因D为优势基因;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长白猪、大白猪、山西白猪处于平衡状态,山西马身猪、杜洛克处于非平衡状态;各品种猪的多态信息含量均表现为中度多态,PIC值均在0.3629~0.3748之间.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乌珠穆沁羊123个样本的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未发现多态。测序后获得该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通过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绵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与小尾寒羊、牦牛、水牛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8%、98%和86%。提示:为FSHR基因第10外显子能否作为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侯选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利用高速双倍自助法研究蒙古马系统发育树的问题。本研究选用30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碱基序列,其中包括5个蒙古马类群(巴尔虎马、三河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各6匹,对其所有105个可能系统树(普氏野马作为外群,6匹)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6和PAMAL4.9,以最大似然法估计蒙古马的最大似然系统树。最后利用生物信息软件CONSEL、R3.0中的SDBP包等计算105个候补系统树的基于高速双倍自助法的可靠度(speedy double bootstrap P-value,SDBP)。结果表明,SDBP值最大的蒙古马系统树共有3个分支,巴尔虎马与乌审马合并为一个分支,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乌珠穆沁马与锡尼河马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三河马独立于其他4种蒙古马,构成一个系统发育分支。SDBP值最大的蒙古马系统树与三河马和其他4类蒙古马具有较远的预测血缘关系是一致的,同时此结果的系统树也具有最大似然值。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最大似然法结合SDBP值分析蒙古马的系统拓扑关系是较最大似然法结合渐近无偏(approximately unbiased,AU)值以及结合自助(bootstrap P-value,BP)值分析蒙古马系统拓扑关系更有效。同时也比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有效,而与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得到了相近的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使蒙古马的进化理论奠定在更坚实的遗传学基础上,可推动蒙古马的进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通过PCR-SSCP检测乌珠穆沁马ELA-DQA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50匹中国乌珠穆沁马的ELA-DQA第二外显子。结果表明:50匹乌珠穆沁马中共出现11种基因型:5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CC、DD和EE型,其中AA型为单带;其余4种纯合子均为3条带;6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AC、AD、AE、BD和BE型,带型不一,其中A、B、C、D和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0.25、0.11、0.16和0.20。这表明乌珠穆沁马ELA-DQA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丰富。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索发生可变剪切事件的MEI1基因对蒙古马精子生成的调控作用,实现利用分子调控技术提高马的精子数量和精液品质,有效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遗传进展,促进种群繁衍.本研究以两岁蒙古马的睾丸支持细胞(SC)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未发生外显子跳跃(exon skip,ES)事件的MEI1-1-pIRES2-EGFP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TXNRD1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绵羊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找到与乌珠穆沁绵羊生长有关的分子标记。采用DNA混池测序技术筛选TXNRD1基因外显子突变位点,并采用质谱分型技术检测343头乌珠穆沁绵羊群体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并对其单个SNP及多个SNPs位点之间的组合基因型与生长性状之间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该基因第1外显子处发现1个C→T的错义突变(RS10);在第10外显子发现1个A→C同义突变(RS17);在第12外显子处发现1个T→C同义突变(RS18)。χ~2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表明:RS10-RS17,RS10-RS18两个位点之间可能存在强连锁,RS17-RS18之间弱连锁。CAT是优势单倍型,其频率为0.356。关联分析发现,每个位点的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4月龄体重和胸围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RS10位点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6月龄体重、体高、胸围及胸宽上差异显著(P0.05),RS17位点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6月龄体高上差异显著(P0.05),RS18位点上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6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基因型关联分析发现,不同多态位点之间的组合基因型在乌珠穆沁绵羊不同生长性状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可以将TXNRD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在乌珠穆沁绵羊的选育中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与蒙古马毛色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半巢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蒙古马STX17基因第6内含子的多态性以及不同毛色蒙古马皮肤组织中STX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巢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青毛蒙古马第6内含子处存在4.6 kb的重复片段,在其它毛色中不存在该重复片段;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蒙古马青毛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骝毛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结果证明蒙古马STX17基因与其青毛表型具有典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