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呈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或肝硬化,并伴有全身中毒现象,消化紊乱与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大批羊只死亡。因此,须重视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兽类甚至人类的蠕虫病,又名肝蛭病,是我国范围最广、影响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此病主要受外界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流行于潮湿多雨的年份和地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其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排放出虫卵,虫卵随着胆汁流入肠道,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弱酸性、温度处于  相似文献   

3.
羊肝片又名羊肝蛙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稻田地区和江河流域等.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羊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羊肝片形吸虫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区域性、地方性流行,幼虫寄生在肠内经一段时间钻出肠壁向肝脏移行,也就是幼虫的第四期,危害最为严重,进入肝脏导致发病致使羊大量死亡,该病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病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和有些生产性能呈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肝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畜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1病原属片形属吸虫。有两个种:肝片吸虫,大片吸虫。肝片吸虫外观呈叶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长20~40mm,宽10~13mm,前部突出呈锥形,口吸盘位于锥形前端;锥形后,虫体左右展开形成“肩”。腹吸盘位于腹面中线上的肩水平位置,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窄,两根高度分支的肠管沿虫体两侧分布,与褐色的卯黄腺相重叠。睾丸高度分支,  相似文献   

6.
羊肝片形吸虫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第4期幼虫钻出肠壁向肝脏移行期危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羊大量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呈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 流行情况 由于1998年以来,我县连年夏季雨多秋涝,致使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小土螺)的孳生繁殖增多,增加了感染宿主的机会。我县肝蛭病的发生曾一度危害着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发病季节多在每年的11~12月,感染严重的病羊引起危性死亡,慢性的可以持续消瘦,一直维持到来年夏天青…  相似文献   

7.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病羊以全身性营养障碍为特征。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一般羊群感染率为30%-50%,个别严重的羊群可高达100%。环境温度、水和椎实螺的存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散养户养殖的山羊患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动物肝脏、胆管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动物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对就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是山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对羊群危害极大,多发生在夏末、秋季。可引起羊只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影响到羊体的健康,严重感染时可造成病羊死亡。  相似文献   

10.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1病原及生活史肝片吸虫呈扁平叶状,长20~30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虫为棕红色。  相似文献   

11.
赵春芳 《兽医导刊》2016,(6):108-109
肝片吸虫又称肝蛭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很严重的寄生虫病,绵羊山羊均易感染.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甚至引起羊只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很大.在夏秋多雨季节,本病多发.  相似文献   

12.
<正>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虫体寄生在牲畜的肝脏、胆管内。肝片吸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是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的宿主范  相似文献   

13.
怀孕绵羊片形吸虫病病情程度的诊断和治疗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绵羊片形吸虫(肝片吸虫、大片吸虫)病是绵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许多牧区,羊感染率在80%以上,它对羊危害严重,幼虫引起急性肝炎而致宿主死亡,成虫引起宿主营养不良、颌下水肿、肝硬化等,重者致宿主死亡,1983年我们在洪雅县从1头水牛体内采到1000...  相似文献   

14.
肝片形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引起,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牛肝片形吸虫呈地方陛流行,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夏、秋季节,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因为大量肝片形吸虫尾蚴游出螺体,随雨后水涨,广泛附于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牛,致使本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5.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16.
(一)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性障碍等症状的疾病。肝片吸虫病分布极广,经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和沼泽地带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病是危害牛羊养殖产业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病之一。羊肝片吸虫病又被称为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肝脏胆管发炎为主的寄生虫病。由于寄生虫在体内转移和繁殖,生长中会产生大量毒素,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导致身体消瘦,肝脏损伤,严重的会引发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另外羊肝片吸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需要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该病的防控。结合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介绍了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多呈地方性流行,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9.
牛羊的关键寄生虫病之一就是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所造成的.这病可以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与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情况与营养障碍.幼畜常因为这病造成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淡水螺,因为这病多呈范围性流行,雨季、水灾区域流行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20.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