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丽丝·门罗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也于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读者和评论家的重视,本文选取她在2009年出版的TooMuch Happiness小说集中的两篇短篇小说,从两位主人公长大成年后的境遇出发,简论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爱丽丝·门罗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也于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读者和评论家的重视,本文选取她在2009年出版的TooMuch Happiness小说集中的两篇短篇小说,从两位主人公长大成年后的境遇出发,简论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喧哗与骚动》是诺贝尔获得者——福克纳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康普生家族的故事。著作中的灵魂人物——凯蒂,是一个具有强烈悲观色彩的主人公。本文将切入她的人生轨迹,从他的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角度去探索她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钟形罩》是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唯一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尝试自杀的经历所改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埃斯特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时的困境,并保持贞洁的矛盾心态,阐明她的身份困惑。  相似文献   

5.
1983年广东省养蜂学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养蜂代表汇聚一堂。一位短发、衣著朴素的年青妇女,带着一口地道的湖南腔给各地代表汇报蜂螫穴位疗法。不时的掌声打断了她的讲话。她就是30年前轰动全国的《军队的女儿》的主人公——刘海英,她的真名叫王孟筠,现在国家农恳干部湛江疗养院养蜂,并从事蜂疗。她的蜂螫穴位疗法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结合对自身治疗总结出来的,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赞扬。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擅长对复杂情感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物的刻画。奥斯汀式理想主义爱情观和婚姻观经常出现在她的作品。她对女性地位、教育、婚姻和权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奥斯汀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在其他男性角色的陪衬下,展现出独立坚强却同样也有性格弱点的女性形象。《爱玛》与《劝导》是奥斯汀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爱玛》和《劝导》,着重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女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女主人公的反抗意识、以及这两部作品中奥斯汀式理想主义婚姻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张艺谋颇受热挺的《山楂树之恋》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史上最干净的中国式爱情"故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主人公静秋是城里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她跟随教育革命实践小组来到一个名叫西坪村的地方采集革命传统故事,编写教育新教材。在那里她邂逅了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老三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们相爱了,但最  相似文献   

8.
女性哥特理论认为,女性哥特小说在情节、叙事技巧等方面,与男性哥特小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说的情节多围绕女主人公逐步揭开男性社会向她隐藏的秘密而展开。《吕蓓卡》中,达芙妮·杜穆里埃通过对女主人公在逐步揭开秘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从无知少女到成熟女性的蜕变的描述,延续了女性哥特创作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小孙女在北京,在爷爷心目中她就是小格格。她来这人世较晚,为此我们和儿子儿媳兜圈子斗了七八年。这不,晚育是晚了点,我们还是等来了小格格——我家族的香火。我年轻时写过神话歌舞剧《达丽姑娘》,主人公是达里湖的湖仙——达丽姑娘。她美丽动人,心善德尚,聚湖中的众生  相似文献   

10.
<正>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一块楼板压住了主人公的一双儿女,如果救儿子会失去女儿,如果救女儿会失去儿子。主人公经过撕心裂肺的痛苦挣扎后,选择了保儿子,丢女儿。谁知在主人公不知情的情况下,女儿竟然奇迹般的被救了出来,但主人公并不知情。女儿救活后,并没有去找自己的父母,因为母亲那个不公平的选择。这样母女之间煎熬了几十年,直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女儿与自己的弟弟相遇,同时女儿也遇到了当时母亲做出选择的同样情景后,女儿才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团聚,其中母女之间几十年的煎熬就是主人公选择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朱云娜 《山东饲料》2014,(5):298+300
《欲望号车街》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的杰作。作为南方女性的代表,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一直引起学者和观众的关注和争议。本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析在男权社会中布兰奇的思想,揭露了其真实处境以及她的反抗意识。  相似文献   

12.
逄慧 《山东饲料》2013,(17):18+63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黑人妇女写作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人物"。她的代表作《紫色》描写了女性在父权制压迫下由逆来顺受到觉醒斗争的历程,一经发表便轰动全美。本文旨在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紫色》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进行解读,在塞莉由一个遭受性与情感双重虐待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性的过程中,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探索不同阶段各个层次需求的满足情况,进而揭示自我实现需要对于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发生在山东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太保庄村的一桩新鲜事。主人公徐金章喜恣恣地说":关键时刻,一句话就是一把金钥匙,一个好点子就是一条增收路。"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在河北保定易县一片葱绿的山坡上见到了本文主人公马春。在其承包的这片山地上饲养着成群的美国七彩山鸡,长长的尾巴、艳丽的羽毛、肥硕的体态,看起来煞是可爱。向远处望去,这些山鸡悠闲地踱着脚步,时而淹没在翠绿的草丛中。虽是炎热的夏季,这里却有些凉爽,不时地吹来习习的凉风,在清新的空气中我们开始了山鸡养殖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多丽丝·莱辛的非洲经历是其成名作《野草在歌唱》灵感源泉。作者的影子几种体现在小说女主人公玛丽身上,本问将从玛丽殖民地白人女性的身份和成长历程,她殖民地及黑人的认识变化以及试图逃离失败的婚姻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折射出的非洲经历给莱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在小说中,女主人公对自我女性人权的追求与捍卫影响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重新审视。本文从女主人公女权意识觉醒出发,探讨《简爱》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群人在船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这就是小说《白鲸》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物粉墨登场,表露出不同的立场与性格。本文简要分析故事的主人公船长的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8.
<正>读三毛,在三毛短暂的一生中,我能感到一种唯美,一种凄凉。这样的美,美的令人陶醉,这样的凄凉,凄的让人落泪。一叶孤舟,一抹夕阳,一支撑竿,一曲渔歌,一江暖水,一世人间,三毛她是一个将流浪和自由散落到骨子里的人。"因为在我的世界里,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白手起家》《撒》"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文明。"她崇尚自由,喜欢自由,在她的心中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她知道她是不同的,她是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9):29-29
她,是一名为数不多的女性畜牧兽医站站长;粪香、泥香伴随着她走过了20多个春秋;她从一名普通的畜牧专业大学生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畜牧兽医事业里她有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大量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从社会语用学中语言与性别的角度对比分析主人公哈利和海伦的语言特点,探讨这些语言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男女主人公性别话语分析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哈利的语言属于一种"强势语言",而海伦的语言属于一种"无势力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