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活熊取胆汁试验获得成功,中药生产对熊胆的迫切需要,人工养熊的积极性大增,为了促进养熊业的发展,现将我们多年来有关熊类饲养与繁殖的经验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延边地区以活熊取胆为目的的人工养熊业,已有10年的发展历史。但对养熊业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至今为止未见详细报导。为了解延边地区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熊的人工饲养,人工繁殖、活熊取胆技术,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以及系列产  相似文献   

3.
熊的电刺激采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在国内外的经济利用是非常重视的。熊胆是珍贵的药材、熊掌、肉可谓上等的名菜。以前,在我国仅有一部分熊在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获得幼熊。由于近几年来人工活熊取胆汁研究在我国已见成效,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所以,现在圈养的熊几乎全部由野外捕捉而来,这样使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为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国家已将棕熊和黑熊分别列为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为此,开展对圈养熊的人工繁殖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其繁殖力的关键是解决发情期,以及熊的繁殖障碍问题,这是今后解决熊类种源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对棕熊(Ursus arctos lasiotus Cray)和黑熊(Se-  相似文献   

4.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和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熊但是名贵中药。活熊取胆汁技术已开发应用,但人工驯养条件下熊的繁殖问题尚未解决。为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促进养熊事业的发展,我们于1989.5~6月间,在某野生动物养殖场进行了熊精液的采集和稀释试验。试验自5月15日~6月28日止,共采精10次,获精液46.5毫升,活力在0.5以上的精液17.5亳升。获得的精液用几种类型十几种不同稀释液配方,进行42种小样释稀,现选出几种列表。  相似文献   

5.
在我省以活熊取胆为主要目的的养熊业,已有近三年的发展时间,但对于养熊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題以及发展趋势,至今仍未见报导。为了解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胆熊常会影响熊的内分泌和繁殖机能,造成繁殖率降低,因此严重制约着养熊业的发展。提高黑熊繁殖率,对于养熊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黑熊繁殖率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熊取胆汁生产的系统分析耿忠诚,贾永泉,靳锐,叶建敏,姚春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牧医系·密山·158308)(黑龙江省畜牧局).人工养熊的胆汁生产及繁殖是一复杂的系统,欲发展养熊事业,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找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熊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取胆熊的粪及胆汁中潜血现象较普遍,为了查清原因,我们检测了粪及胆汁中潜血指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龙井熊场取胆黑熊24只,平均年龄4岁,体重200千克左右;延吉熊场取胆黑熊36只,平均年龄3岁,体重100千克左右。均在铁  相似文献   

9.
孟沙  黄海魁  李志 《野生动物》2007,28(1):27-32
从1988年到现在,在野生动物及养熊场方面,已有1个法律、2个条例和至少5个以上的管理规章颁布实施,特别是1992年禁止对熊产品的进出口、1993年《猎枪和弹药工具的管理规定》以及《熊养殖管理技术暂行规定》的出台对养熊业和其资源保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法律法规执行方面、养熊场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贸易控制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采取了多项行动。从调查数据和野生动物肇事问题的增多方面可以看出黑熊野生种群数量在上升:通过关闭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卫生条件、健康、技术和活动场所的养熊场等管理措施,使黑熊养殖场由原来的480家降到了现在的68家;活熊取胆技术也得到了较大改进,原来的导管式、铁背心引流技术已被现在的无管引流技术所取代,过去较小的笼养方式现在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成为较大活动空间的养殖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熊养殖及其资源保护的进步趋势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尽管如此,野生黑熊在较多地区损害庄稼、伤人甚至导致人死亡的事件经常发生。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动物肇事补偿问题,特别是,作为123种药品的生产原料并涉及到183家制药企业的熊胆粉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中草药制剂提高犬繁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犬业已成为新兴的一个特色产业。近几年来建立犬规模化圈养,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繁殖障碍巳成为养犬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由于在圈养的条件下,常影响犬的内分泌和繁殖机能,出现长期乏情、屡配不孕、假孕、产仔数少等问题导致繁殖率低下,严重影响养犬业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针对规模化圈养犬繁殖机能障碍的原因,用中药制剂对繁殖机能低下的犬进行了繁殖试验,使雌性犬的分娩率及产仔率逐年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杀熊取胆的状况,从70年代起,朝鲜、苏联、日本等国相继采取人工取胆的方法取胆汁,我们从1986年建立了熊场,完全实行笼养,并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生产。据我们的实践证明,用自然引流取胆汁的方法,一年可生产2.5公斤胆仁,一头熊的年产量等于捕杀230头野生熊的熊胆量,一头熊年纯利达5万元以上。一、饲养管理把野生的熊进行舍饲和笼养,对熊的生活环境是很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技术对仔熊的正常发育,手术取胆熊的营养平衡等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三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摸索了一套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活熊人工手术造瘘引流胆汁的时间延长,手术引流胆汁熊长期受引流管异物刺激,造成个别熊腹部腐烂穿孔,严重影响熊的健康。1991年我场对3例引流胆汁致使腹部穿孔的患熊,采用补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病例介绍棕熊,雄性,8岁龄,1987年10月进行外科引流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正常。1991年7月2日,该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焦无光泽,喜卧。11日在腹部引流管后5厘米俏偏右侧出现6×8厘米小紫色隆凸肿块,口服消炎药联磺片地塞米松;健胃药龙胆酊大黄酊结合患部外科药物冲洗,治疗5天后食欲有增加,隆凸部破溃有2×3大小穿孔,有  相似文献   

13.
圈养野生动物的日粮变更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繁殖.笔者对圈养野生动物的日粮变更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日粮变更后的效果作以探讨.供业内交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及活熊取胆技术的成熟,熊人工养殖业逐步兴起。由于人工养殖熊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过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仔熊成活率低就是其中一个影响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仔熊成活率提几点浅见,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一定借鉴作用。1影响仔熊成活率的原因1.1近交近交是影响仔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近交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省以活熊取胆为主要目的的养熊业,已经过了三个春秋,但对于养熊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至今仍未见报导。为了解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于1988年1—2月,先后奔赴吉林东部地区的龙井、延吉、图们、汪清、敦化、和龙、抚松等县(市),走访了十三个养熊单位,基本摸清了养熊业的概况。这次调查统计,养熊类286头,其中已死亡23头,现共饲养263头,约占全省总数80%以上。一、养熊业的现状 (一)饲养数量与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熊科动物在我国所分布  相似文献   

16.
养熊场的经营管理王常文(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近几年,在一些省份曾兴起一股养熊热,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发展并稳定下来的养熊场并不多,我省亦如此。人工养熊主要是为繁殖扩大种群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供游人观赏增加经济效益。尤其在今天生态资源严重破坏,熊数量急剧减...  相似文献   

17.
王玉军 《野生动物》2011,32(3):173-177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杭州野生动物养殖业,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对杭州市野生动物养殖业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杭州市野生动物养殖业具有范围大、种类丰富、珍稀保护物种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野生动物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对养殖业的管理,使各地野生动物养殖业更趋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养殖技术,实施深加工战略,开展社会协作,加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家对养熊业要求的提高,每个熊场必须有半数以上的黑熊参加繁殖,从而保证不从野外捕捉黑熊,并使养熊业持续发展,目前各大养熊场黑熊繁殖基本都已开始,并形成一定的规模[1]。延边地区各熊场每年产黑熊幼仔600~700只,而成活率却在50%~60%之间徘徊。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研究总结了提高黑熊幼仔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使其幼仔成活率逐年提高,至2005年黑熊幼仔成活率提高到80%。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工大量繁殖熊类指日可待延边熊业参茸公司熊类繁殖基地在建设中为加强保护,积极驯养,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吉林省延边熊业参茸公司,今年3月从日本引进黑熊人工繁殖技术。一个占地2hm2,投资500万元的全国首家大型熊类人工繁殖基地正在建设中,第一批种熊已...  相似文献   

20.
熊胆是我们祖国珍贵的野生动物药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汁,是我国稀有珍贵中药材之一,也是中医临床的有效药物,还是生产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现在普遍施行的活熊有管引流采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