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玉米作为川西北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饲料作物,其生产水平仍较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针对此情况,文章简述了川西北地区生态特点,概述了该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原玉米育种特点及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川西北高原冬春季节牧草严重短缺的现状,开展卧圈种草技术研究,主要从饲草种植现状、品种选择、种植流程及关键技术、收获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分析了卧圈种草技术在川西北高原牧区的发展前景,为川西北高原牧区饲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缓解草畜矛盾,促进高原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高原藏区是西部落后地区之一,也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重要区域之一,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的研究,对于中国西部经济的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川西北高原藏区脱贫后返贫问题及原因,从川西北高原藏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创新产业发展和创新辅助等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涵盖川西北高原藏区旅游产业、林业、药材产业、牦牛产业等与可持续扶贫结合,涉及动态管理、资金互助、精准医疗、教育助学等一系列辅助机制。从实事求是的思想出发,实现可持续扶贫才是我们要一直为之而奋斗努力的,结合川西北高原藏区精准扶贫的实际,研究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从而具有客观性、现实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许英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6-6869
介绍了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设重点,分析了川西北高原牧区区情特点,指出现阶段川西北高原牧区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既包括狭义的社会事业,又包括中观的社会管理。分析了川西北高原牧区社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川西北高原牧区正面临最好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时期,但社会建设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二是基层政府社会建设能力较差;三是回应民众公共需求能力不足;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差距大。提出了川西北高原牧区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增强基层政府社会建设能力;以民生工程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助推社会建设;借助外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建设工作监督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高原野生垂穗披碱草醇溶蛋白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川西北高原野生垂穗披碱草与所建指纹库材料的遗传差别。[方法]对采集于川西北高原、新疆、西藏、青海的55份垂穗披碱草材料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PAGE),建立醇溶蛋白指纹库,将川西北高原材料的醇溶蛋白指纹与指纹库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川西北高原材料中分离出41条带纹,多态率为87.80%,少于所建指纹库材料(45条带纹,多态率93.33%)。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遗传相似系数也小于所建指纹库材料,表明川西北高原材料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川西北高原材料的特有带纹条数(2条)占指纹库共有带纹条数(5条)的40%,说明川西北高原垂穗披碱草具有自己特有的遗传特征。[结论]川西北高原材料可聚为一类,其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所在的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周莲  黄学渊  张蕾 《农业考古》2021,(1):258-265
在20世纪上半叶前往川西北羌族地区考察的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羌族的景观与自然环境间呈现出良好的平衡状态,其传统景观经营具有原生态自然美及时代价值。本文从荒野景观、生产景观以及生活景观三个方面讨论川西北羌族景观的历史情况,深入挖掘川西北羌族传统生态文化与景观经营的内涵,以期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扁蓿豆是苜蓿属中唯一可以适应极端环境的物种,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在低温寒冷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抗逆性,且耐践踏、耐贫瘠、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在改良天然草场、建立栽培人工草地、提高畜牧经济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整合国内外学者在扁蓿豆优良抗逆性、遗传资源价值、生态价值、饲用及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分析扁蓿豆对于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应性,为川西北草原退化治理、生态建设提出可行策略,同时也为苜蓿属牧草及其他牧草抗逆性育种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诱剂监测四川果蔬实蝇种类发生与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97~2001年用Me、Cue、Tri三种实蝇信息素和水解蛋白在四川47县(市、区)341个点的田间诱捕监测实蝇的种类发生和地理分布的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实蝇标本15277个,分属于离腹寡毛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的8个种和合腹寡毛实蝇属(Dacus Fabricius)属的1个种,其中发现新记录种2种。根据气候和地理条件等特点和实蝇区系种类组成,可将四川果蔬实蝇的生态地理分布分为5个类型,即盆地中亚热带地理分布区、盆地边缘北亚热带地理分布区、川西南山地南亚热带地理分布区、川西山原暖温带地理分布区和川西北高原寒温带地理分布区。川西南山地南亚热带地理分布区的实蝇种类最丰富,其次是盆地中亚热带生态地理分布区。在川西山原暖温带地理分布区和川西北高原寒温带地理分布区未发现有果蔬实蝇分布。  相似文献   

9.
栗钙土燕麦田水分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国家科技攻关旱农张北试区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栗钙土燕麦田的水分运动与周年平衡。结果表明,燕麦对冀北高原农田水分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燕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呈负平衡,水量亏缺28.3mm,非生育季节水分蒸发40.2mm,占0~160cm土体贮水量的22.5%,成为主要水分损失方面。燕麦田生育季节水分呈正平衡,盈余11.9mm.重视生育季节的田间水分蓄保是提高燕麦田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核心。  相似文献   

10.
山区是北京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北京建设宜居之都的重要屏障,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北京山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梳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政策体系不够细化、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49-150
介绍川西北高原粘虫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当地粘虫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8-29
康玉3号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川西北高原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10—2011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区试平均单产8 928.60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7.9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0 574.21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25%。5个试点中4点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耐密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2016年3月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玉米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区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需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是突出短板,川西北高原藏区是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打赢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机制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政策,并深入分析川西北高原藏区地理、历史等条件,提出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乡村的相关发展战略与脱贫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川西北高原藏区处于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导致这一地区的贫困也处于较特殊的状态,结合川西北高原藏区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关脱贫建议,有助于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国家可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教育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社会可推进公益组织建设、引进现代地理技术;贫困地区及个人也应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寻找脱贫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原山区高产早熟玉米杂交种康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玉1号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川西北高原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8—2010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区试平均产量8 683.88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13.7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12.14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82%。5个试点全部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耐密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2013年11月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玉米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区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贫困与反贫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课题。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精准扶贫理论、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深入剖析了川西北高原藏区精准扶贫面临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统筹、精准识别、稳定脱贫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等实践困境,提出了解决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建立扶贫产业收益分享机制、构建精准扶贫大数据与救助机制、统筹扶贫规划与稳妥推进脱贫攻坚,以实现高原藏区稳定脱贫。川西北高原藏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果蔬实蝇地理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四川省果蔬实蝇共12种,属于寡毛实蝇属的9种,大实蝇属的2种和棍腹实蝇属的1种。根据气候和地理条件等特点和实蝇区系种类组成,可将四川果蔬实蝇的生态地理分布分为5类。即盆地中亚热带生态地理分布区,盆地边缘北亚热带生态地理分布区,川西南山地南亚热带生态地理分布区,川西山原暖温带生态地理分布区和川西北高原寒温带生态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正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主要领导干部,走上舞台,当起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言人、推销员。根据活动安排,市州按区域分组推销,分别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攀西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4个组。每个市州依次上台,再由现场观众投票,一场"C位"农产品大角逐在21个市州展开。来自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及攀西经济区凉山、甘孜、阿坝、攀枝花率先登场。市州领导铆足了劲,凉山州副州长向贵瑜一上台就发石榴,甘孜、阿坝用藏  相似文献   

18.
冀北高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及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成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冀北高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升钟水库是川西北地区的最大水利工程,其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8~2013年升钟水库水质监测数据和渔业发展概况,阐述了升钟水库生态渔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相互关系,并针对生态渔业养殖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川西北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园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以及现有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