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麦麸皮2%,米糠2.5%,豆粕2%,酵母粉1%,NaCl0.8%,CaCl20.6%,FeSO40.015%,文章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了3株对咪唑乙烟酸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细菌(降解率均在75%以上)。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J1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sp.),J2、J3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长期使用咪唑烟酸的非耕地土壤中,分离出两株该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ZJX-5和ZJX-9,经VITEK-AMS细菌自动鉴定仪对上述两菌株分别进行鉴定为:ZJX-5为荧光假单胞菌Ⅱ型(pseudomonasfluorescenesbiotypeⅡ);ZJX-9为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当原始浓度为100mg·L-1时,其在5d内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9.40%和95.56%,并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单一菌株,尤其在咪唑烟酸浓度较高时,混合菌在降解率及耐性方面均比单一菌株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芽孢杆菌( Bacillus sp.) QC-13对咪唑乙烟酸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作用。投加降解菌QC-13可显著提高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当咪唑乙烟酸浓度为50 mg/kg干土,且QC-13的接种量为108 CFU/g干土时,21 d后土壤中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为66.2%,而对照土壤则为14.4%。咪唑乙烟酸的降解速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当接种量减少至105 CFU/g干土时,降解率降低至31.8%。菌株QC-13降解土壤中咪唑乙烟酸的最适温度为30℃,降解率于21 d 可达62.7%;当土壤含水量为40%时,于21 d时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为62.2%,且降解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接种QC-13可不同程度缓解土壤中浓度为50、100μg/kg干土的咪唑乙烟酸对玉米、小麦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LZ1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曲霉LZ1是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降解真菌,它能够以咪唑乙烟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含200 mg.L-1咪唑乙烟酸的基础盐培养液中,8 d降解率可达72.5%。以黑曲霉LZ1的菌体生长量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影响生长和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黑曲霉LZ1生长和降解咪唑乙烟酸的适宜条件是:pH 5~7,温度25~35℃,咪唑乙烟酸浓度50~300 mg.L-1,接种量(V/V)≥2%。  相似文献   

6.
降解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长期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土壤,采用高压富集的方法,从两种培养液中共分离出3株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对此3个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菌株X为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菌株Y为海球菌属(Marinococcus);菌株Z为酸单胞杆菌属(Acidomonas);菌株X、Y和Z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30、30和35℃;菌株X和Z在中性偏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菌株Y在偏碱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菌株X、Y、Z生长最适合的葡萄糖含量分别为0.5%、1%和0.1%;菌株Y生长最适咪唑乙烟酸的浓度是10 mg a.i.·L-1,菌株X和Z生长最适咪唑乙烟酸的浓度是20 mg a.i.·L-1。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筛选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以500 mg/kg咪唑乙烟酸驯化后的短密木霉为材料,分别在基础培养基和以咪唑乙烟酸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至降解效率最高的第7天,在转录组学中差异表达的基因1 329个,其中上调703个,下调626个。用ITRAQ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到21 883条肽段和4 003个蛋白质。关联分析中,鉴定出24个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14个基因上调,10个基因下调。定量蛋白质和基因的表达关联系数为-0.047 2,显著差异蛋白质和显著差异基因表达关联系数为-0.142 0,蛋白质和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的基因关联系数为-0.741 3,蛋白质和表达变化趋势相反的基因关联系数为-0.791 6。关联分析鉴定的24个基因中,有2个基因具有功能注释,分别为TBU3981A(NCBInr:绿色木霉Gv29-8糖苷水解酶16家族部分mRNA)和TBU1425A(NCBInr:HEX-1),可作为降解咪唑乙烟酸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试验土壤真菌,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农药含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后,短密木霉对其他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差异显著。单独种植大豆(Glycine max)后,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类变化不明显。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有显著的影响。短密木霉、大豆、咪唑乙烟酸三者互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土壤中的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都逐渐的减少,10~20d降解效率最高。短密木霉、大豆和咪唑乙烟酸都会影响咪唑乙烟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咪唑烟酸在耕地土壤中的降解情况,通过试验分析咪唑烟酸在潮土、褐土以及紫泥土的降解半衰期。结果表明:潮土的降解半衰期最大(降解速率最慢),而紫泥土的半衰期最短(降解速率最快)。降解半衰期与土壤各性质之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咪唑烟酸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为有机质含量,其次为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0.
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伟  曹丽娟  程茁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0):4192-4197
【目的】明确咪唑乙烟酸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咪唑乙烟酸施用后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壤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至75d咪唑乙烟酸62.5,125和250g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分别降低0.2186,0.2198和0.2471mmolC2H4·g-1·h-1。茎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减小,至38d咪唑乙烟酸62.5和125g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分别降低0.1778和0.2177mmolC2H4·g-1·h-1。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后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后30d内受到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土壤处理后的75d,叶片硝酸还原酶只有在咪唑乙烟酸250ga.i.·hm-2时酶活性才受到显著抑制。【结论】咪唑乙烟酸土壤和茎叶处理使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对大豆氮代谢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堆肥中依次采用铁氰化钾显色、愈创木酚显色、苯胺蓝(Azure-B)退色圈试验以及液体发酵验证试验测得漆酶(Lac)、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活性分别高达9.53 U/m L、21.56 U/m L,木质素降解率达20.32%,从而筛选到一株高活性木质素降解菌株MZ-9。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MZ-9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似性为99.2%。产酶条件试验表明,当pH值8.0、培养温度37℃、接种量8%、培养时间6 d时,菌株MZ-9的Lac、MnP活性最高,此时木质素降解率为20.51%。因此,菌株MZ-9是一株优良的木质素降解菌株,在木质素降解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菌种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0、10.0、20.0、40.0μg/kg咪唑乙烟酸在长时间尺度下(60 d)对黄棕壤可培养微生物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咪唑乙烟酸均表现出对黄棕壤细菌的抑制,14 d后抑制作用开始解除。高浓度(20.0、40.0μg/kg)的咪唑乙烟酸处理后7 d对黄棕壤真菌表现出刺激作用,处理后14 d恢复到对照水平。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放线菌呈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农药浓度呈正相关。各个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处理对黄棕壤的呼吸效应都有短暂的抑制。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表现出先抑制后刺激的规律。高浓度的咪唑乙烟酸会提高土壤脲酶的活性,28 d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土壤中1株螺螨酯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方法,从青岛苹果种植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螺螨酯高效降解菌.对该菌株进行了螺螨酯降解率测定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农药降解谱.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出的菌株QD23-4在培养120 h后对螺螨酯的降解率为74.50%,确定了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pH为7.0.该菌株在培养72 h后对三氟羧草醚、烯酰吗啉和毒死蜱降解率为42.00~31.10%;对苯达松、乙嘧酚磺酸酯、丁醚脲和吡虫啉降解率为28.50~16.22%.  相似文献   

14.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方法,现有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抗咪唑乙烟酸谷子种质的引进与应用,创制了一批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种质和新品系,以承谷14号、承谷15号、承谷17号为例,在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品种承谷13号。咪唑乙烟酸对谷田的各种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培育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品种,利用咪唑乙烟酸一种除草剂就能实现谷子生产中的间苗和除草,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对发展谷子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途径。谷子不具有抗除草剂基因,但其近缘野生种资源丰富、遗传变异类型广泛,对谷子的抗除草剂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类型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较少。咪唑乙烟酸能根治谷田的各种杂草,且价格低廉。我们现已培育出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新种质和一些新品系,产量已经接近于生产水平,抗咪唑乙烟酸新种质对谷子抗除草剂育种将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谷子抗除草剂材料、谷子抗除草剂育种研究进展以及谷子抗咪唑乙烟酸材料及其特点、育种材料的创新方法,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谷子抗咪唑乙烟酸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紫花苜蓿田杂草,选用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乙氧氟草醚4种除草剂,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和浓度对苜蓿产量和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咪唑乙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均能提高苜蓿产量,咪唑乙烟酸2000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700mL·hm-2增产效果最好,喷施乙氧氟草醚明显抑制苜蓿生长;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乙氧氟草醚能明显降低杂草种类。从物种重要值来看,马唐、马齿苋、稗草等属于较难防除杂草;喷施除草剂对杂草群落产生了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随药剂浓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从试验结果综合判断,除草剂最佳选择为咪唑乙烟酸2000mL·hm-2,其次为高效氟吡甲禾灵700mL·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咪唑乙烟酸、苯达松、唑嘧磺草胺、草除灵4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对苜蓿田播娘蒿的防效、对苜蓿的安全性及增产效果,为华北地区苜蓿田杂草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咪唑乙烟酸AS及其混配处理对播娘蒿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5%咪唑乙烟酸AS 1 800、2 250 m L/hm~2处理及5%咪唑乙烟酸AS 1 800 m L/hm~2分别与48%苯达松AS 1 500 m L/hm~2、30%草除灵EC 450 m L/hm~2、80%唑嘧磺草胺WG 56.25 g/hm~2混用处理对播娘蒿防效较好,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76.05%、84.23%、77.65%、79.45%、85.81%;但5%咪唑乙烟酸AS 1 800 m L/hm~2与80%唑嘧磺草胺WG 56.25 g/hm~2、30%草除灵EC 450 m L/hm~2混用处理对苜蓿有明显的药害,苜蓿株高抑制率分别为33.33%、39.61%。30%草除灵EC 450 m L/hm~2和80%唑嘧磺草胺WG 56.25 g/hm~2对播娘蒿防效较差,鲜质量抑制率低于32.63%。5%咪唑乙烟酸AS安全性好、防效高,可进一步示范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SPE)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MS/MS)检测土壤中咪唑乙烟酸的残留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0.1 mol·L-1的氯化铵与氨水缓冲液(pH=10)超声提取、C18 SPE柱净化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定量检测,分别以碎片离子m/z 290>176和m/z290>245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5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咪唑乙烟酸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47%~101.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5%~5.28%之间;咪唑乙烟酸的定量检出限(LOQ)为0.075 滋g·kg-1.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可用于土壤中咪唑乙烟酸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咪唑乙烟酸谷子品种除草剂安全使用剂量及除草效果.[方法]以抗咪唑乙烟酸材料M150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进行不同喷药时期、不同喷施剂量两因素除草试验。主区为喷施时期(A),设置6个处理:A1(播种后出苗前封地处理)、A2(出苗后3d茎叶处理)、A3(出苗后6d茎叶处理)、A4(出苗后9d茎叶处理)、A5(出苗后12d茎叶处理)、A6(出苗后15d茎叶处理);副区为喷施剂量(B),设置9个处理:B1(0ml/hm2,清水对照)、B2(750ml/hm2)、B3(1125ml/hm2)、B4(1500ml/hm2)、B5(2250ml/hm2)、B6(3000ml/hm2)、B7(4500ml/hm2)、B8(6000ml/hm2)、B9(7500ml/hm2),对水675kg/hm2。[结果]咪唑乙烟酸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M1508也具有良好的耐药性;750~7500ml/hm2剂量范围对抗咪唑乙烟酸谷子品种M1508安全;综合考虑杂草防效、产量、除草成本,建议最佳处理方式是,出苗后6d茎叶处理,剂量为1500~2250ml/hm2。[结论]该研究初步明确了与抗咪唑乙烟酸品种配套的化学除草技术,探讨了其对谷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抗咪唑乙烟酸谷子品种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慧  丁伟  姜俊凤  王怀彪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9):4173-4178
【目的】探索咪唑乙烟酸抑制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关键机制,为解决咪唑乙烟酸长期大量应用对根瘤固氮的毒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对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与根瘤豆血红蛋白含量、根瘤类菌体和细胞浆中氨含量的关系。【结果】咪唑乙烟酸施用后21 d内,固氮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112.5和225.0 g a.i./hm2施药量下,对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抑制峰值分别出现在第7、14天,抑制率分别为30.52%和35.41%,抑制作用分别在第21、28天得到解除。根瘤类菌体中氨含量抑制峰值均出现在第14天,抑制率分别为35.33%和48.96%,第28天氨含量均恢复正常。细胞浆中氨含量显著增高,且分别在第 21、28天恢复正常。【结论】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后,豆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是导致固氮酶活性降低的1个重要原因,同时细胞浆中氨积累也造成了对固氮酶活性的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