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我县山区丘陵地带历来就有泡桐的零星分布,并生长良好。为了成片种植,我所于1974年初从外省引进泡桐种根2万4千支,当年用种根造林37.5亩,分根育苗8.5亩。经过精心培育,一年半的幼林一般高达4.58米,最高达6.7米,当年生产大苗2万株,繁殖种根35万支,解决了社队种植泡桐缺苗的困难,同时初步摸索了培育泡桐苗和防治枯梢的经验。一、因地制宜泡桐根系发达,根深叶茂,叶面大,光合作用强,是一个需水肥量大的速生树种,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我所去年在沙  相似文献   

2.
广东泡桐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泡桐在我国北方已广为栽培,但在广东省推广种植起步较迟。1996年以来,在广东省从化市对泡桐的育苗、种植技术进行了试验,摸索出既简单易行、节约造林成本,又发挥泡桐速生丰产特性的种植方法,使广东省北部山区多了一个造林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北亚热带泡桐无毒苗山地造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泡桐在浙江境内天然分布广泛,是优良的速生树种。近几年来泡桐已逐渐成为主要造林树种而广为种植。但各地实践说明,泡桐定栽后的生长很不平衡。这固然与立地条件选择、造林质量及抚育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但物种混杂、没有选用优良物种亦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提供泡桐种植中物种选择的依据,我们从1978年起对泡桐各主要物种在本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泡桐是菏泽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全区农桐间作面积44.47hm~2,占宜间作面积的67.6%;“四旁”种植泡桐2583万株,占“四旁”总株数的22.21%,蓄积量达到152.64万m~3,居各树种第3位。全区泡桐树中兰考泡桐占多数,选育和推广生长快、材质好、干形优良、丛枝病发病率低的泡桐优良品种,已成为菏泽地区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1979  相似文献   

7.
白花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产值高的树种之一。目前,广西多是四旁零星种植,上山成片造林的不多,为了探讨白花泡桐上山造林、速生丰产技术,我所于1978年2月营造了四十亩试验林,于1980年11月测定,全林平均树高为7.28m,平均胸径为 10.4Cm,平均地径为13.5Cm,目前长势良好,桐林茂盛。我们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最适宜湖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经营措施,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其次为‘01-23’(C3)品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间泡桐生长量逐渐趋于一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幼林期,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仅有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因此,在湖北低山丘陵区可优先选择‘中桐1号’和‘01-23’号泡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湘阴县新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泡桐专用肥,普通商业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连续10年观测,分析了造林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连续10年的观测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造林后第1~3年,泡桐专用肥与普通商业肥的增产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但从第4年开始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到造林的第10年,施用专用肥的泡桐蓄积量明显优于商业肥,比施用商业肥的蓄积量提高了28.27%,比对照提高了127%。(2)施用专用肥和商业肥土壤地力贡献率在泡桐种植10年后分别下降了57.4%和35.5%,并于造林第5年后,泡桐人工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和土壤肥料贡献力变化趋于稳定。(3)不同施肥对泡桐蓄积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后有利于泡桐蓄积量的稳定和持续性增长。(4)与商业肥和对照相比施用专用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施肥能有效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泡桐专用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商业肥。泡桐专用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料的贡献率,泡桐蓄积量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土壤部分养分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贷款造林对于增加造林投入,提高造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贷款造林成效调查统计,柳州地区1985年至1988年,共完成贷款造林599719亩,发放贷款总额2134.21万元。在完成数中,国内开发性贷款造林面积467598亩,贷款金额1656.76万元,林业项目贷款造林面积97298亩,贷款金额342.02万元;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面积31426亩,贷款金额127.39万元;扶贫贷款造林面积3397亩,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11.
造林密度设计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树木群体的成长和木材的培育,必须予以重视。目前在造林上密度过大的现象仍存在,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影响,特别是泡桐系早期速生树种,单株散生优于群体成片种植,造林密度不宜过大,但目前不论成片栽植或桐粮间作,皆有过密现象,所以造林密度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泡桐采伐年龄是个复杂的经济指标,应根据营林目的、树种特性、种植方式、立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以泡桐的冠幅、根幅和材积生长特性和营林目的为依据,来探讨一下泡桐林木密度和采伐年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毛竹林中混种白花泡桐,经适量开放空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6 a林龄白花泡桐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达9.7~9.8 m和15.4~16.5 cm,单株材积0.0870~0.1033 m^(3),生长良好,在毛竹林冠层中处于中高层,占据相对稳定的生长空间。混种白花泡桐的竹林与毛竹纯林相比,平均胸径、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量均有显著提高。毛竹林混种白花泡桐改善了竹林结构,开拓了白花泡桐种植空间,能够提高竹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痴痴泡桐情     
邓达光研究泡桐栽培和推广种植有独特建树,其论文赢得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认可,成为小有名气的“泡桐专家”,事迹被列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 泡桐是一种速生、高效的优质木材,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国内每立方米的售价高达1200元。为了把泡桐生产推向社会,扩大种植,邓达光在贺县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跑遍全县各地,宣传种植泡桐的意义,发动机关、学校和农村群众,利用院子、校园、路旁、村边和闲散山地,广种泡桐,自1983年以来,全县先后种植20多万株泡桐,从小规模种植,向大面积种植推进。 1989年2月和1990年1月,邓达光在贺街镇长利村  相似文献   

14.
泡桐速生丰产林营造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宁县于2007年始,营造了大面积的泡桐速丰林,但在选用品种、苗木以及造林方法方面缺乏科学营林技术,降低了泡桐的产量和质量.现根据我县泡桐造林生产实践和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并借鉴国内泡桐研究成果,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泡桐品种在湖北低山丘陵区的生长适应性及不同造林密度对泡桐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在京山市虎爪山林场对6个不同泡桐品种1 a生苗期生长量及3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泡桐幼林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桐1号表现最为优良,与9501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51.38%,树高生长量提高37.56%;造林密度对泡桐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泡桐因生长迅速 ,材质优良 ,易于繁殖 ,近年来成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一个主要树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泡桐造林一般是采用大苗栽植 ,苗木费用较高 ,而且苗木较大 ,运输不便 ,苗木成本太高成为制约泡桐大面积栽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 ,我们对泡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埋根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取得初步成功。与此同时 ,对泡桐苗、根两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泡桐大面积造林提供苗木(根 )保证。1 良种选择及种根处理良种是壮苗和木材优质高产的基础。所引进的无性系品种都是经过国家验收的、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17.
泡桐新无性系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朱超,王昌全,陈德玲,吴乃文(泗阳县林业中心,泗阳县众兴镇223700)(泗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我们于1991年引进江苏省林科所培育的12个泡桐新无性系进行造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试验表明,采用泡桐容器苗造林,并进...  相似文献   

18.
桂林地区从1985年开始,改无偿补助造林为有偿贷款造林,1985年至1988年共贷款2 414万元,营造杉木林72万亩,造林保存率81.9%。4年中,桂林地区贷款造林占广西贷款造林总额的20.7%,造林面积占广西造林总面积的18.4%,验收保存面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我区贷款造林效果喜人1985年以来,我区利用各类贷款(区内开发性贷款、扶贫贷款、世行中间贷款、林业项目贴息贷款)积极支持乡村集体林场和群众开展贷款造林。据1989年全区开展的贷款造林成效检查验收和自治区抽查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1988年,全区共有13个地(市)、81个县开展贷款造林,累计使用贷款金额11656.3万元,检查验收的成效保存面积为320.8万亩,成效面积保存率为82.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华北、中原广大平原农区泡桐造林发展迅速,不仅给农业造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广大农民治穷致富开辟了重要途径。当前泡桐生产存在问题是品种单一和经营管理粗放,致使病害严重,生长差,效益低。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泡桐速生潜力,1984年以来,我们在河南省豫东平原集中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