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森林经营局是省直九大林区之一,经营总面积43.2万亩,有林地面积29.7万亩,活立木蓄积154万立方米,是个经营面积小,林木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的林区。近年来,该局大胆进行改革,在以林为主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多种经营成为该局的经济支柱。目前,该局多种经营项目已发展到33个,1995年收入达到1070万元,占到全局总收入的72%。去年9月,林业部长徐有芳听取赵存林局长汇报后,称赞该局发展多种经营路子走得对,项目选择得好。  相似文献   

2.
综合开发林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治危兴林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八五”期间,要在总结“七五”期间多种经营发展的基础上,力争有新的突破。预计1990年多种经营的产值和收入达到21亿元,比去年增长8%,实现利润9178万元,比去年增长2%。1991年要实现产值和收入23.2亿元,利润9361万元,分别比今年增长10%和2%。“八五”期间要在保持这个水平的基础上,年年有所增长,“八五”  相似文献   

3.
商洛地区共有国有林场18个,其中有10个林场属于造林性林场,总经营面积211.3万亩,占全地区林业用地面积的10.5%,有林场面积131万亩,森林总蓄积600万立方米,占到全地区森林总蓄积的25.3%,有在职职工981人。1996年18个国有林场共完成造林1.6万多亩,其中营造经济林3366亩,营造速生丰产林2700亩,育苗521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6904亩,低产林改造1570亩。自营总收入达到1752万元,其中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及其它收入647万元占总收入的36.9%,与1995年相比较自营总收入提高18.6%,贫困林场由1995年的10个下降到6个。  相似文献   

4.
太岳林局地处山西省晋东南、晋中、临汾三个地区的交界处,地跨三专十县,下设20个林场、纤维板厂、经销站、汽车队等29个单位,现有职工1400人。经营总面积540万亩,有林面积253万亩,其中,针叶林面积占53.2%,其余为阔叶杂木林,森林覆被率46.9%,总蓄积量达471万立方米。我局资源丰富,劳力充足,交通方便,具有开展多种经营的优越条件。由于贯彻执行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短养长”的经营方针,促进了林业发展,繁荣了林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中条山森林经营局是山西省九大省直林区之一,全局经营总面积366万亩,天然林管护面积279.62万亩,森林蓄积573.6万立方米,共有16个国有林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共计29个下属单位。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以来,我局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妥善安排分流富余职工,加快林  相似文献   

6.
我场是1953年初建立的杜仲专业林场,实际经营面积10300亩,现有职工87人,场设3个林区管理站.我场1973年被确定为外贸出口杜仲基地,十余年来,共提供出口杜仲皮778公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改革,调整结构,开办工副业及第三产业,收入不断增长。1978年多种经营收入4万多元;1984年收入5.8  相似文献   

7.
国有三门峡河西林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部的小秦岭北麓,是河南省面积最大,林区海拔最高的国有综合型林场之一。林场经营面积22.7万亩,活立木蓄积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2%。河西林场下辖文峪分场、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枣香分场、大湖分场等7个生产经营和管理单位,现有正式职工343人,拥有林业、矿业、园林、园艺、旅游等多种经营项目,总资产1.2亿元。多年来,河西林场本着“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综合利用”的方针,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揽林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林场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以林业产业化手段扩大林业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林业整体效益,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得到了实惠,“八五”期间林业工业和多种经营产值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12%和15%以上。河北省为将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业收入作到有机结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是强基础,即根据生产基地化、布局区域化的格局规划林产业基地,使果品、木材、花卉、森林旅游、蚕桑等五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目前,全省林地面积达到5349万亩,林木覆盖率19%,林木总蓄积8116万立方米,其中果树面积达1800多万亩,总收入达90亿元,干鲜果品…  相似文献   

9.
任高科 《山西林业》2003,(4):10-10,24
中条林区位于山西省南部,经营总面积24.36万hm2(其中天然林管护面积18.64万hm2),森林蓄积量573.50万m3,国有森林覆盖率65.40%。全局现有在册职工1133人,离退休人员562人。自1998年山西省率先启动“天保”工程以来,特别是2000年国家“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面对经营停顿、经济危困、职工返贫、人心不稳的困难局面,全局上下紧抓机遇,迎难而上,以“天保”工程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靠新战略开辟新财源,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开创了保护与发展的新局面。2002年,全局绿色产业收入达到了150…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始建于1962年。经过两代务林人的艰苦努力,目前全场总经营面积达到142.6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10万亩,湿地、裸岩、荒山面积3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7.5%以上。经中国林科院评估,林场现拥有固定资产和林木资源34亿元,产生的生态效益超过63亿元,现已成为集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经营、森林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  相似文献   

11.
双牌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26.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6.3%,林农人均山地面积16.8亩,居全省第一。近些年来,n牌县立足山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实现从林业大县到林业强县跨越”的战略目标,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效益”的发展思路,致力探索林业产业化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八五”期末,全县大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00o万元;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年递增39.8%;森林蓄积量达到371万立方米,年均递增近10万立方米;林农人均纯收入从457元增加到1120元。基本做法是:以基地为重…  相似文献   

12.
林区多种经营,原指除林业主产品(木材及其物理化学加工产品)之外的、与森林环境相关的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林副特产等事业的经营。日的旨在提高林业事业的效益,发展和壮大林业事业,增加林业职工的经济收入,改善和丰富林区职工的生活。为达到上述目的,目前在实际林区生活中,林区多种经营虽然仍以野生动植物的种植、饲养、采集等业为主,但多种经营的项  相似文献   

13.
韩城市雷寺庄林场位于黄龙山南麓,经营面积29万亩,有林地面积15万亩,疏林地及灌木面积10万亩,林木总蓄积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1.5%,职工131人。近几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开展多种经营 搞活林区经济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局长郝福丁吕梁林局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木材质量低劣的贫困林局,随着可采林木资源的日益减少,后备资源的接续不足,单靠经营森林,林业经济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要使林场绿起来、富起来,首先要活起来,而活起来的战略就是...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是全省最大的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国营骨干造林林场,组建于1964年,全部处于风沙前沿和沙漠腹地,主要承担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武威“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任务。总经营面积89.34万亩,现有职工680人,生产经营主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和管护现有防风固沙林为主,兼营种植业、果枣业、畜牧业、葡萄产业等多种经营,2001年多种经营总产值615万元,实现收入325万元。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林场进行了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开发的步伐,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型林业…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国营林场建设发展很快。全国现有国营林场3,900处,经营面积6.9亿亩,培育森林3.9亿亩,蓄积量11.6亿立方米。现有固定职工37万多人,在场职工家属43万人。历年来人工造林面积已达1.34亿亩,保存面积1亿亩,保存率75%;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9,000万亩;生产木材7,000万立方米,其中规格材3,800万立方米,修建林区简易公路1.7万公里,林道4.2万公里;建筑房屋1,025万平方米。累计基本建设投资4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1亿元。培育的森林资源价值348亿元(按每立方米林价30元计算),相当于基本建设投资的8倍。目前,我国中幼龄林资源共有9.7亿亩,其中国营林场经营3亿亩,占全国中幼龄林总面积的31%(其中人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塔城地区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森林病虫害危害日益加重。“八五”期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7.3万亩,平均每年危害面积达5.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万元。塔城地区林业处和地区森防站把防治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地区森防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崔岩 《中国林业》2009,(22):39-39
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总经营面积142.6万亩,有林地面积108.6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近86万亩,森林覆盖率76.14%,林木总蓄积928.1万立方米,年平均生长率为9.1%,是集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经营、森林旅游和多种经营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如今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就像一条绿色长龙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移,成为“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国家增资源、为地方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塞罕坝近半个世纪铸就了今日的万顷林海,是塞罕坝人在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又添新绿乌晓梅“八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造林,人工更新造林共363.3万亩,使已开发施业区的森林覆盖率比“七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重视营林科研,“八五”期间,林区广大营林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扎实地开展营林科研工作,共取...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来,哲盟林业建设迅速发展,全盟有林地面积达17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1%,活立木蓄积达1290万立方米,林业年产值达2亿元,国有林场多种经营收入达5000万元.治沙造林、森林保护等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