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荷包牡丹(Lamprocapnos spectabilis'Amore Rose')的快繁问题,以荷包牡丹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材料,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幼嫩新叶为外植体材料,更有利于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形成;初代培养基以MS+0.5 mg·L-16-BA+0.5 mg·L-...  相似文献   

2.
红花长寿花茎段及叶片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红花长寿花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带叶柄的叶片可以直接诱导出芽;在MS+0.25mg·L-1NAA+1mg·L-1BA+2mg·L-1GA培养基上有利于腋芽诱导和丛生芽形成;在1/2MS+0.1mg·L-1NA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现有较少的非洲堇组培快繁技术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发现,非洲堇组培外植体多采用叶片,以 MS 为基础培养基,绝大多数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极少数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观赏价值极高的非洲堇嵌合体的组培技术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陈梅  莫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36-10337
[目的]研究长寿花离体快繁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方法]以长寿花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进行快速繁殖,并比较添加4种浓度的BA和NAA对长寿花不定芽的诱导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长寿花幼嫩叶片的诱导和生长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2种激素有关系,两者的配比直接影响了叶片的再生频率。长寿花叶片诱导和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不定芽在此培养基上的生根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95%。通过直接诱导可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同时增殖培养的增殖系数达到10,大大缩短了常规育苗时间。[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长寿花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为其快速繁殖及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L.根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将从松果菊无菌小苗得到的根外植体和叶片以及叶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再生.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根外植体的再生能力显著高于叶片,和叶柄类似.0.3 mg/L的苄基腺嘌呤和0.01 mg/L的萘乙酸是诱导根外植体不定芽再生最合适的激素种类和质量浓度组合.根外植体培养的不定芽再生频率为100%,每个根外植体得到再生芽1.75个.当把这些由根再生的不定芽从母体组织切开并转移培养到含有0.01 mg/L萘乙酸的培养基后,很容易生根并成为完整的植株.可见根是组培快繁松果菊理想的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撒尔维亚带芽茎段、叶片、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置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分别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撒尔维亚组织培养最适外植体为带芽茎段;芽诱导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IBA 0.50mg/L+ KT 0.40mg/L +6-BA 0.8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50 ng/L+蔗糖20g.L-1.  相似文献   

7.
驱蚊草组培快繁的工艺流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驱蚊草的叶片和幼芽两种外植体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针对两种外植体从诱导到再生植株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提出了驱蚊草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8,(5):57-58
为贵州省蝴蝶兰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指导,总结了贵阳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主要包括蝴蝶兰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的筛选、添加物的选择、组培快繁各环节培养基配方的确定及操作方法、外植体褐化的防治、蝴蝶兰组培幼苗的驯化移栽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白鹤芋的茎段、叶片、叶柄、花序4个部位为外植体,在相同激素及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浓度的培养基上,花序最易生长为丛生芽,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月季粉扇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以月季粉扇的健壮枝条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壮苗及炼苗移栽,建立一套适合月季粉扇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的酒精消毒1 min+0.1%HgCl2消毒15 min,培养基添加1 mL/L山农1号,污染率为12%,成活率可达...  相似文献   

11.
以9个菊花品种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用6种分化培养基与3种生根培养基直接再生不定芽,研究激素组合及外植体对不同菊花品种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茎段与6个品种的叶片都有较高的再生能力,但品种"28","5-17"的叶片未分化出不定芽,品种"11"的叶片再生率也不高;多数菊花品种茎段的再生能力高于叶片;再生率为84%~100%,繁殖系数为2.3~9.4,可应用于工厂化快繁与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12-1414
通过对重楼的不同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最佳外植体、外植体壮苗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期建立重楼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进行重楼组织快繁的最佳外植体是幼苗;最佳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MS+1.25 mg/L 6-BA+0.25 mg/L NAA+0.8%琼脂+3%蔗糖。通过该研究可达到重楼组织的快速繁殖,缓解重楼中药材市场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葡萄组培快繁,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的原理,利用葡萄组织的藤、叶片、种子、花粉等器官,培养成完整葡萄植株的一种快速繁殖技术。葡萄的组培快繁过程大致有无菌短枝型、丛生芽增殖型、器官发生型和胚状体发生型等四种类型。葡萄组培快繁技术在应用中要注意基因型、外植体的选择、植体的生理状态、培养基的选择、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方式以及培养条件等主要影响因素,葡萄组培快繁技术更有利于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未来除葡萄外更多植物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海娟 《北京农业》2011,(30):25-26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无菌种、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不同光谱的的选择对蝴蝶兰组培过程中的诱导、增殖、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外植体褐变问题等,以期为蝴蝶兰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并分析了国内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研究途径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青花菜原产意大利,近几年在欧美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国引种较迟,大规模栽培种植的时间很短,但发展迅猛。由于中国90%左右的种子都是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且大部分为雄性不育,留种困难,给中国青花菜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1]。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不育株在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nderson等[2]最早采用青花菜花芽建立雄性不育系快繁技术体系,用青花菜花蕾、花器官、叶片[3-4]、带柄子叶[5]及腋芽[6]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均有过报道。本试验以国外引进的不育系杂交种植株上的腋芽和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快繁研究,以期为青花菜繁殖及应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掌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盆栽红掌新品种‘YNG5’为研究对象,采用附加6-BA 2.0mg/L和2,4-D 0.2 mg/L的1/2MS培养基,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材料种类、生理状态及取材部位对红掌初代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红掌叶片、叶柄、腋芽、花序及佛焰苞片5种外植体中,叶片与叶柄的培养效果较好,出愈率可达70%以上;在选取叶片与叶柄作为外植体时,用0.1%HgCl2处理5 min,可获得良好的灭菌效果;采用叶片为外植体时,以展叶5~8 d、不带主脉的幼嫩叶片为宜,采用叶柄为外植体时,以未展开叶、形态学上端的部位为宜。[结论]研究获得了红掌新品种‘YNG5’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种类及灭菌方法,初步建立了红掌初代培养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蝴蝶兰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迅速、增殖率高、易脱毒及可周年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的唯一途径.概述了我国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蝴蝶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蝴蝶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湘西瓜11号(无籽西瓜)的子叶苗茎尖、真叶苗茎尖和带1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带1腋芽茎段的外植体成苗效果最好.能够有效解决丛生芽诱导苗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问题,可为无籽西瓜种苗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大量健壮、生长一致的嫁接材料.带-腋芽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为I/2MS 6-BA 0.6mg/L.  相似文献   

19.
非洲菊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红花黄芯品系F1幼苗的带芽短缩茎、无芽短缩茎、叶片和盆花的花托作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增殖培养基均以MS+3.0 mg.L-1BA+0.1 mg.L-1NAA为佳,生根培养基以1/2 MS+0.2 mg.L-12,4-D为好;带芽短缩茎作外植体与无芽短缩茎、嫩叶和花托相比,明显缩短了愈伤组织诱导期和芽苗的诱导分化期.  相似文献   

20.
以9个菊花品种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用6种分化培养基与3种生根培养基直接再生不定芽,研究激素组合及外植体对不同菊花品种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茎段与6个品种的叶片都有较高的再生能力,但品种“28”,“5-17”的叶片未分化出不定芽,品种“11”的叶片再生率也不高;多数菊花品种茎段的再生能力高于叶片;再生率为84%~100%,繁殖系数为2.3~9.4,可应用于工厂化快繁与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