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播前准备 1.种子处理播前用每千克种子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毫升,或用40%卫福种衣剂3.0毫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毫升拌种。  相似文献   

2.
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饲草生产上禾豆牧草混播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用燕麦青甜1号与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对饲草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株高混播与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株高单播显著低于混播;随着饲用豌豆混播量的增加,燕麦密度呈下降趋势,饲用豌豆呈上升趋势,燕麦总密度混播(8∶2除外)均显著低于单播,饲用豌豆总密度各混播比例均显著高于单播;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的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与燕麦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单播分枝数显著高于各混播比例;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时,其鲜草、干草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57935.90 kg/hm2、16345.52 kg/hm2和1897.71kg/hm2,较燕麦单播分别提高28.26%、17.25%和59.58%,较饲用豌豆单播分别提高48.80%、92.69%和14.03%。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及总密度425万株/hm2可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和农牧交错地带饲草混播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对饲草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饲草生产上禾豆牧草混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燕麦青甜1号与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对饲草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株高混播与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株高单播显著低于混播;随着饲用豌豆混播量的增加,燕麦密度呈下降趋势,饲用豌豆呈上升趋势,总密度混播(8∶2除外)均显著低于单播,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的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与燕麦单播间差异均不显著,饲用豌豆单播分枝数显著高于各混播处理;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时,其鲜草、干草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57 935.90kg/hm2、16 345.52kg/hm2和1 897.71kg/hm2,较燕麦单播分别提高28.26%、17.25%和59.58%,较饲用豌豆单播分别提高48.80%、92.69%和14.03%。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及总密度425万株/hm2可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和农牧交错地带饲草混播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油菜茬复播油葵是一种用养结合,提高光、温、水、气、土等资源利用率及单位经济效益的一种可持续的种植模式。本文介绍了冬油菜收获后复播油葵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为复播油葵获得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1适时稀播,培育壮秧 培两优慈4在安徽省作中稻栽培,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取旱育秧或湿润育秧.一是稀播、匀播,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6千克,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5千克;二是用强氯精浸种;三是播前用多效唑浸种,即用0.5千克干谷的谷芽用1克多效唑对水0.5千克浸种15~20分钟沥干后待播;四是秧苗一叶一心期追施断奶肥,每667平方米秧田用尿素3~4千克,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追施2~3千克左右的送嫁肥.  相似文献   

6.
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育期短,积温少发育慢,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豫麦20;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 ]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具有重要影响,其株高、干鲜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其叶茎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上升。构建了播期与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关系的回归模型,株高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高=234.725-5.005x,叶茎比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叶=0.096+0.019x,干鲜比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干=0.305-0.002x。在7月23日至8月30日之间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株高平均降低5.005cm,叶茎比平均增加0.019,干鲜比平均减少0.002。[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3个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环县一膜两年用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膜两年用技术就是在前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不再耕翻土地,翌年在原膜上播种下茬作物的残膜重复利用技术。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8年开始引进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大豆栽培技术,4 a来分别在耿湾、洪德、环城、  相似文献   

9.
一、对条播机的要求 行距一致,播种均匀;种子播在湿土层上用湿土覆盖,播深一致,种子损伤率小。  相似文献   

10.
一、播前准备1.播前整地秋收结束后立即打秆,清地膜。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3米3、二铵35千克、尿素10千克,肥料撒施后深翻,耕深28~30厘米。播前用48%氟乐灵或都尔乳油机械喷洒地表,喷后立即浅耙。  相似文献   

11.
线椒采取宽膜平铺并间作孜然,线椒产量保持平稳,孜然也有收获,达到一年两收的目的。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质及墒情好的秋翻冬灌地,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2.种子准备播前线椒种子用55~60℃温汤浸种或用0.3%敌克松拌种,预防烂种及苗期病害;选择吐鲁番大粒孜然或焉耆盆地农家种,播前用10%的盐水选种。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冬春马铃薯适播期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铃薯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确定冬春马铃薯安全播种期的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与地理因子的关系模型,用ArcV iew软件进行区划因子的地理小网格点推算,划分马铃薯播期的早播区、中播Ⅰ区、中播Ⅱ区、迟播Ⅰ区和迟播Ⅱ区,为福州市各地马铃薯适时安全播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播前准备1.种子处理试验表明,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对防治向日葵烂种和苗期病害有很好的作用。2.化学除草用50%乙草胺80~100克/667米2,在播前7天处理,能有效防治1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除机穴直播稻田的杂草,进行了不同除草方案对机穴直播稻田杂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有两种方案。播前用噁草酮,播后第1次用丙·苄,第2次用氟酮磺草胺+丙炔噁草酮组合方案,或播后第1次用丙·苄,第2次氰氟草酯,第3次氟酮磺草胺+丙炔噁草酮组合方案,防除效果均较为理想,最后一次用药后7、30、45天对杂草防效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受长期机械旋耕的影响,一般在整地时,最好进行深松一次,打破犁地层,再旋耕。做到平、松、整。2、播前灌溉。视墒情好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地表湿润,利于种子发芽。3、播前封闭除草。在播前采用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一般在播前亩施浓度48%的氟乐灵135克加水15升。  相似文献   

16.
混播对青贮玉米生长、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中熟的中原单32和晚熟的东青1号两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同行混播、间行混播,研究不同混播方式与青贮玉米各生育时期、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方式对青贮玉米品种生育时期影响不显著;实行2:2间行混播,并在中原单32达到乳熟末期时进行混合收获,可获得较高干物质产量和较好的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播种方法可选择晴朗风小的天气,于正午前4 h和正午后4h进行播种。不同地区播种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平播、穴播、垄播、平播后起垄、先开沟播种后起垄等播种方法。(一)平播法平播的方法有2种,一是按计划行距开沟深8~10 cm,在沟内按计划株距摆放薯块,然后将开沟出来的土再覆盖到沟内,将地整平。二是使用犁开沟,将薯块摆放在沟的半坡离地8~10 cm处,用犁盖土,  相似文献   

18.
潘秋梅 《农家致富》2013,(13):34-35
一、芹菜、胡萝卜、香菜等伞形花科类菜地可在播后苗前,每亩用40%除草醚600~650克,或50%扑草净100~130克,或40%除草醚300克加50%扑草净6克混用,对水75~100千克,对土壤进行喷雾。也可在播前结合整地每亩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播前准备1.精选种子。播种前要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异性强的大豆品种。将种子中的杂子、病子、破子、秕子和杂质去除。选留饱满、大粒、整齐的种子晒1~2天。2.种子处理:按种子量的0.3%用40%甲基异柳磷拌种。二、播种1.时期早播。早播可提高大豆单产及蛋白质含量,迟播蛋白质含量容易下降,适播期6月10~15日,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6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正一、选高产品种,用优质种子选用高产大豆品种,是获得夏大豆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优质种子是落实该项技术的措施。在周口市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豫豆22、豫豆29、中黄13、周豆12等。同时要注重种子质量、应使用精选、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二、抢抓农时,适期早播抢时早播是大豆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周口市夏大豆的适播期,而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研究证明,自6月上旬起,每晚播1天,平均每667平方米减产1.5千克左右;自6月下旬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