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福建本地木薯主栽品种的适宜栽培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了木薯品种(A)、扦插方式(B)和追肥方式(C)三因素三水平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平放、斜插、竖插的出苗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株高、茎径、株型等生长趋势一致;不同扦插方式和施肥方式对株高、茎径影响不大,但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差异大,且品种是影响木薯地上部性状的主要因素;不同扦插方式对块根分布影响较大,平放、斜插块根水平分布,竖插块根垂直分布,其薯径表现差异小,而薯长表现差异大;各处理产量表现差异较大,为40.40~50.70t/hm2。综合生产实际,‘GR911’‘NZ199’产量表现较好,‘SC205’产量表现较差,优先选择组合‘GR911’平放种植、追肥条施及‘NZ199’斜插种植、追肥穴施,其次为‘GR911’斜插种植、追肥撒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淀粉型木薯品种采后块根变质的生理特性,以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辐选01’(RS01)和淀粉含量较低的木薯品种‘华南124’(SC124)为试材,测定采后贮藏0、5、10、15和20d的块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块根褐化程度逐渐加深,干物质含量和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淀粉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POD酶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RS01贮藏过程中块根褐化程度较严重,贮藏第5天褐化面积达30%,而SC124贮藏第20天才开始出现褐化。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块根干物质含量较高且变化大,失水速率较快,MDA含量较高,SOD、POD和CAT酶活性均较高。可见,块根采后抗变质能力与淀粉含量有密切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的木薯品种采后块根越容易发生变质。  相似文献   

3.
闽台不同海拔乌龙茶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闽台两地不同海拔乌龙茶的品质差异,分别对产自福建海拔高度为40、100、200、500、1000 m的铁观音茶和台湾海拔高度为40、1200、1500、1800、2200 m的乌龙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及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铁观音和乌龙茶感官品质得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提高,产自海拔1000 m的铁观音和海拔2200 m的梨山乌龙茶品质最好,平地产乌龙茶品质相对较差;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海拔1800 m以上的奇莱山和梨山乌龙茶氨基酸含量达到4.36%和4.27%。低山产和高山产乌龙茶内含成分差异明显,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和酚/氨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在海拔均为1200 m左右的台湾阿里山和福建漳平,相同品种制成的乌龙茶品质相当。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适合烤烟品种‘K326’种植的海拔和土壤条件,对云南主要烟区5个不同海拔区域(1 400,1 600,1 800,2 000,2 200 m)、4种不同土壤类型(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和黄壤)、3种不同土壤质地(粘土、壤土和砂土)上种植的K326品种烟叶进行经济性状调查、感官质量评吸和致香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主要烟区‘K326’品种最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是1 400~1 800 m,最适宜种植的土壤类型是红壤和水稻土,最适宜种植的土壤质地是壤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四川凉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生长以及烤后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YKS-9为供试品种,在四川凉山1 800、2 000、2 200 m三种海拔高度处进行试验,研究海拔高度对YKS-9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鲜烟叶超微结构和叶片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2 000 m高度处的烟株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品质较好,2 200 m高度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品质最差;随着海拔升高,烟叶细胞内液泡体积增大,细胞内产生更多、更小的线粒体,且叶绿体内淀粉粒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但叶绿体片层数和垛叠程度减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间共筛选出102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多数糖类(D-半乳糖酸、D-甘露糖、D-阿洛糖、D-塔格糖)、部分氨基酸类(L-天门冬氨酸、L-瓜氨酸、L-苏氨酸、D-脯氨酸、2,3-二羟基-3-甲基丁酸、丙氨酸)、莽草酸代谢相关物质(L-苯丙氨酸、莽草酸、奎尼酸)相对含量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嘌呤代谢物质(鸟苷、腺嘌呤)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物质(山奈酚、芸香苷、绿原酸)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急剧上升。整体而言,在四川凉山烟区海拔2 000 m处种植烤烟最为适宜,1 800 ...  相似文献   

6.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采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设置4个种植密度、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宽窄行),分析评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下2个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对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综合比较,在设置的4个密度条件下,2个试验品种在10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具有相对较低的纤维含量和较高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差异极显著。不同生产季节影响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将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春马铃薯季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原种,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秋马铃薯季播种,收获的生产种花青素含量分别降低34.24%和30.48%。【结论】不同光照地区影响秋作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盆周山地强光照区(北川试点)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生产种,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成都平原弱光照区(游仙试点和温江试点)。  相似文献   

9.
海拔对烤烟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海拔对烤烟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昭通烟区海拔1 200~2 000 m处,研究了海拔对云烟87农艺性状、SPAD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烟株茎围逐渐增大,在海拔低于1 800 m时其他农艺性状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增加,海拔超过1 800 m后,开始逐渐降低;SPAD值变化大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总糖含量提高至30%以上,还原糖含量也提高至20%左右,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海拔1 5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烟碱含量逐渐降低,低至1.5%~2.0%,钾离子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氯离子含量没有呈现出明显一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烤烟在不同海拔下的生长情况和化学成分含量可以看出,对于昭通烟区来说,海拔在1 400~1 600 m,烤烟化学成分相对协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低含量生氰糖苷木薯品种及选择适宜的食用时期提供依据,选用蛋黄木薯(SC9)、紫叶黄心木薯(BGM019)、白心面包木薯(SC101)和深黄木薯为材料,分别在植后3个月(块根形成期)、6个月(块根膨大期)及9个月(块根成熟期)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亚麻仁苦苷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亚麻仁苦苷酶在不同品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均存在差异。随生育期的延长,亚麻仁苦苷酶表达水平在SC101与SC9中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在BGM019中呈升高趋势,在深黄木薯中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不同品种甜高粱的最佳刈割时期,以海甜1号、M-81E和绿巨人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东方市上红兴村种植3个品种的甜高粱。分别在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时期刈割,测定了3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产量等农艺性状和粗蛋白、酸中性纤维、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指标,旨在为甜高粱种植、刈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海甜1号、M-81E的植株高度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317.76 、294.06 cm,绿巨人的植株高度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值354.06 cm。海甜1号和绿巨人的单株鲜质量和小区产量从抽穗期到乳熟期显著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996.71 g和2 240.97 g、28.99 kg和32.13 kg。M-81E的单株鲜质量和小区产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逐渐递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667.55 g和24.11 kg。海甜1号、M-81E和绿巨人的单株干质量和干物质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都是递增。海甜1号和绿巨人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都是先增加后减少;M-81E则是递减的趋势。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和粗灰分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皆是递增的趋势。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皆是递减的趋势。海甜1号和M-81E的相对饲用价值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17.20和142.55,绿巨人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95.43。不同刈割时期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农艺性状和营养指标,海甜1号和绿巨人在乳熟期到蜡熟期刈割比较合适,M-81E在抽穗期到乳熟期刈割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复混肥对木薯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大田生产中施用复混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6种不同复混肥料处理,另设不施肥作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与不施肥处理对比,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木薯生长后期的茎粗(P<0.05,下同),其余施肥处理对木薯的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P>0.05);6种复混肥处理的木薯鲜薯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施用绿先机木薯专用肥和桂绿木薯专用肥处理增产显著;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块根淀粉含量,其中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除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外,其余施肥处理木薯淀粉产量均有增加;除南风木薯专用肥外,其他5种复混肥均可增收,其中桂绿木薯专用肥增收最高,绿先机木薯专用肥次之。综合比较,桂绿木薯专用肥的效果最好,鲜薯增产6310 kg/ha,增产25.2%,淀粉增产16.7%,增收2735元/ha;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鲜薯增产5533 kg/ha,增产22.1%,淀粉增产13.6%,增收1873元/ha。【结论】木薯复混肥均有利于木薯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桂绿木薯专用肥最好,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13.
对饲用玉米品种农大108(ND108)和山农饲玉7号(SY7)不同收获时间处理下的玉米全株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全株饲用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个品种全株的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下降而后略上升,生物学产量、各营养成分产量及饲料总能量均明显增加。综合玉米全株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SY7在生长期第85~90 d、ND108在第90~95 d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全株生物学产量和优良的饲用价值。两个品种相比,SY7全株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ND108,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总能量储备高于ND108,粗脂肪含量低于ND108。综合衡量,SY7要优于ND108。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条件下6种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华  韩清芳  贾志宽  次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92-4793,4836
研究了6种苜蓿品种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的总产、再生产量及株高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爱菲尼特、赛特、牧歌是适宜在藏区栽种的苜蓿品种,其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金皇后的产量较低,且地区适应性差。各品种在2 300 m海拔上均能正常结实产籽,巨人201在高海拔区域不能越冬。与内地相比,各品种的返青期普遍晚20 d以上,全育期延长15 d,总积温差异至少在380℃以上。在3 800 m海拔以上,各品种均不进入生殖生长,说明在高海拔区不适宜大面积繁育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海拔对小粒种咖啡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云南怒江流域海拔784~1 508 m中8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小粒种咖啡品种Catimor CIFC 7963(F6)的咖啡豆进行千粒重、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咖啡因、总糖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小粒种咖啡品质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咖啡豆千粒重和总糖含量分别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咖啡因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质、粗纤维、水浸出物、灰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镉在木薯中的积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璐阳  蓝唯  林鹰  梁宏合  李鸿  甘志勇  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00-21601,21606
[目的]研究镉污染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z)生长的影响及镉在木薯各部位中的吸收累积规律。[方法]以GR911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对木薯生长的影响及镉在木薯各部位的吸收分布特点。[结果]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木薯的株高、茎径、叶面积指数及块根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木薯吸收的镉,大部分停留在茎部,其次是叶片,少量留在块根中,整体分布特征为茎〉叶〉根。[结论]镉对木薯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当镉浓度大于30 mg/kg时,木薯表现出明显的毒害作用,且茎、叶对镉的累积系数也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海拔对恩施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烤烟品种中烟103为材料,研究了湖北省恩施州不同海拔(600、800、1 000、1 300、1 700 m)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海拔800 m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除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外的各组分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海拔1 000 m,而海拔1 300 m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各组分含量均最低。海拔对不同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大小依次为: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苯丙氨酸类>胡萝卜素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海拔800~1 000 m的烤烟有着较高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海拔高度对白肋烟中熟早熟品种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白肋烟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早熟品种"KY14×L8"为材料对不同海拔高度(700,1000和1300 m)下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中、早熟品种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烟碱、总氮含量在不同海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达白一号2部位的烟碱含量以及总生物碱含量先增加后减小,而KY14×L8逐渐减小.2品种两个部位总氮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逐渐减小.1300 m2品种烟叶还原糖含量大于中低海拔,除了1300 m中熟品种达白一号还原糖含量大于1,其余都在适宜范围.各个海拔两个品种上部叶烟碱、总生物碱、总氮含量均大于中部叶,但钾含量上部叶小于中部叶.综合比较不同海拔高度下中早熟品种的品质和经济性状,海拔700 m适宜种植达白一号,1000 m烟叶两类品种差异不显著,都适宜种植,以KY14×L8为好,海拔1300 m适宜种植KY14×L8.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海拔高度对老山芹营养成分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老山芹营养成分、形态指标与海拔关系,以生长在黑龙江省老爷岭山脉不同海拔高度的采食期老山芹为试验材料,常规方法测定老山芹营养成分含量和形态指标,分析海拔与营养成分、形态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老山芹在黑龙江省老爷岭山脉海拔50~640 m区域内均有分布,海拔影响老山芹形态以及营养成分。多糖(P0.01)、脂肪(P0.05)、可溶性糖(P0.05)等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P0.01)、黄酮(P0.05)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与海拔存在相关性,50~400 m内呈极显著正相关,400~640 m范围内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粗纤维和皂苷含量与海拔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形态指标中株高、茎粗、叶柄长、叶形指数与海拔高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海拔升高,老山芹株型呈矮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供试木薯种质材料中筛选优良种质,为我国木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从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氢氰酸含量等方面对31份国内外引进与收集的木薯资源进行初步鉴定评价,并对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1份木薯种质资源在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叶裂数、叶柄颜色、叶脉颜色、主茎内外皮颜色、茎秆生长情况、株型、茎分叉、分支角度、株高、主茎高度、主茎直径、块根分布、结薯集中度、块根形状、块根内外皮颜色和块根肉质颜色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3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株型较好的资源13份,单株鲜薯产量>2800.00 g的资源4份,氢氰酸含量<50.00 mg/kg的资源10份,单株鲜薯产量≥2901.75 g、收获指数≥0.74、氢氰酸含量≤28.86 mg/kg的资源2份.[结论]31份木薯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筛选出2份单株产量高、收获指数高、氢氰酸含量低的种质,可在优良食用木薯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