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推动和县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结合和县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在水稻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料等施肥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510 kg/hm2,增产率5.9%;25%有机替代化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465 kg/hm2,增产率5.4%;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水稻增产225 kg/hm2,增产率2.6%;同时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收效果,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1 453.5元/hm2;25%有机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932.5元/hm2;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节本增效720元/hm2。应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优化水稻生物学性状,提高经济性状,稳产高产,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减轻土壤的酸化,改善土壤的宜耕性,对提高耕地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缓释肥一次性施肥,能减少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油菜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量施肥模式,开展了化肥减量施用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量施肥模式可达到增产、节肥的效果,且对其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推荐施肥减量10%处理的油菜产量较推荐施肥量处理增加444.5 kg/hm2,节约化肥(纯养分)40.5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峨山县油菜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施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生态,实现耕地用地养分平衡,达到培肥土壤、提升稻田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地生产力的目的,2022年晚造开展水稻施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配方施肥、有机肥+90%配方施肥、有机肥+85%配方施肥、有机肥+80%配方施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比试验,对水稻生育期的表现、产量性状、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施用纯N 177 kg/hm2、P2O535.7 kg/hm2、K2O141.8 kg/hm2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4 500 kg/hm2,能有效提高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使产量提高1 323 kg/hm2,增产23%,此施肥方案对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品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效益减少等问题,以添加生物有机肥为材料,于2019~2020年研究减量施肥模式下生物有机肥营养补偿机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增产增效的施肥方式提供技术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常规优化施肥、减量10%、减量20%、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施化肥10%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和追肥时期速效与缓释尿素纯量施用比例2∶1的施用模式能够增加产量5.24%,提高经济效益929元/hm2;在添加生物有机肥75kg/hm2的基础上,减施肥料20%的N4处理减产4.42%,减少经济效益224元/hm2。添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也是我国北方寒区玉米作物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三都县秋大白菜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设计田间小区试验,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对三都县秋大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施商品有机肥减施化肥的优化施肥效果最好,产量达 67 483. 73 kg/hm2,较 CK 增加效益 20 280. 97元/hm2。优化施肥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适宜在秋大白菜田间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肥减施下不同缓释复合肥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化肥减量施用下冬作马铃薯施用3种不同缓释复合肥之间的差异及缓释复合肥与常规复合肥之间的差异。[结果]3种缓释复合肥处理较无肥对照增产14 243.55~15 833.40 kg/hm2,且可保障马铃薯块茎品质。缓释复合肥2和缓释复合肥3处理利润较常规施肥处理高3 612.3和2 394.9元/hm2。缓释复合肥1、缓释复合肥2、缓释复合肥3处理肥料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高20.20、23.68、17.43 kg/kg。[结论]在试验条件下,1 hm2施用1 500 kg缓释复合肥2或缓释复合肥3配合4 500 kg生物有机肥可实现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灰泥田上开展莴苣“3414”肥效试验,研究灰泥田土壤供肥能力、莴苣氮磷钾施肥效应、莴苣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并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推荐施肥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对莴苣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25%,与土壤肥力呈正比。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为60.34%、 7.17%和16.39%,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当地莴苣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莴苣低产的土壤养分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175 mg/kg、有效磷含量12 mg/kg和速效钾含量67 mg/kg,高产的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252 mg/kg、有效磷含量34 mg/kg和速效钾含量230 mg/kg。莴苣最高产量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350.75 kg/hm2、100.97 kg/hm2和377.0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9∶1.08;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46.25 kg/hm2、98.86 kg/hm2和361.77 kg/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肥减量试验得出水稻最佳施肥方案,从而指导水稻科学施肥、杜绝过量施用化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提质增效,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参数修改完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地紫泥田、中性土壤、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处理2(普通推荐施肥+有机肥)小区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处理4(普通推荐施肥量减20%+有机肥)相比处理2产量略减,但减肥效果较好,综合比较,推荐当地水稻有机无机配施最佳施肥量为氮肥470 kg·hm-2、磷肥600 kg·hm-2、钾肥96 kg·hm-2,同时增施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冬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开展马铃薯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对钾肥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氮肥和磷肥,分别为65.1%、43.5%和17.7%。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产量排前3位的处理5(氮磷钾区)、处理4(无钾区)及处理2(无氮区)分别比处理1(不施肥区)增产9 550.7 kg/hm2、5 047.5 kg/hm2和2 253.6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4.2%、18.1%和8.1%。处理3(无磷区)比处理5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0.
为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作物单产,试验以高粱为供试作物、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为供试材料,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在高粱生产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1 500 kg/hm2的处理增产率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9.5%;常规施肥+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750 kg/hm2的处理增产率次之,比常规施肥增产7.3%。因此,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可考虑施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1 500 kg/hm2或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750 kg/hm2。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5种籼稻品种、5种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安徽省全椒县进行水稻适应性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生育期普遍高于籼稻,粳稻品种中Ⅲ优98生育期最短,为148 d,籼稻中苏秀867生育期最短,为131 d,镇稻15生育期最长,可能影响到下茬作物播种和生长;甬优1109株高最高,为134 cm,武运粳32株高最低,为93 cm;南粳5055有效穗数最高,达到了360.0万穗/hm2;荣两优华占每穗粒数最多,为276.1个;开两优17千粒重最高,为29.0 g;粳稻品种镇稻15产量最高,为8 311.5 kg/hm2,籼稻品种开优17产量最高,为7 900.5 kg/hm2。粳稻品种武运粳32、南粳5055和籼稻品种C两优华占、开两优17整体表现较好,是适合全椒县种植的品种,建议加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麦秸全量还田下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300 kg/hm2),A1,减量20%施氮(240 kg/hm2),A2]和氮肥运筹(基蘖氮肥∶穗氮肥=6∶4,B1,基蘖氮肥∶穗氮肥=7∶3,B2)处理,分析了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1水平下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值高于A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有利于粳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A2水平下粳稻平均产量较A1水平仅降低110.08 kg/hm2,差异不显著;A1和A2水平下B2处理粳稻产量均高于B1处理,但差异不显著。A1水平下分蘖中期、拔节期以及分蘖中期至拔...  相似文献   

13.
不同减肥增效施肥模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氮磷钾施肥量的基础上,调整施肥结构,增施生物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减少氮、磷肥施用量,集成减肥增效施肥模式,最终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单产16 381.77~21 923.17 kg/hm~2,处理3单产最高达到21 923.17 kg/hm~2,比处理1(CK)增产3861.66 kg/hm~2,增长21.38%;处理2单产位居第二为19 135.16 kg/hm~2,比处理1(CK)增产1073.65 kg/hm~2,增长5.94%;其他处理均比处理1(CK)减产。建议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氮磷钾推荐配方减氮10%、减磷10%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减肥增效施肥模式,示范推广氮磷钾推荐配方、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用量处理对雪茄烟品种楚雪26号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增产效果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料合理施用可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增加茄衣和茄套的产量,提高产值;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拟合发现,烟叶最大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38.75 kg/hm2、施磷量为71.85 kg/hm2、施钾量为361.65 kg/hm2。综合考虑产量、产值、养分吸收等指标,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30~140 kg/hm2、磷肥推荐施用量为60~70 kg/hm2、钾肥推荐施用量为340~36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水稻缓混肥在机插粳稻上一次性施肥的应用效果,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产,为淮安市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缓混肥一次施肥技术提供参考,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2728为材料,在机插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通过设置N0、常规施肥、一次施肥、一次施肥+穗肥诊断4种不同施肥方式在机插粳稻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减氮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一次施肥和一次施肥+穗肥诊断处理实产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5.74%和7.3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群体颖花量,提高了结实率,进而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减氮处理节本增效效果明显,一次施肥和一次施肥+穗肥诊断处理实产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1 302.36元/hm2和1 247.00/hm2。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减氮处理较常规施肥可以改进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研究新型缓控肥料与传统肥料的优势、缺点及应用范围,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新型肥料,为保护耕地与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白俄罗长效缓释肥(24-8-10)的马铃薯折合产量为39 797.98 kg/hm2,排名第一;施用药肥的马铃薯折合产量为36 414.14 kg/hm2,排名第二;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7-8,有机质≥15%)的马铃薯折合产量为34 141.41 kg/hm2,排名第三;常规施肥马铃薯折合产量为22 878.79 kg/hm2,产量最低。因此,施用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较常规施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肥料施用量,肥料施用也更加科学合理,对环境、土地污染少,对化肥减量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产量的影响,2020年引进红河蒙生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化学肥料的3个处理中,加施有机肥的2个处理,在N、P、K减量10%的情况下,产量比农户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6665 kg·hm-2和10100 kg·hm-2,比不施肥处理分别增25330 kg·hm-2和18765 kg·hm-2,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徐源  祝开清  林翠鸿 《农业科技通讯》2023,(12):127-129+134
为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在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以习惯施肥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为对照,开展习惯施肥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不同量(10 500 kg/hm2、15 000 kg/hm2、19 500 kg/hm2)的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采瓜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10 500~19 500 kg/hm2,比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更有利于西瓜吸收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在商品有机肥不同量对比试验中,施用15 000 kg/hm2的商品有机肥增产增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的产量和生育特性,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双季晚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农场,以高产晚籼稻品种(IR)为对照,并选择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稻(IJR)、杂交粳稻(HJR)和籼粳杂交稻(IJHR)品种,研究比较晚季温光条件下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和晚籼稻在产量、生育期以及温光资源配置上的差异。【结果】(1)籼粳杂交稻产量(8.3—10.0 t·hm -2)显著高于其他晚稻类型,分别增产2.9%—29.3%(晚籼稻),30.9%—35.3%(常规粳稻)和13.4%—14.0%(杂交粳稻);常规粳稻产量最低,较晚籼稻分别减产24.0%(2017年)和1.2%(2018年);而杂交粳稻与晚籼稻产量差异随年份不同而不同。与晚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有效穗少、穗型大、库容高、千粒重和结实率相似;而常规/杂交粳稻则表现为有效穗近似,千粒重大,穗型小。全生育期总体上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籼稻。与籼稻相比,粳型(籼粳杂、常规和杂交粳稻)水稻营养生长期变化较小;穗发育期略有缩短(1—6 d),而灌浆期显著延长(12—22 d);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积累量显著提高,其中主要贡献来自灌浆期的延长。(2)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将供试双季晚稻产量构成与生育特性降维为主成分一(穗粒型因子,37.7%)和主成分二(生育期因子,24.7%)。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为少穗多粒、长灌浆期;晚籼稻为穗粒兼顾、短灌浆期;常规和杂交粳稻的品种特征无显著差异,均为多穗少粒、长灌浆期。(3)相关分析表明,双季晚粳稻产量与每穗粒数(R 2=0.607,P<0.001)、库容(R 2=0.779,P<0.001)和灌浆期(R 2=0.505,P<0.0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与双季晚籼稻相比,双季晚粳稻产量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品种间、年度间变异系数较大,这就需要品种的属地化和因种栽培。【结论】双季晚稻“籼改粳”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延长灌浆期,从而提高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积累量。与其他类型水稻相比,籼粳杂交稻产量高,表现为大穗型、高库容及长灌浆期,更适宜于长江下游双季晚稻种植。选用籼粳杂交稻,对于提高双季晚稻产量和温光资源利用率、保证双季稻生产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控释肥在早稻简化施肥方面的有效性,实现化肥施用减量、施肥次数减少而农作物不减产,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对控释肥简化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不同基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产生不同结果,而其肥效期较长又使得水稻生长后期肥效供应有保障,从而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促进作用.茂施控释肥底肥一次性施用600 kg/hm2,能实现单位面积增产4.9%,增收约1235.88元/hm2,且单位重量稻谷施肥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