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对丹参进行多倍体育种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秋水仙素诱导法是育种方法之一。笔者对秋水仙素诱导丹参多倍体的主要方法、影响诱导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的多倍体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人工手段使作物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人工诱导加倍的方法之一。为了探究紫穗槐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选取秋水仙素浓度、胚根长度、温度以及处理时间4个因素,用棉花蘸取秋水仙素包裹根尖诱导多倍体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0.07%,胚根长度2 mm,温度37°C,处理时间48 h,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诱导观赏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秋水仙素在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上的应用概况,探讨了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良桑树现有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本研究采用秋水仙素对桑树的冬芽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经植物生长形态和染色体倍性检测,诱导后的对象已初现多倍体特征,表明采用秋水仙素对桑树冬芽多倍体诱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的影响因素和主要诱变方法,概述了诱变植株在形态学、组织学、孢粉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特性方面的变化,并阐述了与之相应的鉴定方法;分析讨论了秋水仙素诱导葡萄四倍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诱变葡萄四倍体及广泛开展葡萄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薯优良品种选育一直是木薯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倍体育种为木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笔者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薯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多倍体的技术方法、多倍体嵌合体分离策略以及鉴定手段,指出影响木薯多倍体诱导效果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木薯多倍体诱导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在园林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园林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多倍体育种成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目前,秋水仙素人工化学诱变仍然被认为是多倍体育种中最有效、成绩最为显著的一条途径。本文对近年来秋水仙素在国内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从化学诱变作用机理、诱变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林木多倍体诱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林木多倍体形成的机制、诱导的途径,以及林木多倍体育种的意义,对林木多倍体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青蒿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素对马铃薯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马铃薯的多倍体育种研究,本试验采用秋水仙素诱导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马铃薯多倍体诱导的效果。试验表明,预培养时间、诱导培养时间和秋水仙素浓度共同影响多倍体诱导率,马铃薯茎尖对低浓度2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敏感度较低,对30~40 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敏感度较高。要获得染色体加倍和嵌合体的马铃薯苗,秋水仙素的浓度应该在30~40 mg/L之间,预培养时间在6~8 d为宜,诱导培养时间以2~3 d为宜。  相似文献   

11.
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探究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实验设计如下:以大蒜鳞茎作为诱导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三因子三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光照处理时间、根尖长度)的多倍体诱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1%,全光照,根尖的长度为6mm范围时的诱导效果最佳。此研究结果可为在我国尚未被真正作为经济作物并形成相应产业得到开发的大蒜多倍体育种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实用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欢  张旋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7-11068,11089
[目的]研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秋水仙素浓度、光照时间和根尖长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紫穗槐多倍体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紫穗槐根尖诱导的最佳条件为: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050%,无光照,根尖长度为0~4mm。[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紫穗槐多倍体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秋水仙素对山东丹参丛生芽诱导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方法诱导山东丹参丛生芽。[结果]添加12mg/L秋水仙素时,多倍体诱导率最高(36.6%),存活率只有16.7%;添加8mg/L秋水仙素时,多倍体诱导率为15.9%,成活率最高(40.0%)。多倍体山东丹参的植株粗壮,叶片大而厚,颜色深,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密度小,长度长。[结论]秋水仙素能有效诱导丛生芽,并获得了丹参多倍体育种材料,为缩短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导途径为香蕉育种提供新型种质资源.[方法]以抗枯1号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ECS)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诱导,探讨在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多倍体的获得情况.[结果]在未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条件下,抗枯1号香蕉ECS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数目自然变异,变异率为11.76%;而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生苗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介于76.92%~100.00%,且有少量的嵌合体再生植株;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及处理时间获得的再生苗数及其变异率不同,其中以0.1%秋水仙素处理12h的效果较好,共获得3株六倍体植株,且能得到大量非整倍体变异.[结论]通过秋水仙素诱导香蕉ECS获得再生加倍值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选育金银花优良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当年生银翠蕾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培养,对获得的不定芽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和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法诱导多倍体,并进行染色体鉴定。[结果]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7:30 a.m.取材,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 h,用1.0 mol/L盐酸溶液在60℃下处理18 min的材料中,中期细胞多,染色体分散和着色均较好,而且可以看到清晰的点状染色体。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李浓度对多倍体诱导率有显著影响,用0.4%秋水仙李浸泡16 h的诱导率为50.0%,在秋水仙李浓度为1.0 g/L的培养基中培养8 d的诱导率为43.8%。[结论]该研究为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瓜幼苗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西瓜多倍体,并提高西瓜多倍体的诱变率。[方法]对3个二倍体西瓜种质进行秋水仙素滴苗、不同苗态摘心、低温等综合处理诱变多倍体。[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各个单因素进行试验,初步确定了正交试验的3个水平。秋水仙素浓度为0.2%~0.4%,处理低温分别为12、15、18℃,苗态处理为1叶,2叶,3叶1心摘心处理,处理时间为4~6 d时,提高西瓜多倍体的诱变率效果较好。[结论]对西瓜幼苗进行摘心处理诱变能显著提高多倍体的诱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艹念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艹念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艹念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艹念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艹念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艹念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艹念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艹念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艹念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多倍化是树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碱诱导生殖细胞是树木多倍体诱变的重要方式,但还存在某些树种多倍体诱导困难、多倍化诱导质量难以判别等问题。因此,探究多倍化诱导机制,找到一种能够对秋水仙碱人工诱导树木生殖细胞多倍化效果进行初步判别的科学方法很有必要。方法本文以银杏和毛新杨雄性生殖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显色法、CBA法、四氮唑蓝法、愈创木酚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了受秋水仙碱诱导后其各自细胞内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Protein)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银杏和毛新杨雄性生殖细胞在秋水仙碱加倍诱导状态下各自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动态变化节点。结果秋水仙碱处理后,银杏生殖细胞内脯氨酸含量在12 ~ 36 h先增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1 ~ 36 h内降低,SOD活性有所降低,POD活性在3 ~ 36 h内大幅度升高,MDA含量6 h开始升高,12 ~ 48 h处在顶峰状态。毛新杨生殖细胞脯氨酸含量0.5 ~ 1 h内升高后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24 ~ 48 h内略降低,SOD活性在12 ~ 48 h内明显升高,POD活性与空白组变化差异不明显,MDA含量与空白组、对照组相似。结论秋水仙碱诱导对银杏与毛新杨生殖细胞基因表达机制影响不同,对银杏生殖细胞的胁迫强于毛新杨。毛新杨受水分与秋水仙碱胁迫伤害较小,生理指标变化差异不大,但保护酶变化银杏相反,12 ~ 48 h内SOD活性上升明显,POD活性变化不明显。银杏生殖细胞POD活性上升,SOD活性有所降低,在此之前脯氨酸与MDA含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所以秋水仙碱胁迫损伤积累后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是其生殖细胞多倍化困难的主要原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主要在秋水仙碱胁迫后期。研究结果将为探究秋水仙碱诱导过程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初步判别不同树木种质生殖细胞多倍化诱导难易提供了理论和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