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4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8%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 875 倍液、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隔7 d施药2次,第2次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达93.7%~94.8%,乙嘧酚防效较差,仅为75.6%。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4 d叶片防效,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较好,分别为87.08%和82.88%;其次为30%氟菌唑WP、30%醚菌酯WP和4%四氟醚唑EW处理,防效分别为73.05%、72.18%和71.03%。第2次药后14d果实防效,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最好,为73.13%;43%氟菌·肟菌酯SC、30%醚菌酯WP防效次之,分别为67.99%和61.86%。综合试验结果分析,防治草莓白粉病建议使用43%氟菌·肟菌酯SC或42.4%唑醚·氟酰胺SC,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对白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白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运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调查各小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35.65、35.63和30.82,显著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9.95和6.00。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和19%啶氧·丙环唑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4.94%和82.77%。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4.57%~71.12%。【结论】新疆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北部地区,发生程度为3~5级。新疆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相对较轻,发生程度多为1~2级。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4.
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25%乙嘧酚、40%醚菌脂·乙嘧酚、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等5种药剂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的白粉病的防治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且安全性好, 70%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其中, 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40%醚菌脂·乙嘧酚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等3种药剂防效较好, 可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25%乙嘧酚、25%吡唑醚菌酯等2种药剂可作为补充药剂, 在生产中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唑醚·氟酰胺为对照药剂,进行氟菌唑和粉唑醇2种草莓绿色生产推荐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和粉唑醇施用量为农药登记常规剂量时,连续施药2次防效不理想;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80 g·hm-2和25%粉唑醇悬浮剂187.5 g·hm-2连续施药2次,药后7 d 防效分别达74.3%和74.0%,且对草莓安全性较好。在草莓绿色生产中,可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氟菌唑和粉唑醇开展药剂防治,适当提高用药量且连续防治2次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指防效达81.72%,可推荐为稻曲病防治的首选药剂。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2.5%氟环唑悬浮剂、45%咪鲜胺水乳剂和45%苯甲·丙环唑悬浮剂等4种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也均在50%以上,生产中可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交替使用,可避免抗药性菌株的形成,有利于稻曲病的可持续性控制。  相似文献   

7.
进行 25% 啶菌噁唑水乳剂、25% 啶菌噁唑乳油、50%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 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和 42.4% 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良好,第2次施药后7 d 的防效均达到 45% 以上,各药剂防效的差异不显著,且对草莓安全。  相似文献   

8.
7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高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安全杀菌剂,选择7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次之,80亿CFU·mL-1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多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50 g·L-1丙环唑乳油1 500倍、5%己唑醇悬浮剂1 500倍、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 500倍、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防效分别达到80.2%、80.1%、90.2%、82.1%。  相似文献   

10.
甜瓜白粉病发病初期,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3%氨基.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防治甜瓜白粉病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3%氨基.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能较好地控制白粉病,用药后15天防效达到85%~90%,高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和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针对甜瓜花果期病害规律,提出白粉病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42.4%唑醚·氟酰胺、42.8%氟菌·肟菌酯、325 g·L-1苯甲·嘧菌酯、75%肟菌·戊唑醇4种复配杀菌剂分别于4月29日(果实膨大期)、5月8日(果实膨大期)、6月5日(成熟采收期)施药,于6月3日、6月13日进行病情严重度调查,评价其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和75%肟菌·戊唑醇对西瓜炭疽病防效较好,但肟菌·戊唑醇对西瓜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唑醚·氟酰胺可促进植株生长,由此认为,42.4%唑醚·氟酰胺是防治西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2.
大棚苦瓜白粉病药效试验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己唑醇悬乳剂8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苦瓜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白粉病防效最优。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苦瓜安全无药害,是当前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为大面积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福建省武平县万安镇五里村开展了17%四氟·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四氟·嘧菌酯悬浮剂41 m L/亩在水稻孕穗末期施药1次,隔7 d再施药1次,第2次施药后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0.11%,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喷施4%四氟醚唑水乳剂78 m L/亩、17%四氟·嘧菌酯悬浮剂33 m L/亩、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 m L/亩、5%井冈霉素水剂250 m L/亩,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做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当前市场上较好的防控小麦白粉病的药剂,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醚菌酯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30%嘧菌酯悬浮剂、30%戊福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剂在常用剂量下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的防效在48.61%~84.49%之间。在试验剂量下,30%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84.49%;其后依次为12.5%氟环唑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防效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的防效较差,仅在50%左右,分别为50.68%、48.61%。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小麦白粉病有效防控的药剂,特选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0%氟嘧菌酯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病叶率防效为40.00%~99.31%,病指防效为53.97%~99.42%。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525 mL/hm2、4%四氟醚唑水乳剂1 171.5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225 mL/hm2、42%苯菌酮悬浮剂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经先后4次调查,病叶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茄子褐纹病在叶片、茎干、果实上的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调查,进行大棚和露地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达96.9%以上。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种杀菌剂进行茄子褐纹病的田间喷雾防治试验表明,2次用药10 d后,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为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分别为86.7%、85.8%、84.8%,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是生产中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质量安全的3种关键病害,田间常混合发生且发生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几种新型杀菌剂对黄瓜生产中3种关键病害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最优,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 50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防效优异,药后7~23 d防效为68.7%~77.6%,对黄瓜霜霉病也有较好的兼治作用;2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和3%噻霉酮微乳剂600倍液处理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效最佳,其中噻霉酮对霜霉病和白粉病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建议田间瓜类多种病害混发时,根据不同病害发生程度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氟菌·戊唑醇等杀菌谱广的药剂,细菌性病害发生重时可选用噻霉酮、噻唑锌等药剂,轮换使用进行防治,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6种杀菌剂和清水对照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研究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防效。其中,氟酰羟·苯甲唑对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速效性较好,防效也较为出色,在第1次药后5 d、第2次药后11 d的防效分别为63.2%、81.5%;其次是氯氟醚·吡唑酯和乙嘧酚磺酸酯,在第1次药后5 d防效都在52%以上,第2次药后11 d防效都在72%以上。通过对各处理不同时间段标记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表明,第1次药后5和7 d、第2次药后7和11 d,相比清水对照,氟酰羟·苯甲唑、氯氟醚·吡唑酯、乙嘧酚磺酸酯处理的草莓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均较接近,达到清水处理的96.31%~102.08%,说明氟酰羟·苯甲唑、氯氟醚·吡唑酯、乙嘧酚磺酸酯对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棚室栽培的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农药,连续喷药2次,间隔期7d,在喷药后3、5和7d后分别对草莓叶片和果实进行了防效测定。【结果】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在施药2次后第7天时防效分别为77.29%和82.78%;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果防效调查表明,四氟醚唑、唑醚·氟酰胺和阿泰灵防效好于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结论】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差,不宜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浙江新昌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病害特征描述,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致病性的试验和rDNA ITS序列的测定比较,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针对该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n gloeosporioides);15种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微乳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EC50<1 mg·L-1);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颗粒剂和10%己唑醇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次之(1 mg·L-150<10 mg·L-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EC50>10 mg·L-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颗粒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