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蚯蚓粪对油菜根肿病的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在四川青神县进行了蚯蚓粪控制油菜根肿病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粪作为底肥施用能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为害,防效达56.3%~61.4%,并能降低土壤酸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产优势明显,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油菜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4 548 kg/hm~2时,产量为2 428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促进油菜植株个体的生长,替代24%~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20.8%~31.2%。在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24%,油菜产量达2 941.5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31.2%,替代化肥34%与替代化肥24%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加有效角果数,提高千粒重。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4 548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为20%~30%时,能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改善油菜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油菜根肿病于2014年12月在陕西省西乡县发现,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堰口镇古城社区油菜田,未大面积扩散蔓延,但因其发病程度重,严重影响油菜产量。直播油菜田发病较为突出,阻碍了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了降低油菜根肿病危害程度,挽回损失,积极探索根肿病防控技术,2016~2017年度,开展了用四种不同药剂处理土壤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20%氰氨化钙平均防效达到59.92%,效果较佳,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的首选;其他药剂防效依次为:生石灰43.90%、40%五氯硝基苯粉34.15%、9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32.83%。为达到理想防效,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马铃薯庄薯3号为试材,以常规施肥磷酸二铵作对照(CK)处理,研究4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黑痣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黑痣病的发病率。其中,以恩益壁处理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产量、商品薯率分别提高10.96%、7.89%、22.82%、8.77%;对病茎率防效达67.57%;对薯块防效达70.80%。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减轻土传黑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育苗移栽和一次性施肥方式开展田间试验,在常规施用复合肥和碳酸氢氨作底肥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CaCN_2),研究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的影响和调节土壤p H、控制油菜根肿病的作用。结果表明,CaCN_2使土壤p H明显提高,但对油菜根肿病的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CaCN_2作油菜底肥施用,肥效在油菜现蕾抽薹时起作用,增产效果极显著,施用3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305.5 kg/hm~2,比对照增产71.5%;施用9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976.0 kg/hm~2,比对照增产121.4%。但CaCN_2投资成本较高,比较油菜种植效益,以300 kg/hm~2的CaCN_2用量最为经济实用,油菜不计工本效益3 712元/hm~2,比对照高1 746元;而施用900 kg/hm~2的CaCN_2种植效益只有1 194元/hm~2,比对照低772元。因此建议油菜生产上CaCN_2的使用量以300 kg/hm~2为宜,结合种子包衣、苗床消毒等化学措施防治油菜根肿病。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与空间动态概念探究生防菌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防病促生效果,生防菌SC11与Fo47、153粉剂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C11不同剂型处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其中以种衣剂处理防效最优(69.98%),接近药剂对照多菌灵。同时,SC11不同制剂能显著增加茄子叶面积、株高或鲜质量,与对照相比,SC11种衣剂处理的叶面积、株高分别提高129.64%、100.84%,粉剂处理的株高、鲜质量增幅分别为69.64%、116.29%。SC11施用后30d施用153(C2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9.47%,远高于其他处理。SC11和Fo47同时施用时,防效最低,低于单独施用的防效。初步确定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的促生作用及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基于动态时空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复配组合,间隔施用能有效提高复配防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油菜根肿病危害程度,挽回损失,积极探索根肿病防控技术,2016-2017年,在西乡县开展了五种不同药剂喷雾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为40.29%,效果较佳,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的首选;其他药剂防效依次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8%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为:31.64%、5.64%、23.26%和20.79%。为达到理想防效,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植酸(PA)对生防细菌L-227-03生长、发酵及抑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酵6 h添加0.006%PA,18 h添加0.004%PA对L-227-03菌株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达到最佳的添加效果。(2)添加PA能提高L-227-03菌株细胞增殖速度,促进菌株提前6 h进入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延长6 h。(3)添加PA发酵后,生防细菌L-227-03的抑菌活性增强,皿内抑菌圈直径最大达24 mm,较对照大6 mm,萝卜块根防效试验和盆栽防效试验的最高防效分别为82.34%和82.37%,较对照提高了13.39%和12.26%;菌体发酵液的耐保藏能力也有所提高,发酵液的有效期限延长3~6个月。(4)PA能缓和pH变化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提高菌体对盐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9.
青海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种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在青海省温室辣椒上的组合施用技术。[方法]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在青海省乐都县温室辣椒基地研究2种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组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辣椒疫病相对防效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结论]综合辣椒疫病的防效和产量效益,确定出可在当地辣椒生产中推广的生防菌应用技术方法为放线菌A545kg/hm2,细菌B215kg/hm2,有机肥900kg/hm2,此时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76.31%,产量达到35573kg/hm2,可新增产值13029元/hm2,投产比为1:7.9。  相似文献   

10.
以腐熟有机肥为载体,添加功能复合菌剂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在对照(CK)防效指定为0时,BOF处理达到69%,比化肥(CF)、有机肥(OF)处理分别提高了21%和14%;在有效养分低于CF处理的情况下,BOF处理的株高、茎粗、干重分别增加了15%、26.1%、23.7%,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果。生物有机肥影响根际土壤中青枯菌和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施用BOF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青枯菌数量则明显下降,在前期达到显著水平。番茄移栽后第40d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施用BOF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尤其是土壤中胺类碳源的利用率。盆栽试验表明生物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何平安  李翚  吴文革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0-6711
[目的]评价"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方法]研究了在移栽和直播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庄福星"在油菜苗期能够降低发病率6%~8%,在抽薹-初花期能够降低发病率6%~10%,在成熟期能够降低发病率4%~6%;"庄福星"能够有效促进油菜开花结实,使其形成较多的单株有效分支数,延长主花序长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庄福星"在移栽田中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直播田。[结论]"庄福星"能够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程度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3株放线菌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挖掘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以前期分离筛选的2株优良生防放线菌株(Streptomyces pactum Act12和Sr.ochei D74)与1株分离自根肿病发病小区健株根际土中的黄白链霉菌(S.alboflavus SP12)为研究对象,利用孢子萌发、皿内发芽及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菌株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1)SP12与D74接种可显著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发病率分别降低50.0%和41.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20.3%和19.4%;SP12与D74提高白菜地下部分鲜质量36.6%和8.6%,同时地上部分鲜质量分别增加25.4%和4.9%。(2)SP12与D74显著影响白菜生长及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SP12与D74使根系活力分别增加46.2%和34.4%,PPO活力分别增加49.0%和66.5%,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11.2%和35.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5.2%和7.4%;SP12处理可提高POD活性26.4%(P0.05)。(3)SP12和D74可改变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放线菌的数量63.7%和15.4%。结果表明:SP12、D74对根肿病防治、植株生长、抗逆酶系统及根际微生态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用以及化学氮肥与有机肥或硝化抑制剂配用对油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是提高油菜产量和增加硝酸盐积累的主要肥料品种。在施氮的基础上 ,配合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和降低硝酸盐含量。不施氮肥 ,单施磷肥或钾肥均能增加油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化学氮与有机氮各半 ,或在氮肥中加入硝化抑制剂 (DCD) ,既能提高油菜产量 ,又能降低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试验基地开展大棚试验,研究施用促生长型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功能性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大白菜的生长,且以添加高浓度促生菌效果最优。大白菜移栽后第20天,施用添加2%促生菌的功能性有机肥的大白菜株高比对照(CK)提高30.5%,叶片宽增加24.9%。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和CK相比,施用功能性有机肥后,大白菜收获期产量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矿物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矿物肥料的肥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物肥料硅钾肥对油菜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肥料对油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高量矿物肥处理(每千克土施用3 g矿物肥料)比对照(不施任何钾肥)增产13.7%,比硫酸钾处理增产4.2%;施用矿物肥料对油菜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施用矿物肥料可以明显提高油菜中的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低量和高量矿物肥处理植株全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1%和54.2%,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硫酸钾处理植株全钾含量较对照提高95.9%。从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可以看出,矿物肥料可以作为钾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氮肥减施在水稻-油菜轮作中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20%,对水稻-油菜进行轮作.通过增施农家有机肥、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氮肥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和植株中全量氮的含量,同时增加水稻和油菜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和油菜以80%传统施氮量加20%有机氮肥处理效果最佳.其中水稻增产6.94%,油菜增产6.88%.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及植株的全量养分逐渐降低,成熟后两种作物的氮、磷养分主要储存在子粒内,而钾则集中在茎秆内.  相似文献   

17.
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氮肥效应及其后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从周年轮作的角度分析了氮肥施用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氮素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水稻季施用氮肥在油菜季的后效特点,比较和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油菜轮作体系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2010-2011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布置前茬水稻不同氮肥用量以及后茬油菜裂区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副区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和油菜的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稻油轮作系统氮肥后效及经济效应。【结果】由于氮肥用量和分配的不同,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应表现出明显地差异,水稻季施氮165 kgN•hm-2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最大;水稻季施用的氮肥具有明显的后效,显著增加油菜产量107-644 kg•hm-2,氮素吸收量增加3.9-35.2 kg•hm-2,相当于油菜季施氮5-33 kgN•hm-2的增产效果。氮肥的后效与施氮量成正比,虽然水稻季高氮处理增加氮肥后效,但是降低了水稻产量、当季氮肥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水稻季和油菜季施氮量均为165 kgN•hm-2时,经济效益最高。【结论】合理的氮肥施用能明显提高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在整个周年水旱轮作中水稻季氮肥具有一定的后效,油菜生长季应该在充分考虑前茬水稻氮肥后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推荐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有机油菜生产的肥料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解决有机油菜栽培中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利用有机种植采用的农福旺有机肥,对有机油菜施肥量和密度的最优栽培模式进行探索。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肥量与密度对有机油菜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有机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单株有效角果在高肥高密时出现最高,荚粒数在高肥低密下粒数最高;同一种植密度下,单株有效角果和荚粒数有所增加,但各处理间均不明显。施肥量3000~5250 kg/hm2对有机油菜产量的影响无差异,有机油菜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产量差异显著,两者之间互作无效应。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施有机肥3750 kg/hm2,种植密度30万株/hm2为有机油菜适宜施用量和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拓展油菜优质栽培的有机肥源,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研究了牛粪不同施用量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不同施用量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油研599的产量与牛粪施用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三北98的产量与牛粪施用量存在直线回归关系,两品种同时获得高产的牛粪施用量为7.5×104kg/hm2;牛粪施用量对优质杂交油菜各品质性状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对芥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对棕榈酸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途径之一,以紫色土为基质,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试验,采取6种施肥模式:农民常规化肥施用量FCF,四川省农业厅推荐化肥用量CK,化肥分别减量10%、20%、30%、40%的处理T-10、T-20、T-30、T-40,用有机肥补足这4个化肥减量处理的损失肥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春甘蓝产量,提高春甘蓝品质;相比于对照组CK的产量,T-20、T-30的增产率均在9.8%以上;其中,T-30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由此说明,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春甘蓝产量与品质,这是西南紫色土区春甘蓝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为紫色土区域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和春甘蓝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