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杭白菊林下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林下种植杭白菊比种植棉花、花生效益明显增加;同时杨树生长情况也较好。通过对小洋菊、大洋菊、小黄菊3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表明,小洋菊分枝能力强,生根多,花朵大,抗病性和丰产性最好,最适宜在汶上栽培,确定其为该县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
杭白菊金菊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菊1号从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的优良芽变株系中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花瓣紧凑,花瓣金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大蒜与杭白菊套作试验情况,试验表明,大蒜与杭白菊比单作杭白菊,每667㎡提高经济效益38.14%;还对小洋菊、大洋菊、小黄菊3个品种的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小洋菊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好,确定小洋菊为汶上县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曹丹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708-1711
杭白菊是我国传统的茶用菊品种,原产于浙江桐乡,杭白菊干茶色泽淡黄,香气清新,味道清爽回甘,可作为四季茶饮,兼具药用价值。本文对杭白菊传承过程中在品类、加工技艺和种植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历史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改进,也对杭白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杭白菊在品种选育、市场拓展和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技术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一、品种及习性(一)品种分类杭白菊品种有小洋菊和大洋菊两种。小洋菊适应性强,从栽种到盛花期需7个月。大洋菊品质略低于小洋菊。(二)生态习性1.光照。杭白菊喜阳怕阴,光照不足时易开花不良。2.温度。耐寒不耐热,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5℃。露地栽培条  相似文献   

6.
周建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90-90,171
"金菊2号"为桐乡特产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优良芽变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抗病性好,花瓣鹅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作为新型的以饮用为主的菊花新品种,适宜在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张存松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308-309
菊城绿之美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纯合材料开封209为母本、开封211材料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西瓜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储运等优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4个桐乡杭白菊品种的种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桐乡杭白菊种质资源开展调查,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的4个品种进行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特征特性的研究,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和组合,为今后桐乡杭白菊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推广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新品种,进一步提升药材质量,在花蕾、胎菊、幼菊、全菊等4个采收期,分别采摘4个新品种(‘金菊1号“金菊2号“早小洋菊“迟小洋菊’)样品,开展矿质元素的动态积累研究。采用湿法消化法处理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杭白菊4个新品种不同采收期的矿质元素,并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白菊4个新品种在4个不同采收期均含有丰富的钾、磷、镁、钙、铁、锰、锌等人体必需矿质元素,采收期对杭白菊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影响明显,花蕾、胎菊高于幼菊和全菊;4个新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O.05),但无明显差异规律。多数样品重金属总量超出限量范围,‘金菊2号’幼菊和全菊中重金属积累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解决杭白菊重金属超标的方法研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杭白菊氨基酸组成,遂选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原产地‘异种大白菊’、‘小黄菊’和‘早小洋菊’3个主栽品种和普通品种‘黄药菊’的鲜花及其制成品,以高效液相色谱予以检测。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皆检出17种氨基酸且以赖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2)‘异种大白菊’、‘小黄菊’、‘黄药菊’和‘早小洋菊’鲜花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25、1.463、1.112和1.010 mg·g~(-1);制成品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8、5.648、5.165和5.975 mg·g-1;(3)鲜花中苏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占17种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14.14%、19.07%、34.08%和11.98%;制成品中这7种必需氨基酸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3.16%、25.21%、18.86%和14.61%;(4)制成品中氨基酸含量是鲜花氨基酸含量的2.3~6.0倍;(5)除了少数氨基酸之外,每个品种的每种氨基酸在鲜花和制成品中含量差异都达显著水平。分析认为,杭白菊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品种之间含量存在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鲜花经加工之后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1 小桑苗、杭白菊一年二茬复种的具体模式 桐乡市是小桑苗、杭白菊的主产区,年栽培面积 4万亩以上,常规生产 1年 1茬的小桑苗、杭白菊都是在 3月份种植,冬季收获.而小桑苗、杭白菊 1年 2茬复种模式则把小桑苗起苗期从冬季提早到 6月份,起苗后马上扦插菊苗,至 11月份采菊,从而将 1年 1茬改变为 1年 2茬复种.具体种植期、收获期见表 1.由于小桑苗在夏季起苗,其苗田生育期短,具有出苗率、成活率高的优点,夏苗、冬苗技术指标比较见表 2.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北京地区景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地被菊凭借其良好的覆盖性和栽培适应性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及景观营造中。但目前适用于景观农田规模化应用的地被菊品种较少,且老品种存在种性退化、抗性降低等问题。故开展此引种筛选工作,以筛选出适用于规模化景观农田种植的地被菊新品种。本试验引进6个地被菊新品种,通过开展田间观测进行综合分析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吉庆’在覆盖性、观赏性、成活率、抗性表现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未来北京地区景观农田规模化种植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菊花品种晓起皇菊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以1年生插穗为材料,进行基质配比[蛭石+珍珠岩(1∶1)、园土+珍珠岩(1∶1)、园土+蛭石(1∶1)、园土+珍珠岩+蛭石(1∶1∶1)]、萘乙酸浓度(250mg/L、500mg/L、750mg/L、1 000mg/L)和浸泡时间(25s、45s、65s、85s)3个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萘乙酸浓度及其浸泡时间组合对晓起皇菊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园土+珍珠岩+蛭石(1∶1∶1),萘乙酸浓度1 000mg/L,浸泡时间65s最适宜晓起皇菊扦插繁殖,其扦插成活率高、促进生根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药菊一举成为该乡农民致富的"金花",仅水滨村销售药菊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6000多元。农户在果园内套种药菊,全乡套种面积1500多亩。水滨村部分农户还到栗木镇承包土地,面积最多的农户达到100多亩。在优化种植品种上,观音乡一改以杭白菊为主,引进新品种亳菊。在种苗处理方面,到冬季菊花采摘完成后,农户可将原菊苗分化出的  相似文献   

15.
菊城无籽3号是我院培育的无籽西瓜新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身。在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星火项目和河南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年顺利实施完成了这两项目。在推广菊城无籽3号大棚栽培过程中,发现由于坐果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同时也给新品种的快速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根据2005~2007年在郑州中牟、开封尉氏等地推广大棚种植菊城无籽3号的经验和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大棚推广种植同类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南京和北京引进13种地被菊种苗,在河北滨海地区进行试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适生性、物候期、抗蚜性及耐盐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引进的13个地被菊品种基本能适应河北滨海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除金陵玉宇长势较弱、属于小花型地被菊、适宜盆栽种植外,其他品种均能在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正常生长、发育,株高、冠幅、花径基本达到原产地标准,重瓣性、花色表现正常,开花、繁殖系数高,露地越冬,萌芽早、枯黄晚,并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其中,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早,适应性、耐盐性和越冬性等表现较佳;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为10~11月,花色艳丽,花量大、自然成丛、覆盖度好,适应性和越冬性较好。除金陵玉宇外,所引进的地被菊品种均适宜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栽植,可用于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17.
菊城龙旋风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纯合材料开封106号为母本、开封204号材料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具有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和抗性,并对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鲁单818、登海605、菏玉127、迪卡51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等行距(60 cm)种植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在其最适宜的密度下,产量表现为:登海605先玉335菏玉127郑单958迪卡517鲁单818,在密度为3 500~4 500株/亩范围内,6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当密度达到一定时,随着空秆率和倒伏率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逐渐减少,产量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产量不同,品种密度互作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和鲁6269共4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设置76 cm等行距(R1)、66 cm+10 cm(R2)、92 cm+60 cm(R3) 3种种植模式,研究各种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株高、茎粗、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均表现为R1 R2 R3,茎粗均表现为R3 R1 R2;品种间株高和茎粗均表现为鲁6269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4个品种均以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各处理中,籽棉产量以德棉10号+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皮棉产量以鲁6269+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纤维品质品种间差异较大,以德棉16号和德棉10号表现最优,种植模式对其影响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76 cm等行距(R1)为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桐乡杭白菊特征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桂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89-89,107
对桐乡杭白菊种质资源开展调查,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的4个品种进行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特征特性的研究,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和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