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在田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49%和92.11%。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59%和82.84%。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速效性较好,但其持效性较差。因此,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既有速效性,又有持效性,能快速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在大面积生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mL/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25 kg/hm2、60%百泰可湿性粉剂900 g/hm2+18.7%凯特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70%品润可湿性粉剂1.5 kg/hm2+18.7%凯特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3个组合防效均在72.51%以上,尤以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mL/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25 kg/hm2组合防效最佳,第3次药施后10 d防效达88.54%,且对马铃薯有剌激生长、增产的作用,比对照增产28.39%。  相似文献   

3.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其中300 g/hm2处理药后2 d的总体校正防效为79.5%,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飞电)可湿性粉剂375 g/hm2的防效;药后7 d、14 d的总体校正防效也分别达到88.6%、90.4%,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表明,在稗草二至三叶期用稻杰600mL/hm2、750mL/hm29、00mL/hm2茎叶喷雾,对稗草株防效达98.91%~99.73%,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5.21%~100%;在稗草四至五叶期用量1 200mL/hm2对稗草株防效达100%,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7.9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该药对水稻安全,是目前替代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6.6%,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2%,药后15 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90.2%,其速效性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20%异丙威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6.6%,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2%,药后15 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90.2%,其速效性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20%异丙威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水绵鲜重防效为98.9%,药后前期有轻微药害,后期可恢复。20%苯乙锡.铜可湿性粉剂100~125 g/667m2,水绵鲜重防效为89.8%~97.6%,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沿江地区小麦田杂草的理想药剂,将8种药剂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防除冬小麦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9%骠马水乳剂防效最好,72%麦草双除王可湿性粉剂、10%金飘乳油、10%威骠乳油525mL/hm2+20%金馒头可湿性粉剂270g/hm2、10%骠豹乳油、麦佳可湿性粉剂防效依次次之,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防效再次之,10%金锄可湿性粉剂和10%臣鑫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这9种药剂施药量按推荐用量施用,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5%梅塔颗粒剂7.2kg/hm2、5%梅塔颗粒剂(水稻加强型)7.2kg/hm2和石灰375kg/hm2的防效较好;药后3d,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600g/hm2的防效最好达89.80%,5%梅塔颗粒剂7.2kg/hm2和6%嘧哒颗粒剂7.2kg/hm2防效也较好,达到86.91%和83.39%;药后7d,各种药剂的防效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30%多菌灵·三唑酮(粉霉净)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1 800 g/hm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为85.2%,较对比药剂高3.8百分点;其次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处理防效为84.2%,较对比药剂高2.8百分点。生产中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对水600 L/hm^2喷施为宜。  相似文献   

11.
40%中保炭息防治黄瓜炭疽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杀菌剂40%中保炭息可湿性粉剂按600 g/hm2、750 g/hm2、900 g/hm23个用药量每隔7 d连喷3次进行了防治黄瓜炭疽病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喷药后14 d以40%中保炭息可湿性粉剂750 g/hm2和900 g/hm2处理的防效较高,分别达78.69%和80.08%,优于对比药剂25%溴菌清、50%福美双、50%多菌清可湿性粉剂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测定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及其混用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 g/hm2)单剂药后3、7 d的防效分别为56.79%和73.33%,效果不太理想;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 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以有效成份1∶1混配(有效成分112.5 g/hm2)的防效较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93.08%、91.46%;说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以1∶1混用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在重庆万州进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萝卜蚜虫发生期,用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100、200、300g/h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1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0.7%、97.7%、99.0%,药后7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4.0%、95.6%、97.5%,均优于对照药剂25%乐.氰乳油400mL/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达7d以上。从防治效果及经济成本考虑,建议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萝卜蚜虫以施药量100~200g/hm2、喷液量6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56%吡·唑·二氯喹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丰臣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56%吡·唑·二氯喹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有效成分适宜剂量为840~1 008 g/hm2,在水稻移栽后7~15 d施药,药后30 d全草株防效可达94.0%~96.1%,与对照药剂江苏绿利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潍坊先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效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经56%百菌烯酰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第2次药后第7天1.5kg/hm2、1.8kg/hm2、2.1kg/hm2、2.4kg/hm2的防效分别为70.0%、72.0%、78.0%、78.2%,药后第14天防效分别为75.0%、76.0%、81.4%和82.1%;2.1kg/hm2、2.4kg/hm2的防效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4kg/hm2和50%安克粉剂525g/hm2处理的防效相当,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在昭平县马江镇进行20%敌敌蚜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西瓜蚜虫发生期,用20%敌敌蚜可湿性粉剂900、1 050、1 200 mL/hm2剂量喷雾防治,药后1 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8.9%、97.0%、98.8%,药后7 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94.9%、96.2%,均优于对照药剂20%已丙威2 250 mL/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在7 d以上。从防治效果来看,建议20%敌敌蚜可湿性粉剂900~1 050 mL/hm2、喷药量9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移栽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2%吡嘧·二氯喹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有效成分适宜剂量为312~390 g/hm2;在水稻移栽后7~15 d、稗草二至三叶期施药,全草株防效可达94.5%~96.5%,与对照药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杀螺胺乙醇盐可湿性粉剂1800g/hm2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施药后2d防效为34.25%,施药后7d防效为66.32%,施药后14d防效达86%以上,是目前防治福寿螺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19.
王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5-8176
[目的]明确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剂量处理为对照药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240、300、360 g/hm2)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 d,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在61.52%~67.04%,速效性较差;药后7 d,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大幅度增加,持效性较好,其中300、360 g/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43%和86.72%,均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用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时,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按照用药量(有效成分)75 g/hm2对水均匀喷雾防治1次即可,且施药时田间要有一定水层并维持7 d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 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有效成分75 g/hm2)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92.34%,明显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